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京往事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晉京述懷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7期  作者:濮孟九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南京往事 中国画 上海求学

    那次的晋京,原准备作一次一二十天的短期观光旅行,即须赶囘上海。殊知即此一去,竟就在南京定居久住了下来。事情太过出于意外,値得谈谈。如读者不慊烦琐,话得从头说起。我是个道地松江土著,只以生长在偏僻的泗鎭鄕下,加以从小就去了上海寄读就学,对于家鄕松江,除了泗鎭而外,几乎完全陌生。因此我的鄕土观念,向来就十分淡漠。可是自从民国十六年在松江党部服务了两年多以后,与地方上各界人士,始终相处得融洽无间,而且结识了许多松江朋友,倒也并非全是泛泛之交。其中不少属于

  • 文章金陵散記(續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潘萬慶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南京往事 历史记载 城门建筑

    六)南京筑城与建都的故事。南京城,长江下游之重鎭,距海口两百四十公里,位于紫金山麓,栖霞及牛首两山之间。山环水曲,人杰地灵;形势雄伟,素享龙盘虎踞之誉。其在中国政治史上,有过数百年都城经历,又其城垣之大,人称擧世无匹。因特就其筑城及建都过程,综理述要,以遣长夏。在春秋时,南京为吴地,无城堡,惟石头。其东,今之朝天宫一带,为吴王夫差铸兵之所,人称冶城。唐刘禹锡金陵怀古中之「潮满冶城堵」,即指其地。但从严说来,却祇有城之名,并无城之实。其后,约今前两千四百

  • 文章我的懷念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王述之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景枢 国立茶洞师范 南京 往事 追忆

    路上苦无伴,我有生途中亦孤单,天人殊途,何其悽惨!念以往悠悠的岁月,历尽沧桑,感时光易逝,几许甘苦与悲欢,往事如烟,依稀记忆在心田,慨生死无常,孰料明日又何如?缅怀沉思,景枢音容宛在,有生一日,我怀念她!我深深的怀念她!我时时的怀念她!我永恒的怀念她。述之写于七十五年八月十三日百日祭

  • 文章山川形胜忆南京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7期  作者:方誠 出版时间:1975-01-31
    关键字: 古都南京 江宁府 南京形胜 六朝往事 历史名城

    石头虎踞,帝王之宅』。陶庵梦忆载:『钟山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之间,人言有王气』孙中山先生亦言:『南京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三种天工,钟毓一处,世界中之一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所以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建康)、南唐、朱明(应天府)、太平、民国,前后十代建都于此,盖以地理形势之所使然。六朝往事南京以六朝时为最盛。六朝而后,政治中心开始移转扬州,石头城遂渐凋落。六朝时台城在玄武湖侧,各朝多建宫室于此,豪华冠绝一世。周邦彦有金陵怀古一词云:『佳丽地

  • 文章孤女車頂夜回家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顧道謙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解放军占领南京 无锡火车站 往事回眸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解放军横渡长江,攻下南京,占领镇江,开始向无锡进军。无锡一片恐慌,所有的中学都解散了。那年我在无锡郊区的一所中学上初中二年级。我平时只知读书,别的事情知道得很少,这时开始恐慌起来,我必须立即回上海,我要回家。于是我背着简单的行李,离开学校,向无锡火车站奔去。一到车站,我发现情况与以往不大一样。车站已无人卖票,几乎看不到服务人员。车站到处是要坐火车的人,秩序很乱,大家拥来挤去,争先恐后的往车厢里挤,车厢门口挤成一团。怎么了?到底是

  • 文章十載憶江南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王正益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忆江南 回忆往事 南京 上海 苏州 三峡风光 1997年

    少年时期,曾在江南驻过十年,四时美景饱览无余。京(南京)、沪(上海)、苏(苏州)、杭(州),穿梭其间,不计其数。乡村都市一览风光无遗。江山信美,不用言喻,尽在视观之中。东坡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色胜佳人。」由来佳色年年有,说也说不尽。美人姘丽,二八佳人令人顚倒神迷只是一时的,等到人老珠黄,谁再看妳鸡皮鹤发的老婆婆呢?苏公名言,信不诬也。江南美景载书册,毋庸我繁赘,画蛇添足,徒增人们的耻笑,不敢多言。但美景人人观感有异,四时变化无穷,我以为美,他反而以为丑,争议

  • 文章南京凉炒面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6期  作者:復仇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南京凉炒面 地方美食 风味小吃 往事回忆

    补报户口的牌子,谁去补报便会上鬼门关。又什么介绍南下工作站,去一个倒楣失踪一个。什么食品供应站,皆是引人的陷阱。我有一位本党地下工作人员的掩护,从上海迁来化名的户籍,好在当年留下的旧警察尙能暗助,后来拆卖自己的房子,得了亲友帮助,终于三十九年九月一日逃抵澳门。往事辛酸!不堪回首。感谢党国鸿恩,赐我来台三十年幸福,拥有三栋楼房,再成家已三代同堂,退休金优利存款月息三万,生活愉快!但想到南京亲戚,我走后那边即遭鎗毙于雨花台一人,上海掩护的那位,夫妻被判终身劳改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