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音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柒、民情風尚)瑞金童謡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楊鏡如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童谣 先贤 童年回忆 乡音 拍巴掌

    我邑童謠,先賢編訂得很有意義,不特有韻有調,且多能啓發孩童智慧,兼之易於習唱,又詞雅而不俗,使孩童唱起來,非常動聽。茲就筆者記憶所及,列擧於後:一、鬪巴掌所謂鬪巴掌,即兩個孩童對面相坐,各以雙手各拍一下後,則相互左手對左手、右手對右手,各拍一下,每對拍一下,即共同唱一句,自一唱至十則完畢,唱詞如次:胖!(原爲拍字,但唱出聲音變爲胖字音,故用胖字)。胖!胖之一,風吹禾葉兜桿筆。胖!胖之兩,兩個孩子鬪巴掌。胖!胖之三,脫掉皮襖着單衫,胖!胖之四,四個田螺四個...

  • 文章功能各異的坐唱小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宋華鏗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萍乡 坐唱小调 风土习俗 乡情乡音

    萍鄉的小調異常豐富,和全國各地民歌形式一樣,又多以「四季」、「五更」、「十月」、「十樣」為常見格式。比如:《四季看姐》、《五更戀郎》、《十月探梅》、《十把扇子》等等,民歌《十月望郎》和《閨女吵嫁》都屬於小調。本文要著重介紹的是「坐唱小調」,所謂「坐唱」,顧名思義,就是坐著唱,之所以坐,是因為演唱者大多都是一人多能:自拉、自打(包括手腳並用打擊樂器)、自唱,因此只能坐著,而演唱者基本上都是民間的皮影戲藝人。正戲開始之前,往往來一段愉悅觀眾的坐唱段子,比如這...

  • 文章故郷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返乡探亲 人物见闻 乡音乡情

    我是民國卅八年端節的次日離家的,韶光荏苒,隨軍來台於茲已經四十年矣!回憶當年我離開家門時,正值戰局逆轉之秋,那時我的大哥還親送我到永陽市區過渡,臨行曾再三叮囑我,如果在外不如意的話就回家好了,言猶在耳,銘感心頭,想不到自此一別竟成永袂了,寧不令我悲傷耶?!在這漫長的歲月裏,遊子的我時刻無不渴望和親人團聚,惟每當午夜夢廻常繞依椿萱膝下,或徘徊於庭院間,醒來竟是南柯一夢,淚濕枕巾,生於亂世,夫復何言?自開放返郷探親政策後,我於(77)年二月依規定提出申請,同年...

  • 文章香港會親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人物感赋 会亲记 乡音乡情

    六月卅日小女京桂由香港來電話:「叔外公的二子一女已到港,希望爸爸媽媽來港相見……」內子秀琴與余商量,我們自民國卅二年,因你奉委員長電,由砲兵第三團調遠征軍砲兵第十二團赴印度時,離開我的原籍寧夏,迄今未曾返鄉,我父母僅我一女,叔父亦卽余之姨父,我父母雙亡,叔父亦已去世!現在他的子女業已來港,雖然我離家時他們遠沒有出生,我年亦已花甲,應當去港相見……。余表同意,並謂:在江西的家人,尚有侄孫果仁、果實,姪女久祥未曾見過面,久祥及果仁三十七年底余返鄉時雖曾見過面...

  • 文章呂秋香携子還鄉探親感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劉廣生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返乡探亲 人物见闻 乡音乡情

    武寧同鄉李繼祿先生,已抱病數年,其最大的心願,就是想回鄉探親一趟。可惜在其一切探親手續辦妥之際,意然抱恨西歸,遺下一子三女,全賴其妻呂氏秋香管敎,呂氏強忍失夫之痛,辦好丈夫後事,卽携帶親子返回江西武寧其夫的故鄉探親,本想携帶全家都去,奈何川資不足,不得已留三個女兒在家,自己毅然籌款携子完成丈夫遺志,因其夫在臨終前,握妻手撫兒女而流淚説:我最大的遺憾就是不能帶你們到我故鄉去一趟,不但對不起你們,更愧對我李氏祖先,言畢卽逝,享年不過六十三歲。其妻呂秋香是個秀...

  • 文章唱歌吧!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賴維智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唱歌 往事回忆 乡音乡情 艺文选粹

    我是軍人子弟,父親的部隊,經常換防,為免耽誤讀書,有三年時間依偎在祖父母身邊。農家耕作忙碌,寒暑假時我也得參與工作,踏代(舂米)[1]、種豆子、爬花生、車夜水等等,也有我的一份。祖父也曾送我到私塾去讀四書:「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古文:「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唐陶淵明歸去來辭);唐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 文章我的故鄉——泰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1、132期  作者:曾如南  出版时间:1988-02-16
    关键字: 泰和 乡音乡情 故乡风貌 人物回忆

    四、文敎與古蹟故鄕爲人文薈萃之區,文化教育頗爲發達。尤以有明一代,更是人才蔚起,文風丕盛,故有「一門雙進士,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布政。」以及柳溪陳氏之「百人科第」,王氏楊氏之「五朝元老」等顯榮懋績。其在民國以前,每鄕約有一至二所書院,私塾則一村(大村)幾所,或數村(小村)一所,絃歌之聲,到處可聞。民國以後,政府爲推行新制教育,乃將各鄕書院改爲高級中心小學,各私塾改爲初級小學,學生們廢讀經書,改讀標準新課程。並由縣府設立了一所初級中學,從事培育新...

  • 文章思故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賀志堅 出版时间:1972-10-02
    关键字: 思故乡 乡音乡情 人物感赋

    ㈠思我故鄕。碧山蒼蒼。奇峯競秀。古剎瑤光。㈡思我故鄕。琴水泱泱。梅洲瑤溪。逢源豐穰。㈢思我故鄕。上隴分疆。九都六市。物阜民康。㈣思我故鄕。高洲在望。橋頭路口。美哉升坊。㈤思我故鄕。復禮周行。興賢崇正。濟時良方。㈥思我故鄕。代出賢良。南陂理學。碧雲文章。㈦思我故鄕。庭園軒敞。朝浴旭日。夕照斜陽。㈧思我故鄕。寢食皇皇。日思手足。夜夢高堂。㈨思我故鄕。念我故鄕。渺焉不見。雲海蒼茫。註一、碧山、琴水、上隴、(卽上西隴西分屬安福、永新)、梅洲、瑤溪、逢源、九都、六...

  • 文章花蓮伏腊寄鄉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永新龍得 出版时间:1970-08-02
    关键字: 花莲 同乡 文天祥 乡音乡情 落叶归根

    志三十九年杪,于役花蓮,旅台同鄕,海上伏臘,即席命予綴辭以誌,今又閱念載矣。「遺民淚盡胡塵裏」,「鄕音無改鬢毛催」,耿耿斯懷,幾時或忘,因錄之以應鄕長姜老先生之命。吾贛,古文物蒼翠之鄕。忠臣義士,名儒碩彥,代不乏人。國事蜩螗,提一旅以勤王者有文信國公。權奸肆虐,上一摺以靖君側者有胡文簡公。他如廬陵永叔之文,雙井庭堅之詩,莫不代開新猷,爲後世宗。其以匡廬俊秀,開人天與共之懷,鄱陽浩瀚,蓄物我同德之感;逝者如斯,漪歟盛矣。迺者、帶淚贛水,盡鄕人之戚戚。含羞五...

  • 文章我的故鄉——泰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0期  作者:曾如南  出版时间:1987-10-31
    关键字: 泰和县 故乡风貌 风景名胜 乡音乡情

    古語有云:「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我們避秦來台,雖已經歷三十八個寒暑,但是我們的心情,却無時不懸念着故鄕。我們總希望有朝一日,能領着妻子兒女,快快樂樂踏上歸程!但在未返鄕之前,我們有義務幫助下一代認識自己的故鄕,下一代的鄕友也有責任瞭解自己的原籍,而永誌勿忘!這就是「尋根進源、不忘其本。」的實踐。同鄕會的理事長張敬栻先生、總幹事郭篤周先生,有鑑及此,特不辭辛勞,奔走各方,搜集資料,囑我撰寫本稿,其用心之良苦,使我深爲感動,亦且敬佩。只因個人的學識淺陋,文...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