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器具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榕語闡奇

    来源期刊:《闽聲》 第17期  作者:仰靑 出版时间:1968-01-15
    关键字: 房屋 器具 作料 漏勺

    挪动 榕音陶重。例如:啥乇地方可以挪动滴仔吗?剥落 房屋、器具等,经久损坏不整也。例如:这间厝眞个剥落。铺颁 即铺张也。例如,某人做生日,非常铺颁(见辞源铺排条)。作料 作榕音焦,作料是调和菜殽之调味料。如:盐糖酱醋等。例如:菜做得好食,多半靠作料下得适宜。俫呆 谓小孩不洁净或愚顽也。例如:这孩子眞个俫呆,头毛梳面毛洗。偸得 即偸偸得得。秘密或瞒人做事也。例如:偸得去表姐房里扳讲。跋涉 涉榕音协,跋涉乃劳苦也。例如:这人虽然富贵;但是尽个

  • 文章閩海游擊大英雄魚丸八眞實事蹟

    来源期刊:《闽聲》 第7期  作者:李誠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吴伯良 器具 鱼丸 卢沟桥

    生活么?他气极了,他恨透了。到了夜晩他叫他太太煮粥,请各位弟兄吃。他说再也不能忍耐了,我想我的家明天搬囘老家塘边去,所有器具我卖掉。大家就问他,你卖了家伙干甚么,他很干脆说买枪,大家又问买它干吗?囘答上山打游击去,他继续的说:像今天这样忍无可忍的奴隶生活能过得了吗?不自由勿宁死,你们大家如果是中国有血气的靑年,都要跟我去,胆小的愿做亡国奴者不要去。那麽去那里?先去溪边里,再进天台山。结果将所有做鱼丸器具,并许多担子全部售卖,只能够买到一杆旧式曲九短枪。第二天

  • 文章家鄉的篾匠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黃福榮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故乡风俗 竹篾 篾匠 传统工艺 竹篾器具

    在家鄉大埔縣的鄉村有多樣專業技術的「匠人」,其中有靠竹子製作用具的竹篾匠,民間又習慣稱「竹篾師傅」,我留下當年深刻的印象,作此記錄。篾匠:以竹子為材料劈削成篾片施展技藝的師傅。我們家鄉盛產多種竹子,用滿山遍野來形容都不為過,山裏人靠山吃山,用竹子大做文章。鄉村的家戶,少不了要用籮簍筐籠之類的用具,用具名詞凡帶「竹」字頭的,往往多屬於篾匠師傅手頭功夫的業務範圍。這項專業性的篾匠活,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塑膠」類化學物還在實驗室尚未來到百姓生活裏,很多日用...

  • 文章江安竹黃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8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江安县 黄竹 器具 出口 楠竹 特产

    江安县竹黄器具,驰名全川,亦为该县大宗出口品之一种。江安南鄕万里箐,万家岩等地,产楠竹甚富,县人用以制作器具,为时已久。惟早年所制,无非笔筒,帽筒,竹筷,灯筒,牵籐,椅桌等物,较为简陋,不足以供欣赏。淸光緖中叶,防军统领马某者,雇有湖南木工,始将楠竹内层平张,粘木板上,雕镶各种器具,因其色黄,遂称竹黄。县中制竹器者,起而仿效,逐渐进步,每送成都劝业会展览,皆获上奖,名乃大著。制造竹黄器具之法,系将楠竹之表层削去,取其内层黄色坚靱部份,煮压烟薰,使其平张柔

  • 文章周代山西古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货币的产生与种类 农业器具 古钱年代 甲骨文 新石器时代

    本文之草撰,承蒙中央銀行國庫局副局長,前中國集郵協會理事長,現任中國集幣協會常務理事黨恩來先生之熱心協助,借閱有關圖書,並檢閱全文,指正舛誤,惠賜高見,無任銘佩,特誌篇首,敬申謝悃! 筆者 識

  • 文章熱河人的生活習慣(九、器用)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19期  作者:劉仲平 出版时间:1972-06-30
    关键字: 生活习惯 器具 地方文化性 茶酒用具 膳具

    本刊前七期中,已写过的热河人的生活习惯是:衣着;饮料;食物;居住;行路;作育下代;娱乐;信仰八项,本期该述说热河人生活习惯中的器用。笔者少小离家老大未回,对于家乡人所使用的器具,见的有限,所知无多,其未见或见而不知用途的,只有知之谓知知,不知谓不知了。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