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人文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蘭君子德 無人亦自香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陳君皎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曹展领 人物简介 兰花文化 历史人文

    山间草丛,不事装饰、不尚浮华,却浅笑含香,不争桃李,却淡妆素裹、幽香暗溢。曹会长说:「我从退伍到公安局工作后开始栽兰,至今几十年。我酷爱兰花,就是爱它的品格!」「大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来不乏养兰名士。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改善了,种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引进的品种档次有所提高,我当时组织成立兰研会也只是趋时顺势罢了。」曹会长谦虚地说。随后,曹会长把我们领到了他的「空中兰苑」—天香园。设在楼顶的「天香园」,围墙、水电、灯光、桌椅,设施齐全。只见遮阳网下一百多盆逸致

  • 文章百侯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王絕滬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百侯镇 古镇风光 历史人文 文学辞赋

    军政要员、科技精英、工商巨子、文艺宗师,不可胜数矣。明清科甲鼎盛,今之学子芸芸。青史铭记,故土荣光。人才因山而秀,山水因人文而名。山有灵兮云藏岁月,水为魂兮辉耀俊杰。百侯人杰仪型在,岭表风流业绩存。人文积淀深厚,自然景物壮观。风华胜地,独占一方妩媚。蔡仙圳摩崖石刻,鬼斧神工越千年。马山古寺,晨钟暮鼓,梵音悠扬,游之自忘尘缘。化暴戾为慈悲,除烦恼而修善果。侯南巷陌,明清老屋,接栋连甍,参差列柴扉。品读古榕,阴森翠盖。百侯中学,八旬沧桑。陶教基地,媲美晓庄。培养高干,早已上千

  • 文章茶陽天印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天印山 自然风景 《大埔县志》 历史人文 古亭建筑

    却有可赏处。如清饶鸣镐《茶阳八景。印山流翠》:「印山为尔峙江浮,风物依依拂素秋;斗转星移吹铁笛,边城夜火似星流」。清·饶溶《茶阳八景诗·印江冬雾》:「天印山浮一画图,更逢寒雾半江铺;雾中未解渔舟过,听把金鳞唤酒沽」。亭联:万家忧乐生眉宇;四面江山入画图。四百余年来,天印山还是天印山,由于历史的发展变迁,今天再登天印山,这些古迹已不复存在了,密集的民居和高峻的公房布建其间;除几株杂树外,从山顶远眺,只能看到淼淼汀江从眼前缓缓流过。此时,不免生发如王勃诗中「阁中

  • 文章吟嘯韓江母親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謝如釗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韩江 母亲石雕像 客家文化 历史人文 创办新学

    汉族民系,历来有着共同的愿望,就是传承爱国爱乡精神,弘扬中传文化和创造人类,文明而共同努力。潮汕文化,源远流长,潮汕地区人文辈出。明代大儒薛中离,军事家翁万达;晚清岭南诗人曾习经,太平军骁将罗大纲,编著《韩江见闻录》的郑昌时,勤于职守敢于革弊的郑大进等历史名人。还有热心公益,扶贫济困,捐资办学,造福乡里的李嘉诚、黄继豪、黄永存、张嘉点、陈伟南等众多名贤。由于地狭人稠的环境,培养了潮汕人开拓创业和勇于冒险精神。对农业精耕细作,手工业精雕细琢,特别是潮商精打细算

  • 文章雲浮縣簡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葉幗英 出版时间:2013-10-31
    关键字: 云浮县 名胜古迹 人文景观 历史

    东南西北中及西山六区,共四十八乡镇。山地多,水田少,原为三等县份。惟自明清以至民国历经三百余年,民风纯朴,勤耕苦拓,山林渐启,既养既治,渐进沃壤。民国二十年间,以田赋税收升格为二等县。现闻矿藏开发,工厂林立、铁路公路、交通四达,已成粤西和粤南交区枢纽,人口激增,大有菜芜尽辟,骤成通都大邑之势。兹就人文、物产、风景古迹,分别作简要介绍:一、人文:科举概况,本县学额,由少而增,每次考取秀才分三等,计廪缮生员二十名,增广生员二十名,附学生员十二名,共五十二名。三年大比

  • 文章丙村見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5期  作者:老僑  出版时间:1991-02-24
    关键字: 丙村 历史沿革 地理交通 人文建设 风俗信仰

    成功之沙田柚,更是脍炙人口,果实大,糖分足,水多爽口,尝过的人都说胜于原产地广西产品,而种植面积亦广。名胜风景有五指峯,取其正面远观,有如一掌张开五指插天,奇景也,其山麓则为名闻遐迩之阴那山灵光寺。鳄骨潭相传韩文公曾弃鳄骨于此,因而得名,潭广而深,两岸靑山绿野,自成其天然名胜。晒禾滩、蓬辣滩,虽难媲美三峡,西陵、巫峡、瞿塘之雄奇,然其险恶或亦不亚也,固为舟子心惊诗人寻韵之处,其紧张刺激不失为佳景焉。三、人文丙村在民国前即人文蔚起,秀才举人辈出,下寨子设有仲山

  • 文章耀眼的明珠——佛山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謝燕鳴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佛山市 名称由来 自然风光 人文特产 历史沿革

    河宕旧墟贝丘遗址挖掘出来的文物鉴定証明:四、五千年的古佛山人,不但已经开始制造石、石斧等原始开发山林的石器工具,而且开始烧制陶器,用陶制造纺轮和网坠。最难得的是印纹陶的发现,河宕出土的陶器有十多种,而纹饰则有二十多种。根据专家们鉴定,像这样丰富多采的陶饰,是发掘于同一历史时期,新石器遗址中所罕见。古佛山人用自己的智慧与劳动,为佛山历史谱写出光辉的第一章。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原属南海县,名「季华鄕」,公元四世纪时,已是一个比较热闹的渔村集镇。东晋隆安二年(公元

  • 文章閩西古民居風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李木生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古民居建筑群 客家人 历史文化名村 闽西人文景观

    北面的龙山与南面的武夷山的南段余脉的松毛岭浸相拱卫,一湾河源溪在村前绕村而过,山青水秀,动静交融,人文胜景得天独厚,流光溢采,古民居建筑群里各类明,清时期的祠,居建呈扇形集中分布,风格样多,多姿多采,装饰艺术,光采夺目培田古村落被誉为「客家庄园」「东方民间古宫」体现了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交响乐的中心,是世界多元化文中的一束奇葩,培田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元朝末年,培田吴姓一世祖吴儿四举家由江苏迁江西,后随衣衫褴褛的南迁流民寓于福建宁化石壁村,元朝至正四年

  • 文章韓江源頭的豪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蕭紹彬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韩江源头 文化源流 客家文化 历史变迁 地理人文

    廣東粵東地區有一條韓江,它的源頭是由汀江、梅江、梅潭河匯流於閩粵贛要鎮三河壩始稱韓江,它是為紀念唐朝潮州刺史韓愈(公元七六八至八二四年)而得名。上中流由客家大埔、豐順浩浩蕩蕩流往潮汕平原,再流入南海。世世代代以來韓江用綠色的乳汁哺育、繁衍著客潮兩地勤勞勇敢、刻苦耐勞而又帶有傳奇色彩的人間的客潮兩族人民的母親河。三河壩踞韓江源頭,三水匯流,上通閩贛,下抵潮汕,流入南海,向為粵東水陸交通要津,亦為兵家必爭之據點,國父孫中山先生與蔣介石、胡漢民、陳炯明等蒞鎮商...

  • 文章大埔賦(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藍巨案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大埔县 人文历史 名家贤士 客家文化 自然地理

    古邑大埔,地处闽粤边陲,居韩江中上游,境内峰峦层叠,素有「山中山」之称。古为百越之地,秦汉属南海揭阳,东晋设县义招,隋改万川,嘉靖重置,始用今名。千年古邑,绮丽多姿,先民开疆,备尝艰苦。历代繁衍,一方热土,或事农耕,或从商贾,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教化文明,淳朴民风,山川瑰丽,钟灵毓秀。双髻撩云,三江映带,丰溪林涛,西岩秀谷,山水田园入画图。古城遗迹,千年宝刹,茶阳牌坊,大东围楼,白玉瓷都,人文秀区大观园。红色苏区,绿色生态,客家人文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