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中至正”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蓮英長在扁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6期  作者:楊湘鈞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大中至正 李莲英 陈水扁 拆匾

    其实拆不拆「大中至正」,对多数民众来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此事凸显中央「霸凌」地方的权力现实与行政危机,但终究没直接侵犯小老百姓的核心权力,为此意气用事,还真不值。不过,在蓝绿政治人物互逞口舌之利的过程中,却可清楚看见每个人EQ高低,及她们心里的底蕴和人格厚度。尤其,当阿扁总统数度脱口说出「李莲英的大中至正」及「李莲英那副『牲礼』都没了,如何再装回去」?到底啥米碗糕「长在扁心」,已呼之欲出了。说真的,绿营为了贬抑「大中至正」,不可谓不下了一番苦功;至少

  • 文章传承中华文化发扬「大中至正」台湾精神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7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易经》 大中至正 宋代理学

    大中至正」,乃出自我国数千年前先圣所发现之「易经」,其义涵博大精深,散见于各卦之中,诸如:诚信治国、正人君子、耿介自守、择善固执、和谐、沟通…。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以贯之之精萃,至宋明理学家程宋、陆九渊,而迄王阳明《传习录》(注)中所倡行之「知行合一」学说,均系承受此一传统,经钻研、实践而来,给予后世之启迪深远,蒋先生中正之取名谅必亦受其影响耳。引言我中华民国台湾,位于台北市介寿馆总统府前方,建一座庄严宏伟宽广

  • 文章大中至正」阐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80-06-06
    关键字: 大中至正 中正纪念堂 蒋介石 逝世纪念

    中正纪念堂中山南路的正门牌楼上,安装着铜铸的「大中至正」四个大字,乃是集唐代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欧体字(有些报章误以为是先总统 蒋公的亲笔手蹟)欧字向来有「中正冲和,遒丽天成,横直相安,酝酿无迹」的佳评。所以我认为以这四个字安置于中正纪念堂正门牌楼上,即从字体言已经十分适当;而又嵌入 蒋公名讳,其内涵又足表现 蒋公生平志节与精神,眞是兼有多重胜义。当我们仰对这座高达三十公尺,顶覆宝蓝琉璃瓦的巍峩的牌楼与「大中至正」四个大字时,便有一种气势雄伟,气象雍穆

  • 文章大中至正」何罪 政治淹没历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期  作者:陳其新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大中至正 事件经过 歪曲历史

    不学有术的教育部长杜正胜,秉承总统阿扁意志,执行彻底去蒋、去中国化,要拆除中正纪念堂前的牌楼面额〈大中至正〉,除了要花费大笔经费,都是人民血汗钱,不惜出动保警欲与北市地方警察对峙,希望激发冲突,好让总统宣布戒严,俾可便宜行事,给民进党人利多,惜为马英九洞烛其奸,一再劝郝市长忍耐,釜底抽薪,未酿成事件。说穿了,民进党人中不是不知道「大中至正」并非指蒋介石,而是一句颂辞,阿扁是硬装榫头;蒋介石也不是「二二八」事件的罪魁祸首,是当时的失业游民,从大陆、南洋遣返

  • 文章大中至正·和平至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徐崑雲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大中至正 中华文化 佛教 抗日战争

    中國的文化,是諸子百家豐富多彩。各有宗旨和理念,它們又相通、互融、互補。道家:大道合乎自然,崇尙自然;儒家: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外化內不化;佛家:慈悲、寬容,對人富有仁愛之心。在我國召開的世界佛教大會上所倡導的宗旨:善、和、安、得。只有慈善才有和平、和諧,才能安定。經濟得到發展,社會得到進步繁榮。人們驚奇地發現,以字意解讀,「道士」即爲有道之士,「和尙」也就是「和爲高尙」,不由肅然起敬。我遊道教和佛教聖地九華山。特寫粗詩一首表達我的衷情:「不問前程行好事...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