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变迁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豐順縣治今昔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慶文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丰顺县 历史变迁 名胜古迹

    一豐順縣治,原在豐良,以四面環山,交通較為不便,俗有「山城」之稱,但山明水秀,文風鼎盛,原是世外桃源的好地方,惟大陸易幟後,縣治改在湯坑,可能因為湯坑是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所在,因此,豐良鎮不再稱為縣城,而是一般鄉鎮而已。豐良一鎮面積約有一九五、八平方公里,人口約四萬七千餘人,劃為十八個村里(現改為「管理區」)。至於豐順全縣總面積,約有二十七萬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約有五十九萬餘人,分為二十五個鄉鎮,至豐順建立為縣之時間,根據正確資料顯示,係清乾隆三年才正式...

  • 文章五華的人口與耕地變遷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魏華潤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五华县 人口 耕地 历史变迁

    五華於宋熙寧四年(公元一〇七一)置縣,原名長樂,因境內有長樂鎭(今華城鎭)而得名。當時轄屬較闊,除現有縣境外,尙含龍川之登雲與紫金之中壩等地。置縣時的人口與耕地數量,苦無史料可查。據《宋史》記載,熙寧期間,正値全國大舉招民墾荒之際,建隆以來,詔令:「有能廣植桑棗、墾闢荒田者,止輸(收)舊租(稅);縣令,估能招徠勸課,致戶口增羨,野無曠土者,議賞。」可見當時人煙稀少,處女地甚多。據《明史》:洪武初,始造戶口冊,「置戶籍,戶帖,具書名、歲、居地。籍上戶部,帖...

  • 文章百年盛世話廣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广东省 社会发展 历史变迁 人物回忆

    廣東位於中國南疆,當滿清民國交替之際,革命起於廣東,起義殺戮,在所難免;軍閥割據時期,亦有討袁、驅龍、護法、驅桂、平叛變故。直至北伐以後,雖有十六年**廣州暴亂,四軍內部張陳等部鬩牆,但自十八九年陳濟棠將軍接掌軍政權後,儘管北方中原大戰,日寇入侵,而廣東已進入安定繁榮時代:陳伯公羅致了各方面的人才,使軍政經濟教育步入正軌,而發展交通,分區綏清,清除匪患,使四境安寧,尤為太平繁榮之基礎。茲特就筆者親身經歷作一敘述,以見吾粵太平之實況。民國廿二年夏,筆者於參加...

  • 文章對梅縣中山日報及汕報之瑣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中山日报》 《汕报》 梅县 历史变迁

    後記:一、本文有關中山日報及汕報之歷史,主係參依賴光臨先生著「七十年中國報業史」(民國七十年三月中央日報編印)有關該兩報資料。二、蒙台灣之同學丘尚堯、陳欣華兩兄惠賜極多有關該兩報之資料,謹此致謝。誠如尚堯兄所言:「在台之人(鄉親)已垂垂老矣,往事早已淡忘。」欣華兄言:「對兄所託蒐集有關早年梅縣中山日報汕報一事,很難,難過台灣之(大專)聯考。」三、甘萌先生如仍在台,敬盼惠賜教言。

  • 文章漫談慶德流徽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邦康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祖居 庆德流徽 历史变迁 建筑始末 西城公墓

    祖居慶德流徽,舊為十世祖西城公讀書之所,原名「侶松齋」。累世傳承歸我十五世祖仁萬公名下。清光緒間,先祖父錦海公(字春溪)就原址改建。慶德流徽之名起于此時。屋宇位于古城之北(古萬川縣曾設治于此,故名)。地處此一地區南北東西通路中心,為下壢、古城通往湖寮街,嶺下通往河頭、圳下必經之路。我識事時所見之祖屋,為一堂兩橫屋小格局。正屋一廳兩房,右橫屋一連五間,依次為廚房、小廳及三房,前端有小花窗及側門。左橫屋則已傾圮,斷垣殘壁,荒草漫生,淪為我們幼時尋幽探險的場所...

  • 文章廣東部隊話滄桑《輯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粤军第一师 历史变迁 北伐战争 蒋介石 黄埔军校

    三、粵軍第一師的滄桑民國九年秋,北方直皖戰事爆發,無法南顧,中山先生利用此一良機,令入閩軍返粵,八月十二日於漳州誓師,氣勢強盛,連克潮汕、河源,主力於惠州激戰後,莫榮新敗走,留粵民軍魏邦平及李福林先後響應,粵籍人在桂軍當官兵者,亦紛紛來歸,十月廿六日收廣州,十一月廿八日中山先生自滬返粵,著手編配部隊,派陳炯明爲粵軍總司令兼廣東省長,先後成立兩個軍、五個師及各雜牌部隊司令等。第一軍由陳炯明自兼軍長,下轄第一師師長由軍參謀長鄧鏗兼任,洪兆麟爲第二師師長。第二...

  • 文章韓山書院史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韩山书院 韩山师范学院 校史 历史变迁

    韓山書院乃是今韓山師範學院的前身,地址位於潮州市湘橋區筆架山麓。原是明、清時童生課讀,準備科舉的場所。宋元佑五年(公元一〇九〇年),知州王滌在潮州城南昌黎伯廟舊址建書院。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一一八九年),知州丁允元遷書院於東山(即今之韓山)。淳佑三年(公元一二四三年)潮州郡守鄭良臣在城南拓建書院,改稱爲城南書庄。宋、元之際毀於戰火。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一二八四年)重建,至順二年(公元一三三一年),潮州府總管王元恭擴建後,改稱爲韓山書院,至正十二年(公元一...

  • 文章梅州梅的歷史與發展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丘波 謝永昌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梅州称谓 梅花 历史变迁 古梅 发展前景

    梅州—这个美丽的名字源于此地的梅山、梅水,而这些山水间正曾是遍地梅花,但沧海桑田,千百年的历史变迁,至近代已是空有其名。历史的责任落在了现代人的肩上。近年梅州市正式确立了以梅花为市花,几年的努力,一个个梅花景点逐步形成,昔日梅花风采正在重现。一、梅州称谓与梅花梅州—位于广东的东北部,闽、粤、赣三省接壤地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原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元帅的故乡,中华汉民族的一个特有民系—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全国唯一以梅命名的地级都市。据史料记载,今梅州地

  • 文章明淸廣東東莞太平威遠島之軍事設施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威远炮台 炮台由来 历史变迁 炮台与炮位明细 虎门海防

    甲、前言威远岛位广东珠江口虎门东侧,面积十六点八平方公里,原称亚娘鞋岛,盖因其形状似鞋之故。西元一九八四年始改称威远岛[1]该岛握虎门外口,自古已为海防重地。乙、明代岛上之军事设施明初,于岛上设置武山寨及虎头寨,额设营兵一百八十余名驻守,隶南海卫东莞所辖管[2];惜兵力薄弱,无法阻挡海寇扬帆北上,进犯广州[3]。万历十六年(西元一五八八年),于岛上武山南面建虎头门山前寨城,以钦总一员,哨官四员,兵八百二十三名,及哨船三十艘镇守[4]。天启二年(西元

  • 文章惠州屬十縣談往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譚日英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 惠州十县 历史变迁 行政区域 特产 交通 文教 名胜古迹

    二、南天勝地——博羅博羅縣,遠在秦漢時已設置,當時稱傅羅,屬南海郡,後漢、晉、宋、齊各朝沿用,據晉朝大康誌始改稱為博羅,隋朝改龍川郡,唐朝改屬循州,五代南漢朝改屬禎州,傳說此時已改稱羅陽,宋朝稱博羅,元朝屬惠州路,明淸兩朝屬惠州府,民國建立,改為博羅縣治,屬二等縣份。縣行政區域。在對日抗戰前,劃分為十三個區、轄三十六鄕鎮、縣位於東江下游,在惠州西北三十里,東西距一百二十里,東至紫金縣界一百八十里,西至增城縣界一百里,南至惠陽縣界二里,北至龍門縣界一百里,...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