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学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唐代的敦煌學校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8期  作者:林隆盛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敦煌学校 州学 安史之乱 道学 县学

    号「本章」、斯五六一四号「五脏论」之类的书籍。㈢道学:道学位于何处?并无明显记载。不过,在伯三七六八号「文子」卷末题有:「天宝十年七月十七日,道学博士索肃林记之校定。」可知当时是有道学存在的。而且,从敦煌文书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子」、「庄子」、「列子」等,以及为数极多的道经卷子。㈣县学:伯二〇〇五号「沙州都督府图经」说其位置:「在州学西,连院。」其体制据「唐六典」的记载,有博士一人,助敎一人,学生二十人。博士专以经术敎授诸生。由此可知,县学与州学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 文章周丞相记县学石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3期  作者:林逸  出版时间:1983-07-02
    关键字: 县学 周必大 文献资料 诗词

    一县学者何?周益公在庐陵县重修县学记说:「董仲舒曰,王者治天下以敎化为大务,立太学敎于国,设庠序化于邑。又曰县令民之师帅,所谓敎训之官,以德善化民者,夫论庠序敎训而及于邑。「庐陵分治郡城多士所聚,而县庠介于官寺通衢之间,无地可展,知县事罗列虽竭力应诏,然规模未备。春秋仅尝释奠,后率附于州。」(文忠集)早周益公百余年前,欧阳文忠公就在吉州学记中敍及:「记曰,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其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凡学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至于风俗成

  • 文章(專載)王安石功在寧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4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2-11-01
    关键字: 王安石 免役法 县学 王安石变法 鄞县

    发展成为变法中的「靑苗法」。办校兴学王安石是个读书人,又心怀变革天下之大志,因而非常重视人才的敎育和培养。他在任鄞县县令时所干的另一件大事,是兴办县学。办学的重要性在他以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讲得十分明白:「然则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诚能使天下之才众多,然后在位之才可以择其人而取足焉。在位者得其才矣,然后稍视时势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甚易也。」也就是说,在变法之前,首先必须陶治培养一大批能够「改易更革天下大事」的人才出来

  • 文章金兆蕃先生傳略(一八六八——一九五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4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72-04-30
    关键字: 金兆蕃 临安 县学训导 举人 诗文

    先生讳兆蕃,字籛孙。原籍安徽休寗,六世祖德瑛公时来浙,由杭而禾,遂为嘉兴人。洪杨乱后,复徙平湖。先生生于淸同治七年戊辰八月,殁于民国四十年八月,享寿八十有三。先生先世自曾祖宗嘉,任温州府学敎授;祖鼎燮,任临安县学训导,即有功于浙省文敎。先生幼年即善文,年二十二补县学生员,是秋应顺天鄕试中式恩科擧人。不数年入省幕掌书记,旋以中书待阙京华。甲午以后,国家多故,朝吏有新旧两派之争,先生知非变法不足以图存,乃南下改官江苏,壹意于经世致用之学,戒子弟勿重科擧,戒女

  • 文章(故乡探源及现况)慈溪的县学(学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8期  作者:余麟年 出版时间:1999-11-10
    关键字: 慈溪 县学 邑父母潘候去思碑 学科 教官

    北宋王安石称为「宁郡六邑之最」规模宏敞,庙貌巍峨的慈溪学宫(即县学)是目前浙东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学宫。地处现宁波市慈城鎭中心地段,南临台胞应昌期先生捐资建造的中城小学,是宁波市江北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学的建立是伴随着汉代官学的兴起而出现的。元朔五年(一二四)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在中央立五经博士,设置太学,开中央政府立官学的先河。官学免除入学弟子的徭役,并向其提供食宿。中央太学的设立,地方的府学、州学和县学也纷纷兴起。班固

  • 文章財經耆儒衛挺生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彭登墀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卫挺生 枣阳县学 美国留学 财经

    卫挺生先生字申甫,光绪十六年阴历八月初三日生(西元一八九〇年九月十六),世居湖北省枣阳县双和鎭北七里,山明水秀之桐柏山麓,土地肥沃之仓山庄;祖父名竹樵,为县学廪生,学识渊博,品德兼优,居乡讲学,为著名学者,远近至其家问学者甚多;胡文忠公林翼任湖北巡抚时,以巡道唐向方之推举,闻悉其贤,特遣使聘请,及聘书至时,已不幸仙逝。父名世铭字西屛,为襄阳府学廪生;叔父名世鎭字静庵,为枣阳县学廪生,兄弟二人,学书学剑,均有所成。一九〇三年,湖北总督张之洞,命各县成立高等

  • 文章嘉慶大清一統志中之江津

    来源期刊:《江津》 第20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大清一统志》 江津县城 江津县学 香草楼 石佛山

    因之。城池江津县城,周五里六分,门四,明化成中建。淸朝乾隆三十一年修,嘉庆九年重修。学校江津县学,在县治南,宋治平中建。淸朝康熙二十二年重建,乾隆四十二年修,嘉庆九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二名。山川云篆山:在江津县东六十里。元统志:山势险绝,跨江南岸,状如篆纹。珞黄山:在江津县东六十里,一名东山。龙登山:在江津县东南百里。西去綦江县七十里。上有虎跳岭,双峯并峙,顶有井泉。又有龙塘石蟹泉,四围石壁崭巖,有一路可到。明正德八年盗起,义兵屯此,为一方保障。固城山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