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墓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千年編鐘出土古樂面世十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3期  作者:韓國鐄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考古 编钟 擂鼓墩 古墓

    一九七八年夏天在湖北省北部随县擂鼓墩发掘了一座战国初期(公元前四三三年)的大型古墓,其规模之宏大和文物之丰盛是近代考古史上所罕见,因而震惊全球。那就是现在已名闻遐迩的曾侯乙墓。在这座二千四百多年前的墓中一共收藏了七千多件文物;乐器方面有八类一百二十四件,打击、吹管、丝弦俱备,其中的排箫、建鼓、十弦琴、五弦琴、箎等还是历史上第一次的实物发现,可以称之谓中国音乐史上的一次空前大丰收。最令人注目的就是那总重达五千斤的一套编钟。这一套编钟由六十四个大小的甬钟

  • 文章河南先哲、聞人、古蹟、植物概述連載㈡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21期  作者:趙正朝 出版时间:1979-04-03
    关键字: 河南先贤 比干古墓 伊尹

    专征伐,为西方诸侯之长,曰西伯。迁都于丰,遂有天下三分之二。(酆)周文王所都,亦作丰;在今陕西鄠县境。比干古墓:辉县古为衞地,故又称衞辉。比干墓在县城之北,距城十五里,西距平汉路不远。大门额隶书「殷太师庙」,次门内有牌坊题「谏臣极则」为晋阳崔承灏所题。正殿供太师像,有匾题「三仁第一」。绕殿后,两柏参天,过石坊,有亭题曰:「孤臣心不死;故社伯犹存」。中竖一碑,上刻「殷比干墓」。碑左右二石系周武王封比干墓铜盘文,古篆难识。后人释曰,篆文所写为:「左林右泉,前冈后

  • 文章關於遼陽漢魏壁晝墓介紹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速陽 曲迺君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辽阳 汉魏 壁画 棒台子 古墓

    刻画入微。汉张衡《西京赋》中所描述的「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总会惧倡,戏豹舞熊,白虎鼓瑟,苍龙吹笛,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委婉」,在这里可以说都得到了表现。汉魏壁画是从东汉到西晋四百年中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生活,是传统文化的积淀,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辽阳古代墓葬壁画,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棒台子、三道壕等古墓附近现在已变成了工业区。看了古壁画,再看看现实生活的瑰丽画卷,不能不使人发出深深的感叹。我们珍惜古墓壁画的古老

  • 文章沮漳江漢——荆楚文化的搖籃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34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沮漳江汉 荆楚文化 古墓介绍

    在今江陵境内所发现的古墓无法统计,只在一九五三年春西北各鄕农民自发地涌现出挖地下死地主老财的地财高潮时,就挖掉一千多座古代大墓,明代辽简王朱植的墓和辽庄王致格妃毛娘娘墓以及几处郡王墓皆在这时凿开毁掉。幸政府后来制止,才保留了许多。乾隆《江陵县志》载有名可考的冢墓达七七座,现在经勘察,有高大封土堆的冢子达八八六座,其中多为楚墓,已发现的楚墓数居全国之冠。经文物考古工作者重点发掘清理的大小古墓在两千座以上。沮漳河顺古杨水的东支流域内,其东岸和北岸顺次可分为纪

  • 文章廸化古墓改写历史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6期  作者:少左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迪化古墓 乌鲁木齐 张骞 大月氏 中原丝织物

    中国何时开拓出一条沿河西走廊经新疆通往西方之路,历史上均指为汉武帝建元二年(西元前一三九年)派张骞出使西域为始。可是大陆新疆考古学者,最近在天山腹地古墓中,发现中原地区春秋时代丝织,否定了张骞通西域为始的说法。根据汉书,西域传:所谓「西域」,有广义狭义之别,泛指西方诸外国之总称;狭义乃指葱岭以东包括新疆在内的地区而言。以武帝时始通,本卅六国,其后稍分为五十余国,东西六千余里。张骞第一次是奉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夹攻匈奴,越过葱岭,亲历大月氏、大宛、康居、和大

  • 文章『海棠』吹出抗倭英雄古墓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6期  作者:勤之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台风“海棠” 古墓 崔海 抗倭英雄

    乐清蒲岐镇有一个靠近东海的小村,名叫娄川村。七月二十日晚,台风「海棠」引发的塌方让5座明代万历年间之古墓重见天日,同时出土的还有古钱币、古碗等珍贵文物。这个显贵的墓主到底会是谁呢?七月廿一日,肆虐了一晚的台风稍显平静,娄川村村民张献永起早上山溜转,他看到狮子山塌方处突然露出了五座坟墓。古墓长约三米,高约一米,里面人骨依稀可见,他上前仔细察看时,发现有3块墓碑及一些砖块,仔细辨认,墓碑上依稀有「千户侯」、「万户侯」、「明蒲城」、「崔氏」等字样。随即,墓碑被

  • 文章泰和冠朝郭氏尊中丞瞿公爲南遷始祖考證誌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郭篤周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泰和冠朝郭氏 源流沿革 翟公 古墓勘察 谱系考证

    支助一万二千余元,庸钧叔和庆泉各支助二千四百元,宏汪支助一千六百余元,续修族谱之事,遂于次年顺利完成精装二册,散发各派,入谱子嗣,散居于冠朝鎭之冠朝村、罗家、油潭、上下明塘洲、水东、洲头(含陇内),江边、东岑及冠朝墟。上模鄕之沙坵、油洲。沙村鎭之桥子。乃我冠朝郭氏近百年之盛事也。而这期间,原主持续修族谱之一的隆涉(又名济民)族长,先后驾舍晤叙,闲话家常,其中特别提到,为搞清南迁始祖中丞瞿公古墓所在地,及其由金陵徙居泰和县十善鎭隐仪冈究系今之何地何村?据其所

  • 文章辽阳市再次发现东汉古墓八座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衛國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东汉古墓 辽阳 古襄平城 墓穴 考古

    一九九三年七月初,辽阳市发掘了三座东汉古墓之后,七月中旬在白塔建房的工地上,又发现八座东汉古墓。这两次发现的古墓,位于古襄平城(今辽阳市)的西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对研究古襄平城的具体方位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墓葬距地表二至三米,分布密集,最近的两个墓穴间相距仅五米,每座墓都是用灰色绳纹砖砌成的,随葬为陶器,如陶制提水斗、刻有朱雀图案的耳杯,还有一个柱形带孔洞的陶器,为辽南地区所少见。由建筑工地相继发现的十一座东汉古墓,有关专家推断这一带曾是东汉时期的城外

  • 文章曲溝鄕和東夏寒槪況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7期  作者:李士温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曲沟乡 夏寒村 唐朝古墓 名称由来

    水,绕道不行干戈沟。」群众以圣人之不悦,议论更名,因此地临丘陵,沟壑交错纵横,故以曲沟命名。又据北曲沟一九七八年在西南地掘土平沟时,挖出唐朝古墓,碑文中有「……合葬于邺城西三十里曲沟村北一里平原纪野,东瞻邺郡,西望龙山,南覩喜岗,北看洹水?……」确证曲沟故名,沿用已久。夏寒村名来历,听我祖父说:「从前(朝代不详)有『夏寒王』弟兄二人葬于此处,因祭祀需要,常年驻有护墓人及家属,并耕地以自给,人也逐渐增多,墓东曰东夏寒,墓西曰西夏寒。」附注:作者曾在西安王曲

  • 文章金姬墩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7期  作者:俞秉麟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金姬墩 古墓 传说 张士诚 望虞河

    在望虞河边上,曾有过一座名叫“金姬墩”的古墓,许多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士诚等兄弟三人于泰州起兵,攻下高邮后开始称王,随后又渡江攻占了包括常熟在内的苏南数城,称霸一方。而张士诚之所以能连打胜仗,实在与他攻下泗州时掠得一少女有关。少女名叫李金儿,山东章邱人,父亲李素是个善于医卜之术的巫医,她从小耳濡目染得到传授,也学会了这个本领,而且给人预言祸福极准,因此在当地很有点名气。她被俘虏时还不满十五岁,便分配到张士诚母亲那里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