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环境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年抗戰之山東(續完)附錄 山東抗戰八年的文化事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李繼昶 出版时间:1978-06-20
    关键字: 抗戰 蘆溝橋 地理環境

    一、引言山东基于地理环境的优势,及交通上的种种便利,各种事业格外易于兴发;尤以战前几年局面平稳的关系,无论军事、政治、经济、敎育以及其他的行政设施,尙都能在「就轨」的途径上慢慢向前进展,最低限度能维持它的水准。文化的建设事业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曾星星点点的散布在全省各处;虽是有时也不免要呈现些稚弱的色素,然就山东当时的实际情形言,这至少是表露了一点时代的文化声息!跟了芦沟桥事变的爆发,山东军事力量的南移,不数月间,多半的城市先后沦入敌手,所有各种

  • 文章垣曲縣目前情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李如意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垣曲县 地理环境 物产 经济 旅游

    垣曲縣位於山西南部,運城東端,東北與陽城、沁水毗連;北和冀城、絳縣接壤;西與聞喜交界;西南連著夏縣;東鄰河南濟源;南與河南澠池、新安隔黃河相望。全縣國土面積一六二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占九七.二%,耕地面積三九.四萬畝;轄十一個鄕鎭、一八八個行政村、一二七七個自然村;總人口二三.一萬,其中農業人口一六.一萬。垣曲是山區貧困縣。一九九二年被列爲國定貧困縣,二〇〇一年國家重新審定時,因小浪底水庫移民建設各項經濟指標快速增長,掩蓋了我縣貧困的眞實情況,被降爲省定...

  • 文章出嘉峪關訪玉門油礦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4期  作者:陳斯英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玉门油矿 嘉峪关 矿产资源 地理环境

    來到萬里長城的西端終點民國三十年秋,筆者和一位在蘭州服務的農業專家結伴,以兩個月時間,利用原始交通工具——獸力車和驢馬,完成了甘肅河西走廊十縣的長途旅行,準備自終點站肅州城候車返涼州。但當地的朋友們認爲我們好不容易來到這塞北邊城,應該到近在咫尺的嘉峪關,去看一看那萬里長城終點西陲要塞的雄姿和關外沙漠戈壁的奇景,才不辜負此行。我們亦有這樣打算,正準備安排時間和洽僱坐騎前往作一日遊的前夕,意外地碰上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得與農林部和甘肅建設廳三位水利農業工程師,...

  • 文章漫谈冀南小縣——東明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1期  作者:井應秋 出版时间:1995-01-31
    关键字: 东明县 地理环境 名胜古迹 东明关公诞辰大会

    提起河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其境內擁有北平、天津兩個院轄市,若談到名勝古跡不勝枚舉的東明,那就令人張口結舌了!東明是河北省南端的一個邊垂小縣,滔滔黃河繞西北境而過,千公里的新(河南新鄉縣)、日(山東靠海的日黔縣)鐵路橫貫于東明南門外並設有大型車站,京(北平)九(九江、九龍)鐵路經東門外,及經西門外的寬五十公尺的大公路,歷稱:「三省通衢(因位於冀、魯、豫邊區地帶)全縣轄三鎮、十三個鄉、六二二個行政村里,人口約六十萬零百多個,東西寬八十餘里,南北長約百餘...

  • 文章大同今昔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靳生木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大同市 地理环境 军事重镇 今昔对比

    大同市地處山西省北境,當內外長城之間,東西北三面環山,御河縱貫南北,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一般在千米以上。由於地居黃土高原,東南有恒山、五臺山、太行山阻隔,海洋上吹來的濕潤氣流不能長驅直入,西北方西伯利亞冷空氣則可順風口南下,以致氣候乾寒,多風沙,溫差大。年平均氣溫6.4℃,夏季最高氣溫37.7℃,冬季最低氣溫-29.9℃,降雨量約四百毫米。大同以煤炭能源富甲天下,有「媒都」、「煤海」之稱;以嘗爲北魏都城和遼金陪都,猶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雲...

  • 文章現今中小台商進入大陸投資雲南環境最佳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中小台商 大陆投资 云南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商业周刊七〇四号,刊载的杨沛文先生专访陈教授丽瑛的「中、小台商打进中国西部,没机会!」对大陆开发西部的构想,分析得很周详,令人钦佩;但我觉得,大陆西部的面积很大,各省的环境不同,有的省没机会,有的省却有大机会。因此,我要为这一问题提供一个答案,那就是:「中、小台商打进中国西部,从云南进入,机会最大!」就地理环境言:云南省是中国内陆边疆六个省区之一,东西横跨八六四点九公里,南北纵跨九九〇公里,全省面积三十九万四千平方公里。是台湾省面积十一倍,现有人口

  • 文章湖口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董握璋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湖口县 地理环境 人杰地灵 改革奋进

    湖口始自唐虞,分自彭澤,淵明故址,鄔陽古鎮。西鄰匡廬,東聯瓷都,北障鄂皖,南捍洪都。江湖交彙,水分兩色;上下對應,山峙雙鐘。控長江之天險,鎖鄱湖之咽喉。蘇東坡寫記,探尋石鐘鏜鞳聲韻;李德裕作賦,描述大孤砥柱中流。周公瑾操練水軍,揮師西上破曹孟德於赤壁;朱元璋屯兵駐水,乘舟追逐射殺陳友諒於蠡湖。石逹開大敗湘軍於湖口,曾國藩險些喪命;李烈鈞起義舉旗於縣城,楊賡笙草檄討袁。抗戰時期,軍民攜手同心擊倭寇;解放前夕,大軍南渡從此西進。許多志士仁人,無數男兒巾幗,為...

  • 文章認識廣西(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本會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历史渊源 地理环境 历史贡献 国防重要性

    影响最为显著,广西因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故各项事业均较落后。民国建立,广西疆域仍按淸代之旧,无所变更。广西原有九十九县一市,其中东南部各县开发较早,人烟较稠密,产业因之发达,惟西北部各县开发较后,地旷人稀,地固未尽其利,人亦未尽其力。民国二十年始,省当局励精图治,对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建设,均有长足进步,组训民众,尤著宏效,廉、俭、朴、实、蔚为政风,当时有广西模范省之荣誉。地理环境:广西位于我国西南部,东南界广东,东北界湖南,西北界贵州,西接云南,而西南则

  • 文章大埔角素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1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回忆故乡 大埔角 地理环境 教育 物产生活

    人。」我生长于石圳、芹彩洋村,世代久居于此,民情纯朴,守望相助,有如世外桃源。全村三百余人,悉是郭姓。现把大埔角地理环境、敎育、物产和衣、食、住、行一般生活情形,描绘于下:我们翻开吾埔地图来看,除了韩江穿过县境心脏地带下流出海,两岸略有一些平原以外,可说十之八九尽属山地丘陵,如果把今日台湾中央山脉来比,我想也差不了多少(现政府决定开发中央山脉,将来它的价値与发展,必然比我们大埔山地之现况为佳),尤其是大埔角,简直是山地之山地。在它的极东处是大产,这里有吾埔颇负盛名

  • 文章伊川縣現況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5期  作者:郭隆朝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伊川县 地理环境 农工林矿 水利交通 名胜古迹

    伊川县创建于民国二十一年,距今(民国八十一年三月)已将六十载矣。其地在历史上虽曾建立过新城(汉)、伊阙(隋)、襄阳(北魏)以及自由、平等(民国十六年建治)等县,但均为时不久,而长分属于其周围各县:洛阳、宜阳、嵩县、汝阳、临汝、登封。兹値其建县六十周年前夕,谨将其现况略述于次,以庆祝其「春秋长不老,花甲喜重开」。一、地理环境本县位于北纬三十四度十三分至三十四度三十三分与东经一百一十二度十二分至一百十二度四十分之间,总面积1036平方公里,共有559,867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