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伊朗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管窥伊朗—古波斯帝国遗迹纪游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1期  作者:樓文淵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伊朗 遗迹 清真寺

    教规之一。至今伊朗的女士们,除幼童外,当其外出时,仍以一袭黑色外套罩身,头上围着纱巾,本来连及脸部也要罩盖著,祇留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可以观看外间。近年因恐被恐怖分子乔装利用,而方除去脸部的掩盖。在伊朗各地,深以为这种束缚女性的传统规范,实可因时代的进步而为之改革,使她们享有更多身体上的自由。后来沿着热闹的街道行进,感受亚兹德炙热街道上熙攘的情况。原来准备去参观建立在旧市中心的星期五清真寺,此地原为八百年前拜火教的庙址,后改为清真寺,这座有高耸直指云霄,高度

  • 文章管窥伊朗——古波斯帝国遗蹟纪游(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0期  作者:樓文淵 出版时间:2010-10-10
    关键字: 古波斯帝国 伊朗 遗迹 游记

    立足台湾,经营大陆与认识世界,当为今日生活于台湾的中国人的愿景,亦为国际间共同的趋势。长年以来关注世局的变迁,由于资讯的不足,兼以西方部分报导的偏差,对整个中东地区缺少完整的认识,尤如对伊朗情势的发展,如坠五里雾中,既朦胧又糊涂。虽近有伊朗十日旅游,仍属走马看花,祇见皮毛表象,而不知内蕴,不足以对伊朗有何认识,但亦启发更多接触机缘,能从一些文献、报导资料中获得一些概略,兹不惮烦渎,写此边叙边论之纪游文字。藉供友好消遣阅读,或意欲前往游览者的参考。伊朗

  • 文章管窥伊朗——古波斯帝国遗蹟纪游(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1期  作者:樓文淵 出版时间:2010-11-10
    关键字: 伊朗 古波斯帝国 遗迹 纪游

    八月十日第三日清晨六时稍后,即携著老旧笨重的相机与长镜头,兴步至旅舍后方的里海海滨,拍摄已透过静静海面,冉冉上升的太阳,东方显现暗红天色,是一幅甚美的自然晨景,而意外的状况发生,摄取两三帧相片后,照相机罢工,既转不动底片,也按不下快门,未能多摄几张相片,为之扫兴,所幸尚带有数位相机。后来返台后,送往检查,原因是太久没有使用这具老相机,以致小故障而未尽其用,至为怅憾。九时出发,驱车去伊朗吉兰省属,山区中一个避暑胜地马苏雷(Masuleh)游览,沿途散布疏落

  • 文章管窥伊朗——古波斯帝国遗蹟纪游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2期  作者:樓文淵 出版时间:2010-12-10
    关键字: 伊朗 古波斯帝国 遗迹 游记

    当前的伊朗,怀着疑惧的心情,仍停滞在裹足不前的状况,实有待伊朗旅游当局的大力宣导,增进世人对伊朗的了解与认识,是有光辉的历史与和善的民族,引导外人前往观光,而使这二千五百余年前的古蹟,燃发其光耀历史。波斯波里斯(Persepolis)这座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王城,建于离色拉子五十公里外的拉赫马特山的山腰,王城散开建在一二五〇〇平方公尺的十九公尺高的空旷台地上。是一座以大石块堆砌而成的钜大建筑,前遭亚历山大所焚毁破坏,复经二千余年的烈日曝晒与风吹雨打,大体上已是

  • 文章美國與波斯灣危局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2期  作者:陳裕清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美国 伊朗 波斯湾危机

    以一切方法,包括武力的使用,确保波斯湾的安全,此即所谓「卡特主义」。所以雷根政府的波斯湾政策与措施,无非就是「卡特主义」的具体运用,却遭多数民主党议员的抨击反对,这显是党派成见的作祟,惟雷根政府的护航策略,当然也非毫无可议之处。由于伊朗与伊拉克战争的僵持不下,波斯湾的重要水域,尽成两伊战争的战区。伊拉克曾经划定波斯湾的上游,包括伊朗运油站喀尔格岛为战区,在此区域航行之伊朗和亲伊朗的油轮,伊拉克均将加以袭击。伊朗则以其海疆四十海里以内,为其专用海域

  • 文章以色列与伊朗间可望保持较低之冲突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7期  作者:陳祖維  出版时间:2013-02-24
    关键字: 以色列 伊朗 两国冲突 国际局势

    二〇一二年四月初全球安全机构关切伊朗与以色列之间是否会爆发军事冲突,尽管专业情报机构及媒体大肆渲染,实际上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维持较低程度之冲突是可预见的。虽然以色列总理Binyamin告称,伊朗最少拥有两种核武,并已展开布置中程弹道飞弹,惟西方国家确认,伊朗并无建造核武能力,伊朗核武系由外国支援供应。以色列与伊朗间问题复杂,其相互影响情况如下:1二〇一二年十一月适逢美国总统选举,传统上美国行政机关不会贸然作对外决策!支援以色列,以免遭反对党煽动而获利。2

  • 文章雙詩十三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8期  作者:趙壽珍 出版时间:1980-08-06
    关键字: 伊朗观察 林氏旧园 《同舟共济图》

    伊朗前国王巴勒维失却江山賸病身,药炉相伴暗伤神;废王尝尽流亡苦,悔否当年负子民?哀高棉难民 棉共残忍峻拒美国救助高棉遍地是哀鸿,日困饥寒疾苦中;救助明知星火急,魔区有路却难通。题大儿公正台北客斋窗前花木正扶疏,风送微凉郁渐舒;月白灯靑初夏夜,兴来漫读古今书。琐事夕阳穿树照窗纱,客去堂空寂不譁;琐事从容商略定,老妻栽竹我栽花。男儿雪浪滔天视若无,挥戈渡海竞高呼;男儿杀贼中原去,岂为麒麟阁上图。涛声天阴欲南却还晴,密密云封日不明;只恐雄心消失尽,时来海角听

  • 文章旅美瑣談

    来源期刊:《浦東》 第19期  作者:陸志明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美国 伊朗 政治事件 罢工 工会 人口构成

    伊朗震撼了美国最近一年中,美国卡特政府,连做了两件对不起朋友的大错事。第一是屈从中共的要挟,和中华民国断交废约撤兵,使世人看淸了美国不可信赖的国格。第二是首鼠两端,眼睁睁看着亲美的伊朗王巴勒维被逐下台,非但一无办法,还尽量讨好伊朗新政府,对巴勒维表示冷淡。现在第一件错事总算由于中华民国的庄敬自强,没有发生什么麻烦,但第二件伊朗事件,可出了大乱子。原来巴勒维自流亡国外后,由于许多国家,都怕招惹是非,都不愿收留他,尽管家财数十亿万,竟连一个容身之处也不容易找

  • 文章伊朗纪游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毛善祥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伊朗 人物见闻 风景名胜 波斯文明 学者观点

    ●面纱下的神秘国度在伊斯兰教的国度里,女性外出时必须蒙上面纱的要求,其起源可溯自可兰经,男性教徒在咨询先知穆罕默德妻子有关宗教和日常生活事物时,必须隔着帘子,目的在保护先知妻子的洁净。延续至今,结婚后的女性,除了脸部之外,身体其他部分是不能让先生以外的人瞧见的。当你搭机飞到伊朗首都德黑兰,班机被连接上空桥的刹那之间起,女性就被要求必须戴上头巾,也算是正式踏上伊朗的领土。有人说,伊朗什么都好,惟对女性全身都要包裹得紧紧的严格要求(包括入境的外国女性在内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