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世界文化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世紀學者——吳稚暉聯合國列為世界百年文化學術偉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0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03-10-15
    关键字: 世纪学者 吴稚晖 联合国 世界文化

    吳稚暉先生早年求取功名,二十三歲始考入陽湖縣學,二十七歲時赴江寧鄕試,膺薦中舉人。先後又在南菁書院、紫陽書院肄業。其後雖得「堂備」,終未中「進士」。但其國學、文史哲學應爲陽湖學派傳人。中年之際留學日本、英國。遊學法國、任中法大學校長,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學者。惟因其奔走革命,不計名利,又樂貧賤,從不以「學者」自命。畢生之志業在興辦教育,從事教育文化及推行國語統一工作。稚暉先生早年任教於北洋大學堂,爲漢文教習。再任教於上海南洋公學國文教習。關於辦學方面,曾籌辦...

  • 文章《讀書劄記》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95期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西湖画舫 信仰 启蒙 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共同理想目标一、用科学的成绩解除人类的痛苦,增进人生的幸福。二、用社会化的经济制度来提高人类的生活,提高人类的生活程度。三、用民主的政治制度来解放人类思想,发展人类的才能,造成自由的独立的人格。—摘自胡适著:《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西湖画舫西湖画舫不如秦淮河的美丽;只今宵一律妆点以温明的灯饰,嘹喨歌声,在群山互拥,孤月中天,上下莹澈,四顾空美的湖上,这样的穿梭走动,也觉别具丰致,决不弱于祂的姊妹们。用老旧的比况,西湖的夏是「林下之风」;秦淮河

  • 文章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2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文明融汇 文字 宗教

    意谓文化就只此三项,不过讨论以此三方向为主。小地区文明逐渐融汇方才提到世界文化正在形成,是说属于全人类,共同的、大家的文化正在形成。我个人专业是古代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史,事实上从埃及到两河、印度、中国及中南美的古代文明我都有心深究,贪多嚼不烂,现在便很难消化,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作古代史的人通常好作比较硏究,在专业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人类从许多小的地区文明逐渐融汇交流,逐渐构成一个大的地区的文化,从小的慢慢整合成大的,是一个不断继续的过程,一直到现代二十世纪

  • 文章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8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1986-08-30
    关键字: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文化涵义 文化交融 西方科技

    处理,并不意谓文化就只此三项,不过讨论以此三方向为主。小地区文明逐渐融汇方才提到世界文化正在形成,是说属于全人类,共同的、大家的文化正在形成。我个人专业是古代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史,事实上从埃及到两河、印度、中国及中南美的古代文明我都有心深究,贪多嚼不烂,现在便很难消化,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作古代史的人通常好作比较硏究,在专业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人类从许多小的地区文明逐渐融汇交流,逐渐构成一个大的地区的文化,从小的慢慢整合成大的,是一个不断继续的过程,一直到现代

  • 文章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文化涵义 文化交融 西方科技

    由於工業產生的文明有實用性,拿天然物資以爲己用。在最近十幾年來,已體會到天然物資遭我們濫用,有不少可貴的資源已爲人類用光了,濫用資源也造成極大的人爲災害、汚染及公害。應用性及實用性如依同樣方向發展,則我們與自然成爲長期的對立及互相糟蹋,最後兩敗俱傷,人也完了,資源也完了。從人類現在進行的途徑來看,全世界各地一片一片變成殘破的土地,則我們人類和自然將一起滅亡。中國自古願接受兩元文化因此,從前述的三點:思考方式,人與人關係,人與自然關係,世界現代文明有其無法...

  • 文章遊石鐘山有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9期  作者:王重光 出版时间:2014-02-10
    关键字: 石钟山 世界文化和自然景观遗产 《石钟山记》 《水经注》 景色风貌

    的品格和功业长存于天地之间。一九九六年,石钟山和闻名遐迩的庐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文化和自然景观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文章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8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85-08-30
    关键字: 华夏文化 世界文化 文明比较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国立故宫博物院在今年年初推出一项突破性的展出,题为「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展出构想呢?因为「故博」「中博」近七十万件藏品,都是我们四五千年来历代先民呕心沥血的见证,件件都是古文物中之精英,也都能表达华夏文化敦厚祥和的特色。凡是游观故宫的——包括世界各国人士在内,都会在欢喜赞叹之余,进而体认到华夏文化的悠久绵远、博大精深。于是想到如果进一步地把华夏文化和世界各种文化的成就,依时代次序排列、比对、照应的话,便可以对人类文化的渊源与发展

  • 文章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9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85-09-30
    关键字: 华夏文化 世界文化 希腊化 造纸术 佛教美术

    再往後推移,西元前第二世紀末到第三世紀初,華夏的秦漢,西方的羅馬帝國,又是東西並立、兩相輝映的局面——秦一統天下之後,不止「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也統一了國內的度、量、衡和貨幣。漢代繼之,學術上雖說獨尊儒術,但又興起讖緯學說,雜入陰陽五行之論。反映於社會生活方面的,是祈求長生的觀念風行。影響所及,在藝術上,則採用經史故事爲繪畫題材,用來作爲成敎化、助人倫的工具。另一方面,又畫出了不少神仙故事,充滿永生不死的幻想。科技方面:扁鵲首開先秦的經驗醫學、華佗...

  • 文章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0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85-10-30
    关键字: 华夏文化 世界文化 文化传统 工业革命 火药

    唐代對外屢次經略和頻繁的通商,中西間交通大暢,或到印度,或經波斯,至於阿拉伯地區而遠達歐洲,其中將中國絲綢傳往西方而得名的「絲路」,至今猶引起後人無限嚮往。中西雙方的文化,自此更能直接或間接的相互交流吸收,融會變化,豐富了彼此的內涵。中國的金屬工藝,接受西域的影響,裝飾花紋和器物造型方面,顯露着一些域外風味,這可從銅鏡、金銀器看到唐人包容的風格。繪畫裏的道釋人物畫,亦受到域外新技法的激盪。此外,天文、蠶絲和印刷技術,皆經由絲路傳往西方世界,其影響深遠,自...

  • 文章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特展说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5期  作者:國立故宮博物院  出版时间:1985-05-30
    关键字: 华夏文化 世界文化 文化演进 儒家学说

    曾领先西方。而在人文方面,世界各国亦自具本源,要亦为吾人之所向往。院藏历代文物丰富,是为中华文化精华之表征,今特以「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为题,从思想、艺术、科技等方面,展示中华文化之演变与成就,并与世界各远古文化对照,期能导引世人了解人类文化之衍进,并正视华夏文化在人类文化衍进中的地位,砥励国人继承中华文化深厚的传统,开创更灿烂更辉煌的新的华夏文化。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