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末我國留學史話——近代留學教育之緣起及留學之派遣——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近代历史 留学教育 清末

    我國留學敎育由來已久,早期稱爲遊學,遠在孔子時代就有遊學之事,惟時處封建社會,交通頗感困難,雖周遊於列國之間,仍未出中國國門。最早出國留學者,爲後漢明帝八年(公元六五年)蔡愔出西域求佛法,是爲我國留學敎育之開端。繼起者有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三九九年)之法顯及唐代宗眞觀三年(公元六二九年)玄奘之至印度取經(瞿立鶴:五十年來的留學敎育,載近五十年來之中國敎育)。法顯玄奘基於宗敎信仰出國取經,影響中國文化者至深且鉅,惟渠等之擧措,純係個人行動,朝廷對出國者並...

  • 文章籀園——培育人材的搖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余力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籀园 教育 人才 历史

    倘徉於九山湖畔,尋蹤訪跡,那曾氏花園歷經滄桑,卻依舊蜿蜒在碧綠清澈的湖水中,風姿尙存;湖岸是一條平坦大道,通向汽車西站,只見高大圍牆一溜排開,中間猶存一扇大門痕跡,“籀園”兩個大字赫然在目。籀園原是爲紀念瑞安經學大師孫治讓而建的。孫治讓字籀廎,因而以字名園,稱籀園。孫治讓一生治理經學,卓然大家,晩年擔任溫處學政,致力於桑梓教育事業,亦多建樹。他逝世第二年,溫州六縣學界就倡議建祠以祀。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由溫屬六縣籌資購置市區九山湖畔落霞潭曾氏依綠園舊...

  • 文章浙大今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7期  作者:宋晞 出版时间:1982-07-06
    关键字: 浙江大学 历史 学校 教育 演变

    一、自求是书院到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它的前身是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堂和浙江高等学堂。求是书院创立于淸光緖二十三年(西元一八九七),迄今已有八十四年的历史。浙大校本部在杭州的蒲惕巷,后称大学路。有求是桥,求是云者,含有「实事求是」及「寻求眞理,崇向正义」的意义。求是二字又为浙大校训,表明其一线相承的渊源。出身浙江高等学堂的陈布雷氏有云:「吾浙江高等学校承求是书院之旧址以设学,其学风乃独以和易著。」求是书院的总理(即创办人)是陆懋勋氏

  • 文章湖北教育的回顧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期  作者:王文俊  出版时间:1966-10-10
    关键字: 教育 文教事业 历史发展

    出来具有专门技能的靑年甚多,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贡献。在外县的有宜昌的四中,襄阳的五中和黄州的六中,这在分布的意义上,当然嫌少了。民国十九年,随县黄离明先生囘鄂长敎育厅,是年武大召生,鄂省靑年竟无一人被录取,全省哗然。黄先生乃愤而创办武昌高中一所,以是有光荣历史之两湖书院旧址为校址,集全省优良敎师之精华,从严取录学生,施以严格之敎育。果于三年后,一鸣惊人,升入武大比例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以后均能保持此项水准,眞不负当初设校之苦心。黄先生为发展鄕村敎育,特设鄕村

  • 文章抗戰勝利前期的胡風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8期  作者:李鵬志  出版时间:2013-05-20
    关键字: 胡风 人物生平 历史贡献

    本文榮獲第五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李鵬志為華中師範大學政法系碩士研究生。指導教授:李良明、蔡麗。

  • 文章立德樹人教育興國——蔡亞萍先生夫人共創嶺東技術學院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本刊編輯室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蔡亚萍 岭东技术学院 创校历史 教学成绩

    位于台中市南屯区的岭东技术学院创设于民国五十三年,为我乡贤故国大代表蔡亚萍博士及现任董事长黎明博士伉俪秉持教育兴国理念与热忱所独资创办。创办之初,以「私立岭东会计专科学校」为校名,揭橥为国育才之宗旨,并以「学以致用,诚以待人」为校训;民国五十六年正式更名为「私立岭东商业专科学校」。创校以来,已届满三十八年之历史!该校创设初期,系以日间部五年制为主,民国五十四年始增设夜间部;民国七十七年后,又陆续增设二年制日夜间各科,至民国八十六年奉教育部核准成立进修专校

  • 文章宋代的海南教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蘇雲峯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海南 宋代 教育发展 发展历史

    一、緒論海南原爲中國大陸南方的一個荒島,大約於距今二千八百年前,已有黎人居住其間。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〇年)設置珠崖、儋耳二郡以後,正式進入中國之版圖。儘管政治上的統治並非堅固,漢人的移殖,已逐從北部沿海向南發展。但經歷三國與隋唐,人口的移入,反有減少的趨勢。由於中原多故,黎族的反叛性,及漢族移民的稀少,中央政府沒有在此設立敎化機構的意向。敎化的工作,全視地方官吏的良知而定,不過,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唐代歷任官吏中,僅有王義方一人願意負起傳播中...

  • 文章新編三十六孝故事初稿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5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新编三十六孝》 历史故事 教育

    停妻再娶的小人,那是编剧者随意乱编,毫无事实根据。戏剧原非历史,万勿信以为眞也!(参考后汉书蔡邕传及苏氏家语)⒂为祖辞官晋朝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生于西元二二三年,死于二九九年,享寿七十七岁,半岁父死,四岁母嫁,完全靠著祖母刘氏养大。及长,事之极孝。刘氏有病,侍候牀前,衣不解带,日久不厌。因为奉养得宜,所以带病延年。李密尝跟当代学人谯周读书,学问很好。晋武帝即位,征召他作太子洗马。也就是太子的侍从秘书。他因祖母年已九十六岁,托人奉养,太不

  • 文章清末民初的河東教育略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李文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清末民初 河东教育 历史变迁 官学 私学

    河东,古为尧舜禹故都,地灵人杰,炎黄子孙在这裏创造了璀璨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唐开元和贞元年间,先后建有蒲州府学和稷山县学。到光绪十八年,设有府、州、县三级地方官学十九所。其中府学一所、州学二所、县学十五所,运司学一所,多设于当地文庙中,均有学田。清制、府、州、县地方官学进取新生有定额,均由官府按月发给粮米供膳。童生经岁、科两试成绩第一者、录为廪生;府学四十名、州学三十名、县鄕学二十名,此为正额;又于人文士子广多州县定增广生员「补廪」名额同廪生。附学生员无

  • 文章對日抗戰勝利前之雲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譚家祿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对日抗战 胜利前 云南 历史集萃

    一、資源豐富 四季如春雲南省位於我國西南部,雲嶺之南,故稱「雲南」,古稱「滇」,全省面積四十餘萬方公里,民初人口七百餘萬人,抗戰後一千七百餘萬人,現在三千八百餘萬人,是一個高原山區省份。「海拔」一千五百至二千公尺,「河流」: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南盤江、元江、依洛瓦底江等六大水系。省境「資源豐富」、「地勢」位於雲貴高原和滇西縱谷。氣候:「四季如春」,地扼西南國防要衝,南鄰越、遼約九百公里,西接印、緬七一九公里,也是我國居住民族最多的一省,有彝、白、哈尼、...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