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胜古迹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陸旅遊探親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1期  作者:趙竹亭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北京 西安 郑州 返乡 名胜古迹

    广阔水清秀丽,一望无际景色美丽,铁塔矗立云霄,相国寺、禹王台、包公祠古蹟,庙宇殿堂塑像逼真,颇有欣赏心得。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是一座美丽的山城,辖九区九县三巿,面积千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四百八十七万。重庆原为古代巴国的首都,是具有三千二百二十多年历史的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名胜古迹甚多,缙云山的六朝石雕,唐宋时期的大足石刻和潼南大佛,宋末元初的合川钓鱼城古战场等。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定为陪都,中共首脑活动的地方红岩村、曾家岩

  • 文章中原未復懷汴州(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开封 汴州 名胜古迹 城市布局

    河南省會開封,在戰國時爲魏國都,叫大梁.孟子曾在這裏與梁惠王論政。秦時爲三川郡地。漢置陳留郡。北周改州叫汴州。所以宋人詩有:「莫把杭州作汴州」句。唐五代梁建爲東都,升爲開封府。歷晉、漢、周,都以汴州爲首都。趙匡胤滅周是爲大宋,仍都汴州,又稱東京。金人滅宋,遷都於汴,初叫汴京,後改稱南京。明初建爲北京,未久仍稱開封府。前淸與民國,都以開封爲河南省會。從歷史上看來,開封曾經建爲魏、梁、晉、漢、周、北宋及金朝七代的首都,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開封,是我國政治、經濟...

  • 文章安陽縣古蹟舉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安阳 名胜古迹 历史文物

    安陽縣古蹟甚多,載在縣志,不勝枚擧。茲就中有史事可紀者,擧錄於左,藉以見安陽爲文明古郡,文化源流之悠長。⒈伯陽城—在安陽縣西北五十里淸流村西,今尙有舊蹟可考,史稱『樂毅攻魏伯陽』,卽是此城。城之附近有山,名伯陽山。⒉古韓家莊—在縣西水冶鎭西北二里許,有村名鐵佛寺,卽古韓家莊,爲宋諫議大夫韓國華、魏郡王韓琦父子之故里。⒊鯀堤堯城—在安陽縣東東梁堌村。太平寰宇記曰:「鯀堤堯城,禹之父所築,以捍孟門」。讀史方輿紀要曰:『鯀堤,治水時所築,以捍孟門溢水』。⒋殷墟...

  • 文章夜探少林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僧人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少林寺 游记 名胜古迹

    日來台視播出臥龍生的玉釵盟國語連續劇,這故事的發生,是以中原少林寺爲其背景,故當畫面在螢光幕上顯現時,但見煙雲縷縷,林木森森,加以凌空峭壁,巨壑深懸,好一片山幽林密之景,使人看來,自有一種神秘不測之感。按少林寺在河南省嵩山西峰少室山的北麓,其下是潁水的發源處,距登封縣城約二十五華里,但山上林石岩谷,千態萬狀,而且古跡古刹極多,山高一千六百八十八公尺,周圍約四十華里,是中嶽的一部分,爲我國文化史上第一大名山。詩經載道:「崧高維嶽,峻極於天」,而山峰之高,幾...

  • 文章黄山下的名胜古迹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7期  作者:魏仰賢 出版时间:1998-01-03
    关键字: 黄山 名胜古迹 历史价值 李世民

    攀登黃山是我嚮往已久的心願,竟於去(86)年九月下旬達成心願,昻然登上黃山第二高峰光月頂,據高臨下,凡黃山的群峰、雲海、奇松、怪石無不盡收眼底。看得最清楚的是鰲魚揹烏龜、蓮花峰、天都峰、天池等。不但親眼看到而且雙手也摸到那個鬼斧神功的飛來石。也看到浩翰的雲海,頗有海到無邊天作岸,人登絕頂我爲峰之慨。此次黃山之遊,意料之外的也參觀了安徽省黟縣西遞村的古民居,歙縣唐樂村的牌坊群,因其意義深長,甚具歷史價値,特就記憶所及,略述於后:一、西遞村—爲唐太宗李世民裔胄...

  • 文章鄢陵縣志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县志 地图 名胜古迹

    特載鄢陵縣志序余幼讀左氏書至晉厲公大敗楚軍於鄭之鄢陵,知鄭國處境之艱。繼讀國策至秦王使人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安陵君弗與,又不禁爲安陵君危,前者一戰而成霸。後者一拒而稱賢,先民所留遺跡,時縈於懷不能去也。不佞於民國二十五年四月來長斯土,攬山川之形勢,感陵谷之變遷,索驥按圖不可復得。搜閱舊志古本已無存者。然則人事滄桑,載籍散軼,由今之視昔,念後之視今,方志之宜及時補修,亦地方行政之要務也。蒞縣後適縣中修志館蘇館長光甫去職,晉君雨後繼任,經敦聘王君叶五、尹君次山、...

  • 文章我經過開封的回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开封 名胜古迹 往事回忆

    一、前言民國三十六年,我因弟安江讀安陽初中,家無經濟支援,而放棄入安師二年級。我父岐伯去世早,我母曹香枝持家辛苦,我哥安濤願在家務農,而我經商,弟走學術路,妹保平長大嫁近鄰。堂叔岐望評我不讀免費師範,失策遺憾。第四十軍李振清,利用查戶口,把我由安陽巿西大街雙和益中藥店抓去,編入三一七團柴世烈團,迫擊砲王世英連。三十七年三月,空運至新鄉,我乃以平日自修中學課程,考上青年軍二〇五師,擬由上海乘船來台灣,火車至開封,鐵道遭中共破壞,自住燕趙中學兩週餘。八十二年...

  • 文章臨汝縣概況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临汝县 沿革 物产 名胜古迹 乡贤

    一、沿革與疆界臨汝位於河南西部,民國前稱汝州,轄魯山、郟縣、寳豐、伊陽縣。上古周時係王畿地,戰國時屬韓國,秦屬三川郡,兩漢、魏晉於其地置梁縣,東魏置北荆州,北周改和周,隋改伊州。自唐改汝州,歷宋、金、元、明、淸,屬邑雖有增損,而名稱相沿如舊。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析州東南境置寳豐縣,西南境置伊陽縣,合舊屬魯山、郟縣領邑共爲四縣。汝州全境自州城東至許州襄城縣界一百二十里,西至河南府洛陽縣界一百一十里。南至南陽府南召縣界一百四十里,北至河南府登封縣界五十...

  • 文章安陽縣的地理與人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6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10-03
    关键字: 安阳 乡贤 蔺相如 李延寿 名胜古迹

    一、地理——我的原籍是河南安陽縣。在過去的七十年中,於此地生活得最久,雖然我在外處居住的時間亦不短,但仍然說一口的安陽土話,因爲安陽水土氣息仍深深的留在我的血肉中。安陽於禹貢屬冀州,殷爲相地,春秋時先後屬於衞晉兩國,稱爲東陽,屬趙國後改爲鄴郡。秦時更名爲安陽。西漢置魏郡治鄴,後漢改爲冀州,三國及曹魏因之。晉代復置爲安陽。後魏置相州以安陽爲首治。隋復置安陽,唐宋兩代均因之。金、元、明、淸均置彰德府以安陽爲首治。所屬有湯陰、林縣、臨漳、內黃、武安、涉縣六縣。...

  • 文章伊陽縣地文人文概述補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1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6-11-25
    关键字: 伊阳县 地理人文 名胜古迹

    説明中原文獻第八卷第十期「伊陽縣地文人文槪述(下)」,因排校錯誤,將後段「名勝古蹟」文内之中間多節遺漏,且有另節遺漏多字,致文有尾無首,文氣中斷,不能連貫,令人無從卒讀。事關本縣文獻要項,不容漏失,特爲補正,爰將「名勝古蹟」文中遺漏部份連同前後全文一併重爲補刋,俾能前後一貫,使人一目了然。免有遺珠窺全豹之憾。幸諒察焉。名勝古蹟伊陽古爲王畿近壤,洛都南方屛障,故具有歷史性的名勝古蹟,遍及境域,實乃不勝備述。爲限篇幅,茲擇較爲重要者略述梗槪于後,藉供參考。紫...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