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虎共返回14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7~38卷 1~4  作者:張如菊  出版时间:2016-12-01
    关键字: 爬山虎 精神品质 学者观点 植物介绍

    吹来,构成一层层绿色的波浪。远观,北大楼好像沐浴在绿色海洋之中,除了局部楼顶外,其余大部份都密布著爬山虎。饱尝爬山虎的恩惠;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降温抗害。据生化系同学介绍,夏天爬山虎能使北大楼室温降低三—五度C,同时对S02、CI2、HCI、HF等有害气体都有较强抗性。也许是爬山虎具有这些优秀品质的缘故吧,南京人对爬山虎好像情有独钟,广泛种植。公共场地除上述所说外,还有像高铁柱上、围墙内外、河道两旁……简直比比皆是,绿色盎然。也有不少个人在住宅的周边隙地种植爬山虎

  • 文章中南美洲行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3期  作者:嚴立基 出版时间:1998-08-10
    关键字: 中南美洲 旅途 见闻 土著

    比较特殊的有野猫,平常都是独居,只在交配期才会成群,猫通体黝黑瘦长,活泼好玩,行动敏捷,小伙子怜惜著说,这猫发现于陷阱,救回后休养了好久才伤愈,正等著野放;另外有只猫头鹰,救回时只是破巢里的一颗蛋,全赖人工养育至今;对他们这种的保育态度,我由衷的感到佩服,也不简单。重头戏是去看濒于绝种的山虎,起初在一片密林里,穷目所极也未能发现有任何动物的踪影,小伙子眼尖的指出山虎栖息位置并要我们顺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张望了一阵,我实在眼拙,瞧不出什么名堂,便意兴索然地

  • 文章奇巧有趣的數字聯和拆字聯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巨卿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数字联 拆字联 六和塔 郑板桥 庐山溪三笑亭

    数字联别具一格数字联是以数字巧妙作对的楹联。试举三例:其一,清乾隆年间郑板桥任东潍县知县时曾在乡间发现一副「怪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又是一年。」联中没有一和十,谐音缺「衣」少「食」,横批则暗示难度「年关」。其二,江西庐山虎溪三笑亭题有一副名联:「桥跨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联中以三和一巧对,运用典故,既点明了三笑亭的位置、名称、来历,又描绘出周围清雅优美的僧舍、繁花、绿叶,充满诗情画意

  • 文章宁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8期  作者:鄔梅 出版时间:1998-03-10
    关键字: 宁波 四明山区 华南虎

    今年是戊寅年,属,人称年,大家谈,很是热闹。「俗人爱」,此话怎讲?其道理在于有些人爱披皮以吓唬人,或者装作老来乱咬人,是个虚张声势的玩意儿。当然也有动眞格的。三十年代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俩住在苏州,家里养了一只老,他们细细端详状,揣测意,摄其威,他们画出来的老挂在壁上,蓦然相见,还眞叫人吓一跳。其实,老这东西,还眞让人有点儿可爱,它不弄虚作假,不玩奸诈权谋,不畏强敌,说斗就斗。如果不是饿得发慌,也不随便袭村噬人,即使在间与人

  • 文章戏·联·谚语(上)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0期  作者:林光耀 出版时间:1998-04-20
    关键字: 文化 谚语 《智取威虎山》

    年大吉,笔者偷闲谈点有关的戏剧、对联和谚语,以飧读者。在戏剧舞台上,带有『』的剧目有元杂剧《头牌》、《存孝打》、《三》;明清传奇有《符记》、《囊弹》、《秋丘》、《口余生》、《伏韬》;京剧有《武松打》、《恶村》、《牢关》、《龙斗》、《猎记》、《乳飞仙传》、《牧关》、《刺》、《卧关》、《飞虎山》、《独营》;闽剧有《西》、《包公审》(又名《尹伯》)、《唐伯》、《五口》;话剧《符》、《降龙伏

  • 文章古今属名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9期  作者:沈家保 出版时间:2010-05-01
    关键字: 虎年 名人 张衡 李时珍 孙中山

    二〇一〇年是农历庚寅年,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年。年庆幸是我的本命年。中国邮政在一九七六年、一九九八年和二〇一〇年三年的一月五日,先后发行三轮邮票,志号分别为T107、1998-1、2010-1,我均收藏欣赏,非常开心。虎虎生威,属古今名人知多少?我仔细翻阅中国邮政发行的人物邮票中,有三位名人:张衡、李时珍、孙中。在喜迎庚寅新春之际,简略介绍他们的一生光辉业绩,以飨读者怀念之。张衡(公元七八—一三九),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人

  • 文章我與台北大埔會刊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邱漢章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会刊》 中心 感怀

    所以不经意间就顺理成章地再次与会刊联系上。这整个看似很自然的过程,其实离不开几位重要人物对我的影响和帮助。一是中校史里创建虎山中学的罗卓英将军、中第一任校长罗博平将军等先贤事蹟,促使我怀着敬仰之心、义不容辞地学习宣传中校史;二是廖金鑫、刘剑涛、张晋田等组成的大埔教育精英团队,出于对大埔教育事业的忠诚而对我无私帮助,他们人格力量和水准,促使我怀着奉献之心、挥洒自如地做些事情。或许可以这样说,目前的大埔教育精英团队能想到并真心实意地用我这样的白衣书生做点

  • 文章说湖官 话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藍昌棣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官学 教育

    锦绣,万川汇流。虎山雄壮,梅水源长。缅怀先贤,上世纪之初,秉承「儒为国之宝,士乃席上珍」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适值废科举兴学堂大势,当时湖寮士大夫,绅耆父老乃识时务之豪杰,热心桑梓,关怀子弟,千方百计,首先倡办学堂。利用龙岗圳下寺为校舍,申请县府批准,因此才得名为湖官学。是当时大埔县境内仅有的两所最高学府(在城茶阳有一所)。为方便学子和合乡需求,湖官学后期曾商借圳下罗氏小学,增设附中。清末民初,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百姓疾苦万分!能读官学商级小学之学

  • 文章锦绣河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5期  出版时间:1987-11-01
    关键字: 渡桥 南山寺 石塔

  • 文章楝樹城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期  作者:炳文  出版时间:1971-07-20
    关键字: 楝树城 许舍

    楝树城在无锡南门外三十里之许舍,该羣峰盘旋,结为深谷,据说在明末淸初中多,鄕人苦之,日间男女幼童均不敢出门,时有尤叔保者亦居其地,乃使人拾楝树子数十石,用稻草作一大绳,把栋子绞在绳股中间,埋于之周围,不到四,五年,楝树长大,成为城墙,乃开辟四门,可以启闭,自此不散入,鄕人遂得安居而呼之为楝树城。笔者世居锡南,与许舍相离不远,儿时夏夜在门外纳凉,常听到父老讲述楝树城故事,但已无遗迹可寻。

共147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