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校教育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設置「張振蟄獎學金」的動機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趙文藝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奖学金 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

    陝西爲漢唐故都,亦爲中國文化之發源地,歷代人物鼎盛,稱爲人文薈萃之邦。乃自入民國,革命軍北伐前後,陜省四郊盜匪爲患,旱歉連年;加之軍閥橫征暴歛,所謂天災人禍,交相煎迫,以致民不聊生。囘顧昔時盛況,能不慨歎系之。陜省偏處西陲,交通不便,是故三秦子弟之出外謀發展者,較之其他省份實瞠乎其後。卽當大陸淪陷,政府遷台之際,陜中人士追隨避難而東來者亦屬有限。又一般家庭困於經濟,雖同具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之願,而無力鼓勵其上進或深造。關於此點,我夫婦平日閒談,往往感喟不...

  • 文章山東省保安第十五團團長張品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張存武  出版时间:1979-06-20
    关键字: 保安团 张品三 学校教育

    以所轄地方面積之大小,所領軍民人數之多寡而論,山東省保安第十五團團長張鑫文品三的局面並不算大。他的基本地盤是臨朐縣第六區,卽柳山區,在全縣八區中其是比較貧窮落後的一區。在他最盛,卽兼任益都縣長的時候,領有極小部分益都縣土地。其軍政人員多時也不過兩千餘。從十三期「山東文獻」的記載可知,抗戰時期山東的遊擊隊比這種規模大的,實在很多。然而事物的價値每不在其量的大小,而在其質的優劣與意義。張品三團長在其轄區內所從事的軍事、行政、財經、敎育等建設,多有可資稱道紀述...

  • 文章狂狷齋瑣記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2期  作者:薩孟武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历史故事 人物回忆 学校教育

    每年七八月聯考季節,看到萬千學子應考的辛苦,感慨良多。現在的試眞是不容易考,拿大專聯考的國文來說,我拿題目測驗自己,大槪只有三十分。從前傅斯年任台大校長,看到學生入學考試的數學成績,大都只有十幾分,他就覺得題目太難了,沒有必要。考試旨在明瞭學生的理解能力,太難的題目根本測驗不出程度,也就失去考試的意義。抗戰以前,我在南京擔任高考典試委員,就建議出題先生不要都在書中尋找題目,那樣必定會出來艱難困澀的考題,最好取材於生活,普遍通俗的常識觀念,重於書本知識。現...

  • 文章軍中瑣憶(六)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陳星北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袁国辉 杨继先 张振远 移防装备交接 参谋 学校教育

    强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波及本土,其战争机器庞大而灵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很多指挥官如隆美尔元师等在法、义战场上吃了不少苦头,惟独在越南战场上于一九七五年随越南沦亡而撤出。陆训司令部职司陆军作战训练研究发展,除辖×个预备师负责新兵训练及后备军人召集教育、大专学生集训,并兼管步、砲、装甲、工、通、化、运输等兵科学校教育,各指挥部即为该兵科之总监,负有旅级指挥职以上人事建议权。司令部除政战部外设有人事、训练、后勤三处,主计、军法及研究发展室等,所辖部队

  • 文章高敎授造都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鄭丁旺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高造都 学校教育 会计学 人物回忆

    高敎授造都先生,籍隸安東省海龍縣,世代耕讀相傳,尊翁步孔公,急公好義,望重鄕黨,令堂陳太夫人恭淑儉讓,嫺習閫敎。生子女五人,先生居次,誕生於民國元年農曆三月三日。自幼天資頴敏,九歲入學,每試輒列前矛,及東北易幟,遂負笈北平就讀志成中學,旋入東北大學經濟學系,於民國廿五年獲法學士學位。未幾赴南京,投考中央政校計政學院會審班,翌年抗戰軍興,隨校遷偸,於廿七年畢業。對會計學術頗有心得,本學以致用之素願,毅然加入抗戰救國行列,輾轉千里,遠赴陝西省,任職財政廳;初...

  • 文章回憶東大二三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董微 出版时间:1982-05-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往事回忆 校史 学校教育

    民國十七年省立第二師範畢業後。當了一年小學敎員。十八年夏,便投考東北最高學府:「東北大學」。當時報名投考者,約二千餘人。初試以第二十名,幸被錄取。覆試惟恐榜落孫山,便報考冷門學系:「史學群學系」。榜放名列第二。該系僅錄取二名,也可以說倒數第一,也是最後一名。二千餘人投考,余能考取第二十名,這裏有個祕密。我在學校時,最喜歡歷史地理兩科。此次歷史考題是:「自黃帝建國起,至滿淸宣統正。歷朝建都何地?中間何朝何帝遷都何地?」正被我猜中,全部答對,得了一個滿分。地...

  • 文章鄢陵縣私立八德中學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5期  作者:陳志倫  出版时间:1990-01-16
    关键字: 八德中学 私立中学 学校教育

    的校纪相当严格,每个学生到校上课,都得穿学校规定的服装,因为高中实行军训,男女一律佩戴徽章领章;女生不准留长发,原则上戴帽子,发不准露在外面。因为一九四四年四月日寇渡河南侵,鄢陵沦陷,创办不到一年的进善中学随因之宣告解体。二、鄢陵县私立八德中学[2]一九四五年秋日寇投降,鄢陵人张一农由汤恩伯部回鄢陵任参议会议长。他为了「培植骨干,积蓄力量」,于当年冬,即倡议把鄢陵县私立进善中学更名为鄢陵县私立「八德」中学,重新予以筹建。经过两个月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一九四六

  • 文章會澤筆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1期  作者:唐繼堯 王世昭 出版时间:1981-12-25
    关键字: 唐继尧 《会泽笔记》 思想言论 学校教育

    「會澤筆記」係唐公少年求學時代的心聲,寓意深遠其中多屬對人接物,治事治軍的懿訓嘉言。藉此可見大英雄創造事業的胸襟。尤其難能可貴的係他年方少壯,便胸懷大志,浩氣凌雲,且均一一實踐,發揮于極致,那麽,他的建功立業,彪炳史册,便非偶發,茲悉交「雲南文獻」主編申教授慶璧兄裁政,賜予刊出,以饗讀者。何敏謹識

  • 文章南都中學在劉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陳修武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南都中学 刘村 校史 学校教育 往事回忆

    抗戰時期南都中學「遷到」南召縣的劉村,但是,就劉村人來說,久是郭海崑先生和我父親舒軒先生「爭取」到的。劉村,在南召那個山縣中,雖不算一個小市鎭確也太偏僻了。也許正因爲如此,卻形成了它天生似的淳樸與寧靜。自然環境,四季宜人。尤其在春天,一片桃紅柳綠,眞有使人置身武陵仙源的感覺。可是,就是沒有一個像樣子的學校。小學因陋就簡,中學更是沒有。南都議遷之始,原以比劉村更「山裏」的李靑店報國寺爲第一選擇。那時是「自治派」在南召二次掌權之初。郭先生是自治派帶槍的領袖人...

  • 文章流亡學生——從河南到越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寗長信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流亡 学校教育 往事回忆 越南

    背鄉離井求自由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四日,那個使我們永生難忘的日子。朔風雖然並不十分強勁,但天空灰濛濛,萬物都被籠罩在灰黃色的塵霧中。河南南陽城內外十四個公私立高初級中等學校(註)師生五千餘人,奉命撤退離開溫暖的家庭,流著眼淚辭別父母而隨軍向遙遠的江南撤退。同學中年齡較長者不過十八九歲(高三),幼小者只有十二三歲(初一),第一次離開家庭,每個人背上背著一個小小的包袱,裏面包著的只是幾件換洗衣服,幾本常用的課本,還有父母無盡的掛念和重複的叮嚀。學校起初隨軍行動...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