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古村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萧县几个历史性的古村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劉煥文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萧县 历史遗迹 历史古村

    萧邑为古之萧国,东周春秋时代所置,附庸于宋。宋有南宫长万之乱,微子之孙大心平乱有功,封于萧为宋之附庸国。楚宣王十二年,楚王伐萧,宋出兵救援,楚王围攻益急,灭于楚。萧县之名始于秦,属江苏省,位于龙山西北。自周迄今历二千六百多年,虽此疆彼界,而萧之名,终未有易。乃以山川之胜,文物之丰,风俗之朴,士儒之纯,层累递嬗,以成风气。其间兴废之事,名人倍出,载之志乘。而境内名山古村,攸关传奇性历史性之古堡,可资采证者:追记如下,以为我萧之荣。一、襄王城襄王城在县城

  • 文章广东大埔古村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歐陽一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广东大埔县 古村落 游览纪行 古村教育 历史古迹

    台湾的钟淼材先生是我在台湾相交相识四十年的忘年之交,他博学多闻人生阅历丰富,退休之后喜欢写文章并集结成册,有关他家乡古村的回忆都在源隆这本书中展现,使我对古村充满著好奇幻想,一直想找个时间去古村看看。从我与钟先生的交谈中发现他对古村充满著无限的怀念之情,但又年事已高已经九十多岁,垂垂老矣,身体状况已经不能允许他再重回古村与亲友叙旧,所以我此次回大陆就特别安排了一趟古村游,并全程拍照记录,再拿回台湾给钟先生看照片怀旧,以解乡愁。二〇〇八年十月六日,我由武昌

  • 文章古村诒谷堂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鍾鍾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古村 民间传说 诒谷堂 历史发展 恳亲团拜

    古村在大埔县茶阳鎭正北方约十公里远的小村。四面环山,中间一条大溪自北向南,把村分为东西片,西片的西北角,一条小溪在中间流向村中心的小溪唇和大溪会合。诒谷堂在小溪中段,九斗背的那片约十多公顷的平地上。在隋唐以前,古村可能有十三姓人家居住着,至今还有郑屋角、杨姓地等地名,也有巫姓人家的故事流传下来,钟家在第六世祖(我是第二十四世)迁入案背这地方,建屋居住,第十四世、第十六世祖,祖孙二人迁来古村,在肇基祠那地方建草棚居住,当时曾族有钱有势,出而交涉甚至赶人,案

  • 文章活着的古村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5期  作者:陳哲錩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新港镇 古村落 历史沿革 集锦

    新港鎭问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青砖黛瓦,石桥驳岸,青石小巷,构成历史记忆的元素一一具备,并且还遗留着淳朴的民风。一段青石小巷绵延三百多米。问村老街的魅力就隐藏在狭窄的弄堂里。门对门,窗对窗,还有的是双开木板门,开门关门时还有吱嘎吱嘎的轴承响声呢。屋顶呈“人”字形,房檐的檐口低矮到伸手可及,行走在弄堂间,抬头就可看到惟妙惟俏的石刻。据介绍,问村老村改造对老房有所修缮,本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留一些历史遗存,比如瓦片,就使用古建筑拆卸的旧瓦来代替碎瓦

  • 文章兴游白马寨 闲笔写古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白马寨 古村文化 历史文化 民间艺人 历史先贤

    丰城 王文丰城市的白马寨,自南宋咸淳年间建村以来,距今已有七〇〇多年。在这历史的长河演变中,由于繁衍昌盛,人口稠密,民房聚集,逐步形成了赣中腹地一个望族村庄,加上人文荟萃,代有贤能。史不绝书,渊源深厚。所以,素来就负有「江山余秀色,人物尙风流」的誉称。喜今日,好一个「千年古村今无恙,阡陌沃地蕴明珠」,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明、清时代古建筑群,这一奇迹的发现,省、市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屛幕上,也放露了它的民居风俗。自然、历史悠久的人文积淀,重向世人展示昔日的辉煌

  • 文章文明的切片 凝固的樂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詹開遜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流坑村 历史内涵 古村落文化 建筑教育 村落布局 科甲鼎盛

    言的《千古一村——流坑历史文化的考察》一书,正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初,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中国城巿科学硏究会副秘书长鲍士行、《中国文物报》副总编刘炜等专程来江西考察流坑,并作出了高度的评价。罗哲文说:「流坑民居建筑的的确确是我们文物建筑领域的一处瑰宝。」并高兴地吟诵道:「千年古村今无恙,山环水抱蕴明珠。」八十二岁的郑老兴奋地说:「流坑应是长江历史文化带的代表。」鲍士行说:「流坑是国宝,流坑

  • 文章古村源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鍾鍾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源隆 历史文化 古村往事 什货店经营 往事追述

    新年里和堂姪闲话家常,他说去年回古村老家,数次到源隆去办事。我问他源隆在那里,他说村里小溪、大溪合流口,在小溪的西北角那一带地方都是。源隆!在小溪合流口西北一带地方都是!在我内心深处起了一阵涟漪!一百二三十年前,即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祖父清溪公原是个读书人,能文能诗能吟诵,但无意仕途,想从商,在老家古村开间店,找到小溪河口上游约二百公尺的地方建一间铺,五六公尺宽,十五六公尺长,后面还有三四公尺的后堂,两层楼。隔邻差不多的一问,但没有楼,用做栈房。其时有一文

  • 文章古村公学 我的母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鍾鍾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古村中学 母校回忆 学校概况 历史发展 往事记叙

    古村完全小学。校址:古村水口福安堂,于民国三年设立,创建经费约三百元。这是民国六十年十月台北市大埔同乡会印的大埔县志所载的。「古村完全小学」并不是实际的校名。当初村人为恐学校为某姓所有,为了学校是全村各姓所公有的,定名为古村公学,这古村公学的校名一直用至民国二四、五年,政府规定使用「古村小学」为止。古村之声(二00二年六月)第三十七期「古村公学历届校长名单,注二,第二任校长钟达云任职和挂职达十八年」—甚么叫做挂职?事实上是钟达云任几年校长职后,离开了古村

  • 文章古村采风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鍾鍾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古村 历史发展 客家风情 教育文化 矿产资源

    古村是大埔县北今属茶阳鎭的村庄,四周有散石、东福、演下、彭公輋、翁和坑等小村拱卫著,成为一体系。古村,话说「村开宋代」,可能更早便有人在此居住,已在一千年以上。村民是客家人、勤劳、努力。先民们眞了不起!以水利建设来说;古村的大溪和小水两溪中便有新陂,高陂、抱头陂、塘头陂、伯公陂、碓陂、长塘陂、庵边陂等八座;把溪水引到村中的田地去灌漑,增加生产。去年狐狸坑口的碓陂被洪水冲坏了一角;弼祖堂的钟锡杏先生立刻捐钱把陂修好,眞是功德无量,令人敬佩。大约在民国二十年

  • 文章钟定柱筹建古村新乐园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鍾稚材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钟定柱 家乡建设 筹建新乐园 古村风貌 历史文化

    世事,不亦乐乎。将「圣母娘」古庙改造翻新,新建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大雄宝殿,让历史悠久的庙宇更展新姿。供善男信女们诵经念佛,消除烦恼,培养向善心、慈悲心,对构建和睦家园、和谐社会起到一定的良好作用。山庄内建一座别墅,平时可接待旅外回来的乡亲憩息,必要时可免费住宿;设小厅二间。一是为悬挂古村全景图、各景点图(如「戊辰桥」、「庵边潭」)等并挂老祖宗遗像(解放前每逢过春节期间在厅堂壁上挂的祖先遗像),让裔孙们能增进追根朔源的理念:「承先祖之遗志;启后人之贤能」,发杨古村精神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