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以农立国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農村諺語淺説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崔慶雲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农村谚语 以农立国 节气 黄历 谚语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历经数千年的帝制兴替,一向缺少水利设施,更乏气象观测。我们的家鄕在中原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率多以农为业,一年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全凭传统的生活经验,由于气候的变化,晴雨的多寡,在在影响农作物的生产至深且钜。因此,在农村里便流传着许多易说易懂颇堪玩味的生活谚语,这些谚语发于何时,起于何人,虽不得而知,但对农作生产与农民生活裨益良多。笔者自幼生长农家,由于离鄕日久,对于一些谚语或多模糊,谨就记忆所及,择要提供数则,俾作鄕

  • 文章國父的民生主義在台灣的實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瀚源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民生主义 经济繁荣 以农立国

    分到十二时,有四次谈到午夜二时以后…… 国父曾说……我之政治主张,他亦领会,惟有一事,我以为他必不以为然的,不意他亦以为然,殊出我意料之外,我谓中国以农立国,欲求解决农民自身问题,非耕者有其田不可,袁总统肯定答我,谓此为当然之事,我未明白他的头脑,何故亦能如此之新?同袁在座的其秘书长梁士诒(广东人)对 国父说,我公环游多国,深知大地主之剥削,又生长南方,亲见农民之痛苦,故有此开明的主张,袁总统生长在北方,未到过华中华南,而华北本属自耕农,佃农又少,故他以为农者

  • 文章四時耕田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4期  作者:楊瑞英  出版时间:2006-10-31
    关键字: 耕田歌 四时 以农立国 杂诗

    中国以农立国,对农时耕作的重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不仅反映在民间歌谣、谚语上,亦表现在文人的诗词中。清代大埔县侯北乡人萧应奎「其为诗文若宿构,授笔即成」。其所作杂诗四时耕田歌,明白生动,具有可贵的清代社会的研究资料:「春来三月桃花红,布谷催人上农功。多谢一番连夜雨,今朝田水响丁当。响丁当,日迟迟,插禾谷雨正及时。身骑秧马手驱牛,吠蛙惊人入水投。一张纸钱一柱香,到田先向田祖求。问他求什么?鼠不食禾虫不生,口里囉囉说不休。」「夏来六月大有同,禾正垂黄日更红

  • 文章冬至大如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4期  作者:安陽山農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冬至 以农立国 祭祖 汤圆 冬丸

    勿要替人家看更,夏至勿要同人家揷秧。」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冬至在收割完成以后,根据古书推测,冬至这个节日起源于汉初,魏,晋,南北朝益盛。淮南子:「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曹子建:「冬至献韈履表:『四方交泰,万汇昭苏。亚岁迎祥;履约吉庆…』此表沿袭影响,一直延续至民国初年,最普及地带,如黄河流域,在冬至节前夕媳妇向翁姑献履韈之礼俗,亦为亚岁之由来。「宋书」:魏晋冬至日,万臣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岁朝。」由于以上记载,可以明了当时过冬至节日的隆重气氛,朝廷倡导

  • 文章(時令對照)漫談農曆節氣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53期  作者:曉農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以农立国 上元灯节 小满 芒种 雨水

    我国以农立国,过去都采用农历,亦称之为阴历,而现用之国历,又名为阳历,较农历要快到约一个月的时光。农历是以节气为标准,例如甲子年正月初一日(国历为一月三日)为春节,家家拜年贺春,初五日为财神日,(商店均择是日开展求得吉利),十五日为上元灯节,亦称之为元宵(家家吃汤圆及挂灯结彩,十二日初四日为小寒(天气渐寒),十二月十九日为大寒(栗烈已极),二月初三日为立春(春气始至四时之开始),十八日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雨水),二月初三日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