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由来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陝西村長老吳太山先生談木本水源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聯合報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吴太山 陕西村 历史由来

    陝西村最年長的耆老吳太山先生對記者談陝西村的來龍去脈說:「多年來我們都一直誤認我們的祖先可能來自彰化縣的福興鄕,而對陝西村名的來源及墓地上許多墓碑上刻有陝西兩字頗爲不解,如今知道我們的祖先係來自陝西,心中的迷惑才消失覺得非常快樂。」吳太山分析,由於年代久遠,生活習慣改變,加上日據時代受到日本人實施「皇民化」的迫害,而使一切可資證明祖籍的文物遭到破壞,像家譜之類的東西,早已散失,唯一殘存的是墓碑上及村名的「陝西」兩字。吳太山認爲,可能當時駐在陝西村的日本人...

  • 文章衢山島名演變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5期  作者:沈伯勤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衢山 岛名 演变 历史由来

    衢山,位於岱山島東北,是舟山羣島在北方的一個大島,面積六十餘平方公里,在岱山縣境內,僅次於岱山島。它居於東海之中,爲漁鹽之鄕,山明水秀,與岱山等島,古時統稱「蓬萊」。唐時,衢山稱岣(讀音Gou)山。岣是南岳衡山主峰之稱,意爲蓬萊鄕中第二大島。據民國《定海縣志》記載,淸光緖三十四年(一九〇八年)三月,衢山島上曾出土「大唐故程夫人墓志銘」磚碑,碑中鐫刻着「夫人廣平程氏……以開成三年(公元八三八年)窆於明州鄮縣蓬萊鄕岣山」之句。可見距今一千多年前的衢山島,已稱岣...

  • 文章小談「申明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申明亭 历史由来 地名演变

    明洪武五年(公元一三七二年),朝廷下旨,命地方里邑置申明亭,旌善亭。民有善惡,即書寫其人姓名,事蹟於版榜之上,分別懸於亭內。以淳民風。「旌」,表彰也,旌善亭,自然是表彰好人好事的亭子,申明亭,那就是揭露一些壞人壞事的。朝廷旨下,各地紛紛行動,海州自不例外,立即行動,在州衙署的大門外,把兩個亭子建起來,門東一個叫旌善亭,門西一個叫申明亭。群眾好事壞事分別公布,果然社會風氣大好。州命各鄕照此辦理。州內一共建了九十三處。這可眞是好事有人誇,壞事有人抓了。更有些...

  • 文章父親節的由來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8期  出版时间:1999-08-20
    关键字: 父亲节 吴稚晖 历史由来

    八月八日父親節又稱爸爸節,因八與爸同音,八八兩字連綴形同父字,故名。民國卅四年是日上海名流顏惠慶、袁希濂、史致富、費穆等多人發起,定八月八日爲父親節,各界響應熱烈慶祝。以後在吳稚暉的領銜下由潘公展、李石曾、杜月笙、王曉籟等上海名人約十人,聯名呈上海市社會局轉呈中央核准,明令規定每年八月八日爲父親節,通令全國遵行。凡父健在者,襟佩紅梅花向父親致敬,父故者襟配白梅花默念致哀。

  • 文章懷念家鄉——奉化西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9期  作者:鄥艮生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奉化 西坞 历史由来 庙宇 概述

    家鄕西塢是奉化縣的一個大鄕鎭,屬金溪區(奉化分剡源、禽孝、連山、松林、長壽、進化、金溪、忠義八區。)鄥姓聚族而居。人口三五千戶。金溪源起金峨山,向西流至西塢,滙合由筆架山及尚橋頭流來雙溪,河面增濶,可通小輪船至寧波,自淸末通航,成爲奉化至寧波交通要道。又加上廿四年一屆大拜拜,熱閙非常。因此西塢這地方遠近都知。西塢鄥氏建族於元朝末迄今有六百餘年,四面環河;南北長,東西狹像隻船。建設還算不錯,環河四周架上許多石橋,由南面向東數起有南進橋、聚星橋、鎭寳橋、永豐...

  • 文章山西省府梅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蘭安樂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梅山 阎锡山 历史由来 进山会议

    梅山,位於太原市府東街西口山西省政府西北隅。明、清時爲巡撫衙門放煤的地方,因煤多似小山,故稱「煤山」。一九一一年十月二十九日,辛亥革命太原首義成功,被推爲大都督的閻錫山改撫院爲督軍府,又於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在煤山處積土疊石,建造園林,遂成山景園,並取《詩經·子罕篇》「譬如爲山」、「進吾往也」中的「進」「山」二字,合之稱爲「進山」,有「前進登高」之意。山上建造一鐘樓,稱「進山樓」,俗稱鐘樓。太原市民習慣用「煤山」的諧音,稱之爲「梅山」(其實無梅),沿續...

  • 文章坊表漫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王鼎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坊表 牌坊 历史由来 县志考证

    湖口 王鼎湖口各地,原有許多牌坊,簡稱坊,也叫牌樓。先且「講古」,牌坊古稱「綽楔」。《新五代史》李自倫傳:「其量地之宜,高其外門,門安綽楔,左右建台,高一丈二尺,廣狹正方稱焉。圬以白而赤其四角,使不孝不義者見之,可以悛心而易行焉。」此可看作牌坊的規格與功能,同時或可說明牌坊的由來。李自倫者,深州人,(今河北省)六世同居,孝悌可風。上「以所居爲孝義廳仁和里,准式旌表門閭。」李氏當五代十國之世,社會紛擾,風氣敗壞可知。其能信守中華文化不移,豈祇一時一地之榮焉...

  • 文章「寒食」「清明」不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少左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寒食节 清明节 历史由来 传说故事 祭祖

    今年清明節,海峽兩岸祭掃黃陵盛況空前,是日海內外一萬多人參加了陝西橋山華夏始祖軒轅黃帝陵的祭奠儀式。參加這項儀式的,包括了台灣去的社團和個人八十七歲鄧文儀率領的黃浦四海同心會成員,是人數最多的一個團;新聞報導高山族同胞吳文明說:“我代表海峽彼岸四十六萬高山族同胞恭祭始祖,向大陸同胞順致問候,願祖國早日大同,威震世界。”台灣,同日也舉行了遙祭黃陵;省文獻會爲文化傳承,特別發表清明節由來與意義的說明,並就台灣地方縣志,介紹了福建、台灣諸羅、彰化清明節的習俗。...

  • 文章永興寺靈光塔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0期  作者:羅鏑樓 出版时间:1974-02-10
    关键字: 永兴寺灵光塔 风景名胜 历史由来

    永興寺在麟洛,後倚村落,面向田疇,淸泉帶繞於前,花木扶疏於內。前粤省主席羅卓英先生渡海來臺,卜居屛東,旣卸軍政仔肩,優遊林下,愛寺之淸幽,每避親友之祝嘏,盤桓於此,寺與先生因結香火緣。村人建骨灰塔於寺前千碼處,乞題於先生,曰靈光塔,並撰聯云:「靈塔九霄,激揚正氣;光風四野,共話淸平。」「靈淑所鍾迎瑞靄;光明在望問前程。」五十年之十一月,塔未成而先生遽逝,遺命以骨灰歸厝於是塔。塔外觀七級,而實僅六層,先生靈位在四級,門拓三原于右任先生輓句:「將才北伐南征史...

  • 文章劍門天下壯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9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剑门关 历史由来 山路 景色 军事要塞

    山陝多山,峻嶺連雲,而劍門關聳立在兩省間,綿亙一百多公里,峭壁聳天,飛鳥難渡,尤其險峻。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陝西屬秦國,四川屬蜀國,就由於崇山阻隔,無路可通,使秦染指於蜀的野心,爲之棘手。據說秦惠王得知蜀王好色,不惜許嫁女兒於蜀,蜀王大悅,派遣五名力士率衆開山闢路以迎。到了劍鬥附近,山崩石裂,士卒均死於難,後來又從亂石中闢設棧道,這就是「五丁開山」的傳說。詩人李白在詠「蜀道難」詩中說:「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當時的險狀也就可以想見了...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