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阳历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諸葛廬一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5期  作者:趙介民 出版时间:1978-05-25
    关键字: 南阳历史 诸葛亮 民族精神 故乡风貌

    南阳位居河南西南盆地,物产丰富,百姓乐业,小麦乃当地出产的大宗,故有河南麦仓之称,其他如五谷杂粮,都有很好的收获,另外还有两种特产,也与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少财富,一是南阳绸,一是南阳玉,南阳以北一直至南召一带山区,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桑田,每年所收获的山丝数量亦大的惊人,几经纺织专家硏讨改进,织造出来的绸帛,精致美丽,穿着柔软凉爽,成为过夏消暑的恩物,不只销售全国,而且还争取了许多外汇。南阳玉就出产在县城附近独山,由老百姓自由开采,玉呈翠绿色,彫刻家经过切琢

  • 文章南阳的底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董振群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南阳概况 人杰地灵 恐龙蛋化石出土 南阳历史 楚长城大关口遗址 南阳作家群

    中学的地理课上,当我得知南阳位居我国的四大盆地之列时,很是惊讶和兴奋,第一次感觉到了生我养我这块土地的分量是沉重的。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在生活的磨蚀过程中,已由一个稚气少年步入人生不惑的我,重新认识和反观这座具有璀璨文明历史的城巿,才知道相对于南阳丰厚的底蕴而言,那份冲动实在是不値一提的。南阳因在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它西、北、东三面环山,西北部为雄伟高峻的伏牛山,西部为岩溶地貌比较发育的秦岭余脉,东南部为蜿蜒起伏的桐柏山,构成向南开口与江汉平原

  • 文章南阳蒸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秦培斕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南阳蒸菜 历史渊源 营养价值

    尽管吃过各国料理,百味佳肴,你可曾吃过我们南阳的蒸菜吗?如果你有幸在中国的文化名城—南阳吃过一次蒸菜,那么你走到各国他乡天涯海角,就会久久不能忘怀,在宛城—南阳吃的蒸菜。南阳不愧是历史文化名城,人才辈出的古城,当今的水城、绿城,现代化的文明城。历史记载,这座古城,在吃的方面,也非常讲究,也吃出了文化。传说光武帝时王莽撵刘秀,撵到南阳,刘秀又渴又饿,举步难行。这时遇一村姑下田送饭,赐给他一碗麦仁汤,吃后赞不绝口,顿觉精神倍增,逃脱了王莽的追杀。刘秀得帝后

  • 文章南阳怀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4-10-01
    关键字: 南阳概况 南阳县志》 历史沿革 文物古迹 历史名人

    市区,面积二六、四五二平方公里,为大陆的最大市区;辖一县级市,十二县,十二地级市。南阳市系古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南都」、「帝乡」之称。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天下郡国利病书」记:「『南阳』,西通武关,东受淮海,沧浪为隍,方城为墉,襄汉藩篱,周武之国。」春秋时已为要地;战国时,楚得南阳,即欲问鼎于周室。司马迁曰:「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宛、亦一都会也。及光武中兴,肇自南阳,于是建为『南都』」。汉,张衡、赋评:「尔其地势,则武关阙其西,桐柏揭其东,流沧(汉水

  • 文章大報導中國現存唯一的知府衙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周大新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南阳知府衙门 南阳府志》 名胜古迹 历史价值 修葺工程

    作为一个南阳人,我一直为南阳拥有几处风格独特的古建筑群而自豪,特别是南阳知府衙门。南阳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在这里定居,业农维生,周朝时因经济发达,成为申伯国之都;春秋战国时,是楚国著名的手工业冶铁中心和商业城市。公元前七十二年,秦昭王在此设立南阳郡,直至隋,皆有太守治所。元朝至元八年(一二七一年),元世祖开始在南阳设府,立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敎养百姓」。同时在城内西南隅(今民主街西头北侧)建了知府衙门

  • 文章南阳武侯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張文華 張喜文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南阳武侯祠 地理位置 建造历史

    有历代名人留下的大量匾额、楹联及三〇〇余块碑文。「岳少保书武侯出师二表」碑刻草书,风骨神秀,洋洋洒洒,峭拨苍劲,龙飞蛇腾。岳飞在「跋」中写道:「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祠内有歌颂诸葛亮历史功绩的对联: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摒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 文章思我故鄉——朗誦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思我故乡 朗诵诗 南阳 历史回忆 风土习俗

    王莽大军死伤溃退一百多里鲜血染红了滍川的河水这是西元二十三年元月昆阳之战结束了一场千秋不朽的历史战役结束了一场「以寡击众」的圣战结束了三东汉末年羣雄竞起袁术 张绣 刘备先后据有南阳以宛城作为军经发展中心曹操两度挥军征宛曾兵败博望建安三年曹操重整军备征宛南阳始倂入魏的版图晋唐时代南阳仍为列强争夺之地今日赵来明朝燕去慕容垂犯宛入倂符秦安禄山和史思明造反黄巢作乱朱温降唐而又簒唐明末流寇李自成这历朝各代的战火都继续不绝的降落在古都南阳四那滚滚的黄河那滔滔的长江像两条

  • 文章漢代宛城造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南阳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工商业 艺术 名胜古迹

    王说未审。」除上述宛城是否为南阳郡治外,尙有宛城是否与南阳为一地问题。据「秦汉史论」第二章第二节记载:「(河南南部之都市)颍川、南阳、宛。」实则南阳即宛,绝非宛城之外另有一南阳城。且宛城历史,至少可以溯至春秋时代,甚或商代,对秦汉而言,已并非一「新兴都市」。唯两汉四百年间,宛城确乎其始甚微,其终盛大。前汉,宛尙不预荆、扬、江南三令之列;[2]后汉,则任宛令者,后汉书记载有杜安、夏勤、种拂、黄昌及吴桥等,新、汉时期,刘赐曾封王于此;[3]更始一度都之。后汉

  • 文章浮生八十谈「南阳玉」及其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王同世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名胜古迹 南阳 地质勘探 玉石研究

    中华历史久,中原文化长,地大物博的中国,在世界上,有「玉石王国」的美誉。其文化艺术,更是源远流长。黄河中下游,有一块肥沃的土地—河南地区,开拓最早,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文化。河南古为「豫州」,地居中国中部,因居九州之中,故称「中州」亦曰「中原」,因就中天下而立,据营四方之便,地理位置重要,居中国之心脏地带,在历史长河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以来,人材辈出,更自史籍及出土文物观之,河南是中华文物之发祥地。雄居荆襄上游的豫南重镇

  • 文章地灵人杰看南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2期  作者:丁淯清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南阳 院士 文化遗址 出土文物 历史名人 文化传承

    的,也是当之无愧的。但是,对于建国后南阳形成和出现的位居全省榜首的两院院士群体,以及二十世纪初叶,以张嘉谋、杨鹤汀、罗蜚声、王可亭、熊伯干、马戢武、魏烈承、冯台异、王庚先。韩席卿、冯紫岗、陈东秩、水自立、彭和卿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全体与二十世纪三〇年带以董作宾、徐旭生、郭宝钧、尹焕章、杨廷宾、王湘(王元一)、孙文青为代表的考古学群体;还有从二十世纪八〇年代形成的以二月河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体,他们的成长和成就与他们的家乡南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何渊源;他们的出现与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