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世界观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呂佛庭大師的宇宙觀與藝術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吕佛庭 艺术观 世界观 佛学

    呂佛庭大師為我河南鄉長前輩,亦曾為我「河南同鄉藝文會」及「中華博遠文化經濟協會」會長多年。對會務之指導、會員的啟發與鼓勵,以及對會員們處世作人的示範,身教、言教等等,都為我們留下深刻的影響與印象。因此,我們都以「佛老」相稱而不名,用表敬重。佛老為河南省泌陽縣人,生於民前一年十月。天生慧根,不慕名利,淡泊士途,喜愛自然,遍訪山水名勝,名剎蘭若,青燈古佛,暮鼓晨鐘,日久便生離俗之念。後攻讀於北平美專,致力丹青藝術,深耕書畫,在心靈上,更上層樓,遠離塵囂,執於...

  • 文章心得分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馮濟民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人生哲学 小品文 世界观

    可使你精神焕发,比较快乐有自信,得到自我控制的感觉。每天找出会让你更有体力的活动,融入你的生活,就不必另外花时间运动,例如:把车停在有点距离的地方,走路过去;爬楼梯不要搭电梯;走路穿过公园,热诚的跟人说话并且挥动你的手臂,有氧说话可以燃烧很多卡路里……。很多科学证据指出,我们天生就是喜欢快乐,在大脑的深处有一个地方,直接对快乐的感觉起反应。所以单身、分居、离婚或鳏寡的人,比结婚的人早逝的机率高2~3倍,他们住进精神病院的比例,也比结婚者高5~10倍。快乐

  • 文章论孙中山的世界观(节录)(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林家有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孙中山 世界观 文明共用 了解世界

    一)为了中国,了解世界所谓世界观,简而言之就是对世界的看法,但是世界是复杂的多面的,就是伟大的人物对世界的了解、对世界的看法也不可能全面,所以他只能粗略地了解世界各国的过去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发展潮流,并从中得到启迪。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分东半球和西半球,由于人种不同,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有异,文化特征、人格特点都不同。我们要了解世界,首先必须要了解清楚,自家与别人的不同,探寻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能学习别人的优长,克服自己的短处,使社会向着新的文明迈进。曾

  • 文章退后原来是向前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7期  作者:汪希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中华民族 融和力 世界观 小康社会 西潮

    壹、前言农夫插秧,例必后退而行。退无可退,即是完成。时代在进步,全球化是世界空问的缩小,藩篱的拆除。但全球化的目标还是在捧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场,从事反自然的高科技的竞争,和不切实际的民主的追求。此时两岸学者座谈伦理学术问题,我不知道我这篇文章是否不合时宜,抑或不算落伍。但是我知道「后退」原来是「向前」。贰、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一、大同世界自上古以来,我们标榜过大同世界、四海一家、和天下一家等,无往而不是古早的全球化运动。先民并没有严格的国家、民族、政治、地域

  • 文章儒家的世界大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1  作者:傅亢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儒家学说 大同世界观 三民主义

    作者:曾任縣長、高中校長、敎授、社長現爲台北巿福建省同鄕會評議委員

  • 文章论孙中山的世界观(节录)(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林家有  出版时间:2004-10-30
    关键字: 孙中山 世界观 科学发展 文明共用 平等互惠

    孫中山的意思很明白,即是說,世界各國的文明各有所長也有所短,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不能自設藩籬,應該文明共用,「近世科學之發達,非一學之造詣,必同時眾學皆有進步,互相資助,彼此乃得以發明。」科學文明是爲了促使人類進化,而人類進化之目的,「即孔子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耶穌所謂『爾者得成,在地若天』,此人類所希望,化現在之痛苦世界而爲極樂之天堂者是也。」「世界人類之進化,當分爲三時期:第一由草味進文明,爲不知而行之時期;第二由文明再進文明,爲行而後之...

  • 文章(名人的故事)蔡元培的清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6期  作者:余仁杰 出版时间:2012-03-01
    关键字: 蔡元培 现世幸福 观念世界 世界观教育 美感教育

    的教育宗旨;主张教育应从造成现世幸福出发,而以达到「实体世界」(即观念世界)为最终目的。并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是造成现世幸福的教育,「世界观教育」是追求实体世界的教育,美感教育则是为达到实体世界的手段。这种教育观点成为临时政府制定教育方针的依据。任职期间,曾提出修改学制、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又与吴玉章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一九一七年,任北京大学校长,积极支持正在酝酿中的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实行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