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华共返回16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姓氏名溯源漫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1期  作者:薄禧山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姓氏 名字 文明 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

    每个人都有姓和名,这是现代人最平常不过的常识了。名字来于何处?人们大都会说;我爸爸起的,或我爷爷起的。然而询问姓从何处来?人们大都会说;大概、可能、听老人说……像讲历史故事一样叙述出一段美丽、曲折、动人,甚至悲壮的故事来,有的人会捧出珍藏家谱来予以佐证。是的,这就是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情系每一个人,每一个族群。因此,可以说每一个姓氏都融入中华民族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的波涛里,每一个姓氏都印记着民族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踪迹,凝聚著

  • 文章我爱中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5期  作者:葉維新 出版时间:1981-05-25
    关键字: 中华 现代诗 爱国诗

    我爱中华中华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有光荣的文化,天下为公,四海一家,四维八德是人性的光辉,世界大同是人类的灯塔!我爱中华中华有壮丽的山川,中华有富饶的桑蔴,资源丰裕,土地广大,地尽其利是发达的根本!物尽其用是富强的作法!我爱中华中华有优秀的民族,兴灭继绝,爱国爱民,勤劳节俭是持家的美德!尊王攘夷是报国的志节!我爱中华我爱中华的历史,我爱中华的文化,我爱中华的同胞,我爱我们美丽的国家!愿我黄帝子孙,共矢大义坚贞,根除偏狭自私的观念,灭绝争权夺利的欲焰

  • 文章中华文化何以将会受世人之崇敬(接「鄢陵杂志」第十四期首篇)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5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大学》 孔子 论语

    至,为者常成」勉人者,盖空言不行,永无见其有成也,何况革命事业乎?国父习医,对自然科学知之甚深,但勉人对中华固有之德性智能从根救起者,盖欲以科学方法阐明国学,再以科学方法迎头赶上西方已成之科学也,如此,则学问不致落人之后,而永作新民而止于至善也。结论(一)中华文化,以天下(世界)为着眼点,而以「大公」为基础,故易适合世人之所好,而欢迎之也。(二)中华文化,本乎天道,具备了宗教之精神,而无迷信之色彩,故与科学观点不相悖。(三)中华文化,已早进至人类进化时期之

  • 文章(尋根溯源)中州在那裏?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2期  作者:愚夫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中州 中国 九州 中华民国 中原

    中华民国:在亚洲东南部,面积广大,包括三十六行省、蒙古、西藏两地方、海南特别行政区及十四个院辖市,版图东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合流处,西至帕米尔高原的喷赤河,南至南海中的曾母暗沙,北至萨彦岭,临黄海、东海、南海。邻国有韩国、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寮国、缅甸、越南,面积一千一百四十一万八千平方公里,境内物产丰富,一九一二年改建五族共和政体,定名为中华民国,首都为南京,简称中国。中华民族:系以汉族为主干,与其他诸邻近种族及少数白种人

  • 文章(寻根溯源)中华民族姓氏源流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2期  作者:氣清提供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中华民族 姓氏源流 堂号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台湾省分会,已邀请专家硏究整理出中华民族各姓氏的源流,并找各姓氏的堂号,呼吁每一姓氏的家宅,广泛设置堂号、祖宗牌位,大家设法修订族谱(谱牒),使每一个人都能认识自己的祖先,以发扬尊祖敬宗的不忘本精神。木有本、水有源。木本水源是说明每一姓氏发祥的过程,也是每个子孙愼终追远的根据。数千年来,不论政治领域的扩张、天灾人祸的迁徒、经济环境的发展,即使海角天涯,中华民族没有一家忘了他们的根源。这种理论精神的凝聚,宗族观念的团结,端赖一种

  • 文章發揚辛亥武昌起義的開國精神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期  作者:劉淸波 出版时间:1975-10-03
    关键字: 中华民国 共进会 外交 开国精神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就是淸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这一日革命军起义于武昌,也是中华民国诞生的日子。从那天起到今年的十月十日,中华民国已满六十四周岁了。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谓耳顺,就是耳边一听到甚么,心里自然贯通的意思。所谓从心所欲,就是能想到那里做到那里。个人生命的发展,有天命、有耳顺、有从心所欲。若把国家看作有生命的组织体时,国家亦有天命、耳顺和从心所欲。我们的国家正由耳顺迈入从心所欲之年,但是当前国家的处境非常的艰难

  • 文章詩集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期  作者:周樹聲 出版时间:1976-01-03
    关键字: 中华民国 国庆 重阳节 敬老

    中华民国六十四年国庆开国于今六四年 民生民族并民权艰难多故风云幻 忧患频经岁月迁幸有明灯钦领导 更希巨掌转坤乾蓬瀛纵是神仙境 北定中原望眼穿重阳感怀周树声中秋节方过 重阳瞬又到 岁月眞若流可叹非年少 忆昔儿童时 中庭恣跳跃母谓可免怀 欣然指余笑 每一念慈容我心滋隐痛 忽忽八十秋 往事竟如梦沧桑已饱经 几见邹鲁閧 是非宁足论哀乐谁与共 岂不爱山林 山林景色新优游洵堪乐 鱼鸟亦相亲 第当国多难未敢遂称倦 顾我垂暮年 犹思棉力献贺重阳敬老张友骞今年今日又重阳

  • 文章華夏五千年文物之充實光輝(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5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86-05-3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华文物 历代文物 文物介绍

    献鼎一脔中华文物世代传承,千万年来,自成体系,虽变刧相仍,文物历有损毁,然华夏历史悠久,文物层既广且厚,以故从传世与出土文物中,仍可获知华夏文物数千年之美。又久远刧来,华夏民族即好古尊古,养成了珍视历史文化传统的观念,一旦文物出土,往往视为祥瑞,甚至有改元纪年,以示尊敬庆幸者。(周礼,天官)说:「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天府掌祖庙之守藏……凡国之玉鎭大宝藏焉」;玉府天府,易言之,亦即今日之宫庭博物馆。此后西汉有「石渠」、「麒麟」二阁,东汉有「云台

  • 文章華夏五千年文物之充實光輝(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6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86-06-3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华文物 历代文物 文物介绍

    的小品工艺作品。这类作品,以明代最为雅致,明人用刀,法多圆润,手指触抚,根本无棱角迟滞之感,而造型大方简洁,尤其长处,由于风气所趋,名家辈出,如濮仲谦、朱小松、朱三松等等皆以雕竹驰名士林,和书画家享有同样的地位,其作品比之名画名蹟更受收藏者的爱好。期待民族融和力之发挥中华文物,是华夏文明的具体表现。文物的精神也反映出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民族性格,综观故宫收藏,不难见出中国艺术的精神,从史前至近代,大都以含蓄自然为主流,物我一体,天人合德。大如钟鼎彜器,小如文房珍玩

  • 文章中华民族「诗的国度」说开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郭如月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华诗词 诗词音韵 诗词大展

    一位诗人说,煌煌一卷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卷中华诗词发展史。从诗骚、乐府、古风,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诗歌,数不胜数的美篇佳构,不仅铸就了郁郁苍苍,枝繁叶茂,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之树,更高高地耸立于丰富的世界文化之林。以至我们每一位炎黄儿女,都因为曾经拥有过屈原、李白、杜甫、苏轼、陆游、龚自珍等这样一大批伟大的诗人词家而自豪!中华诗词,形式严谨规范,语言凝炼工稳,节奏抑扬顿挫,韵律情声交融,造象奇异美妙。像

共163条记录 1/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