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东文献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寒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關照祺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梁寒操 怀念 广东文献 悼念

    梁寒老主持广东文献委员会多年,出钱出力,悉心擘画;广东文献蜚声海内外,盖由寒老费尽不少心血灌漑培植得来。我忝列文献会社务委员之一,每次文献会召开会议,必乐于参加,因寒老每于议案讨论完毕之后,必讲一二笑话,令人囘味无穷。玆就记忆所及,略擧两则,以见寒老之趣谈风生也。寒老转述孙哲生先生生平最乐于说及之笑话一则:「美国有一天体运动组织在某地召开会员大会之际,邀请某著名博士专题演讲。某博士以为如此盛大集会,必甚隆重,乃穿着全套大礼服参加。进入会场之后,擧目四顾

  • 文章悼梁寒操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梁寒操 广东文献 革命 人物追忆

    近年来,寒老曾付出很大的代价,来主持「广东文献」期刋的发行。这本文献水准特高,百粤人士,纷纷撰文应征,汇成一股热潮,此非寒老登高一呼,曷克臻此!笔者曾写「海靑天」拙文一篇,于去年八月廿六日在台湾新闻报刋登,后由「广东文献」期刋转载,足见寒老从事于粤省文物的宣扬工作,不遗余力。寒老忠党爱国,拥戴 领袖,人所共知,故曾于 国父革命建党八十周年纪念之期,撰写了一百首七言长诗,以记其盛,其中有一首恭述 蒋委员长对于抗战大业,苦苦支撑一事有云:「庭前作揖妥强邻

  • 文章梁寒操先生逝世廿週年紀念粥會盛况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5-03-30
    关键字: 梁寒操 创刊 广东文献 梁公粥 骚坛雅趣

    文坛耆宿,中山先生遗敎阐扬者梁均默先生,学识广博,文思敏捷,早年因纪录汪精卫一篇演讲词,汪阅后盛赞其所记,比他自己的演讲还要好,所以甚得当时政要的器重。他服务党国,历任立法院秘书长及中央宣传部长诸要职,来台后担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多年,并为广东同鄕服务,创刊广东文献季刊,发扬岭南文化,功在桑梓,对党史国史亦具贡献。他不幸于民国六十四年春间逝世,时光飙忽,倐届廿周年,其生前友好丁慰慈、林光灏、刘吕润璧、伏嘉谟、岑摩岩、袁睽九、倪搏九、彭鸿彬、梁文等粥会

  • 文章本刊社委馬慶柱事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马天行 人物事略 追思悼文 广东文献

    馬慶柱先生字天行,廣東潮陽和平里人,生於民國七年臘月。先世詩禮傳家,爲地方望族。父希三先生,爲一方善長,興資創學,自任校長,學風得以丕振,蜚譽鄕邦;乃能膺選潮陽縣參議員,盡其言責,夙著美譽。母鄭氏,持家勤儉,相夫敎子,閭里讚之。先生少穎異,英資拔發,好學不倦,凡所作,義理謹嚴,情文並茂,因受知於遜淸末科進士范家駒先生,親自調敎,學猛進,范進士乃授聯云:「慶餘感召如操券,柱上勛名合鑄銅」,器重有加。先生自潮陽六都中學畢業後,復赴香港、廣州等地深造。抗戰軍興...

  • 文章广东文献编务回顾与怀友抒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广东文献 创刊历史 发展历程 工作回顾 往事抒怀

    民国三十七、八年间,中共挟苏俄之势,如狂飙落叶,横扫大陆河山,倏尔窃占神洲,肆行毁灭中华传统文化。各省渡台人士,缅故国之沉沦,伤文化之斲丧,爰有创办文献期刊,以保存固有文化之举,先后有河南文献、山西文献、东北文献、江西文献、湖南文献、湖北文献::等等。广东文献本此目的,并应蒋总统复兴中华文化之号召,于民国六十年一月创刊,由梁寒操先生主其事。当时梁先生在台北巿广东同鄕会架构下,成立广东文献季刊编辑委员会,聘请粤中知名人士三十人为编辑委员,其名单为:陈素

  • 文章敬悼社長寒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本刋同人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梁寒操 广东文献 追思悼念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策励而使广东文献发扬光大,进而为复兴中华民族文化尽其职责!(注:(梁寒老最后给祝秀侠先生笺函))

  • 文章感懷梁寒操鄉賢書贈遺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2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2011-04-30
    关键字: 梁寒操 广东文献 台北市广东同乡会 书法作品 人物回忆

    分成三部份,分别简介于后,以为怀念追思。第一、他有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在中广公司董事长任内,曾为中广和中国的广播事业,作了很多奋斗。在中美文经协会方面,他曾谈到:为了庆祝美国独立二百周年,我国民间准备筹募捐建一座登陆月球的纪念碑,这一责任落在中美文经协会的身上,他虽年高,还是不辞辛劳,终于办好这一工作。此外,以「广东文献」这样一本刊物而言,他亦丝毫不掉以轻心,举凡在业务上,编务上,都全神贯注,例如为了筹集出版的基金,他除了自己捐出壹万元之外,还愿意具名函请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