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太和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紫禁城之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陳大絡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紫禁城 宫殿 帝王 故宫 太和殿

    平方米,建筑面积十五万平方米。南为午门—帝王宫城的正门。门前左置嘉量,右设日圭。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隅设有角楼,桓外有护城河,环绕四方,水声潺潺。紫禁「宫殿郁嵯蛾,千古荣华逐逝波。」(宋苏舜钦)古代以紫微桓、紫阁,比喻帝王的居所。古代的天文家,分天体恒星为垣,中垣紫微十五星,称为紫宫。不论是紫宫、紫微、紫垣、紫庭、紫阁、紫阙等,都是指帝王的宫禁。紫极、紫宸,皆称帝王的宫殿。明永乐年间,建造的紫禁城;城分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

  • 文章瑞安太和五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5期  作者:許希濂  出版时间:2004-10-01
    关键字: 太和五杰 民主革命 教育科技

    太和是清末民初瑞安城内一家颇有名气的酿造坊,创办于同光年间,业主系晚清廪生,是聚族而居渔篁街的宋忠简公许景衡之后裔,故称「许大和」。许氏育有六子,长子英年早逝,次子许璇等昆仲五人,在当时的「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先后东渡日本求学,回国后都成为国内的著名专家学者,为我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和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人们赞誉他们为「太和五杰」。大和许氏次子许璇(一八七六—一九三四年),字叔玑,他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农科,是我国近代著名

  • 文章太和马氏宗谱序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馬卿雲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太和 马氏 宗族族谱 历史集萃

    继以急行军赶往,据高临下,大破秦军。赐号为马服君(因马服山为号也。又曰马兵之首也。号曰马服者,言能服马也。马服山,邯郸县西北十里也)。赵奢有二子。长子姓赵,次子即姓马。故西汉以前,赵马不通婚也。至汉初,伏波将军马援为其后人。我袓先居陕西,后迁宜兴。明初,太祖朱元璋徙全国大户至南京,后迁徙边疆。我祖随沭英将军入滇后分居大理(太和)下关。供奉玉历公为一世祖,传至我辈已第十五代矣!故称太和马氏宗谱。一世祖玉历公,当时奉命屯田于滇西,管大理八属,封为将军,我第十二

  • 文章水兵留學瑣記(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曾昭西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水兵 留学 刘和谦 太和 人物回忆

    将军之知遇,系四十年左右,彼任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时,我所服务的太和舰,是他的旗舰,我任特种党部委员,连任十几年,每月与司令一同开会,吃饭,对我认识相当清楚,七全大会选代表时,推翻海总党团会议决议,力挺我担任海军七名代表之一,选举时我舰队推荐,选赵龙文与曾昭西,刘将军还在黑板上写曾昭西三字,要大家写在圈内。无奈时运不济,命多乖舛,有负刘将军栽培提携,万分惭愧。办妥一切出国手续后,于民国四十六年七月,从松山机场乘泛美飞机,只身赴美,首站降落菲律宾克拉克机场,住宿

  • 文章耿耿忠诚·护卫元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8卷 第4期  作者:錢漱石  出版时间:2006-04-10
    关键字: 护卫元首 北平训话 太和殿

    民国卅四年十二月十一日,余随扈先总统蒋公,由重庆飞抵北平,此为抗战胜利后,元首第一次莅临视察,宣慰沦陷八年之同胞父老,十六日先总统 蒋公,在太和殿广场,对北平大专院校学生一万八千余人训话,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均恭立聆训,秩序井然,训话一小时许毕,全体学生,高呼主席万岁口号,情绪热烈,至为感人, 蒋公以愉快笑容,缓步转下平台石阶,并向学生队伍前,从第一行(每校学生一直行为一校)走至篑六行(为一女子大学),前面持学校旗女学生,伸手与先总统握手,后面及左右

  • 文章浮生隨筆㈧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73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92-12-10
    关键字: 紫禁城 午门 金銮殿 太和殿 乾清门

    与三宫六院等皆在中心线两旁对称建成,殿宇巍峨,宫阙重叠,雕梁画栋,气象万千。我们乘车到达午门,午门前有三面环抱的广场,门上建有五座楼,俗称五凤楼,重檐飞翘,黄瓦红墙,蔚为壮观。进午门后,走过汉白玉石砌造的五座桥并列在屋水河上的金水桥,沿河两岸有汉白玉石雕栏环抱,形似玉带,因此又称金水河为玉带河,往北经太和门而到达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所谓三大殿就是从南到北,依次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总称,这三大殿均覆蓋著黄琉璃瓦,建筑在汉白玉石砌成的八公尺高的平台上,台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