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小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是經師,也是人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81-01-06
    关键字: 沈宗瀚 农业 小麦 人才 悼念

    博士坚持的做人原则,蒋秘书长说:「在他的家中,悬挂了一项座右铭:学道、信道、乐道;识人、用人、容人。这十二个字,就是沈先生这一生待人处事的写照。」在金大敎书时,他对学生非常严。「他敎课眞严,谁缺课,必定责备,很凶,他很守时,绝不浪费一分钟。」观察敏锐·性情中人学生们虽然很怕他,可是,毕业以后,随他做事时,「对我们完全像朋友一样。」当沈博士负责全国性小麦改良工作时;「他所负责培育的金大2905小麦品种,一直到现在,仍然在长江流域大规模的种植,这种品种的优点

  • 文章沈宗瀚獻身農業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1期  作者:吳相湘 出版时间:2000-02-10
    关键字: 沈宗瀚 小麦育种 改良小麦品种 水稻抗虫研究 高粱育种实验 欧美考察

    回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担任副教授讲授作物育种功课、主持小麦、高梁、水稻等育种硏究。早在民国十五年,沈即已在金陵大学开始小麦育种工作,一切完全按照康奈尔大学洛夫教授方法:例如小麦田间试验行长十六英尺,行宽一公尺,其所产麦之重量数乘〇·一,即为一英亩麦产之英斗数。沈今为适合国情,乃自民国十七年春开始,举行小麦田间试验,决 定改变行长为十二市尺、行宽一市尺,每行麦产量公分数即为每市亩的市斤数。民国二十年试验成功,遂为全国农业试验场采用。至于田间试验方法,沈统计分析

  • 文章讀「對日抗戰拾零」後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7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1-07-06
    关键字: 读后感 磨面 粮食 小麦 面食 磨房

    本刊第一四五期(七十年五月出版)中,有王惠民先生「对日八年抗战拾零」一文,其中谈到抗战时,在江西黎川慰劳集团军司令上官云相时,有「不知将军是那省人氏,除了鸡鸭鱼肉款待远客外,并将最白的面粉做高庄馒(应做馒)头供客人果腹,席间即有人询问将军如此白净的面粉,在前线从何而来?答说自制,法以磨面前将小麦用水漂洗一过,接着用风吹乾,而后用石磨去皮,麦皮复带几分潮湿,磨时才不会碾碎,面中没有麦皮历,自然白如霜雪……座上客聆悉之余,觉得此法甚然,大可倣效一试」。按王

  • 文章談古論今話麵條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9期  作者:章景松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面条 汤饼 煮饼 制作 吃法 小麦

    面条这种大众化食品的发源地在中国,迄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这不仅有大量的文献典籍和出土文物佐证,而且也被日本、法兰西等国的学者和媒体所公认。面条简称面,现时生活中仍保留着「吃碗面」的俗语。面是指小麦磨成的粉。我国栽培和食用小麦的历史非常悠久,考古学者曾在山东聊城、河南洛阳等地分别发现过四千多年前的小麦遗存和三千六百多年前的炭化小麦,但因秦代以前用「谷物脱粒」、「粒中取粉」的器具杵、臼、棒、碓等十分简陋,难以捣鼓出较多的面粉。在西汉发明了陶磨,提高了小麦

  • 文章沈宗瀚獻身農業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2期  作者:吳相湘 出版时间:2000-03-10
    关键字: 沈宗瀚 农业研究 中央农业实验所 全国稻麦改进所 麦粮自给 各省小麦适应区 改良云南木棉

    H. Love)为总技师。翌年夏,洛夫教授任期届满回美国,钱天鹤坚约沈担任总技师兼农艺系主任。沈初不愿离开金大安定的硏究环境,再三考虑,深信中央政府必须有一完善的中央农业实验所,以科学硏究为改良基础,始能实事求是,以改良全国农业,故理应参加工作。民国二十三年九月,沈就任新职。「自述」称:「这是我一生事业之第一转捩点」。从此,沈结束在金大之小麦遗传硏究工作,而以兼任教授教课与硏究杂交育种。沈在中央农业实验所的主要工作约有三项:㈠接管洛夫教授的各省小麦适应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