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事略共返回3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鍾國樓事略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鍾永清 出版时间:1992-12-31
    关键字: 钟国楼 人物事略 传记资料

    鍾國樓是我的疏堂兄長,黃龍短車澗下人,其父鍾聘三伯,在岐嶺墟經商薄有所積,以高澗下舊屋湫隘,乃在其東側鄰澄嶺背村山嘴建新屋,署名寶翰樓,新屋西側有屋原爲榨油坊稱油坊下,聘三伯利用之辦私塾,聘請鍾達五(家名亞連)鍾林貴(我們稱他爲秀才,是否中過秀才則待考)兩人任教,我年紀幼小,隨三兄茂先到該塾就讀,好似就是啓蒙,一讀就是二、三年,因此對聘三伯家中情形十分熟悉。聘三伯之妻曾大娘,似是塡房岐嶺人,賢淑慈祥,對我特別愛護,常叫我到其家,拿乾飯及韮菜炒蛋給我吃。聘...

  • 文章諒山大破法軍的民族英雄欽州馮子材宮保 一八一五——一九〇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鄧蔚林 出版时间:1974-06-01
    关键字: 冯子材 人物事略 抗法民族英雄

    我國將領揚威異域者,以中法之役廣東劉永福馮子材兩公之勛業爲最彪炳,劉公事蹟,已見本刋第一卷第二期羅香林先生詳盡之報導,不復贅,茲述馮宮保子材事略如次。自古英雄多出於草澤,佐劉邦得天下者,如樊噲輩大都爲屠狗之輩,然此輩不過因緣時會,佐明主以獵取功名而已。若能捍衞國家,揚威域外,使自詡爲船堅砲利者能低拜下風,則眞曠代之英雄,亦民族之瓌寶者也。劉永福與馮子材,均廣東欽州人。(劉先世籍廣西博白,後其父以來公徙欽州防城司古森洞小峯鄕,永福於道光十七年生於欽州,故爲...

  • 文章風範永留人間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陳士誠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郑彦棻 追思悼文 人物事略

    總統府資政,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台北市廣東同鄕會名譽理事長鄭彥棻先生因腦梗塞及腎功能衰竭於六月廿一日深夜十一時四十二分病逝台北三軍總醫院享年八十九歲。哲人其萎國失老成哲人其萎,國失老成,至感哀悼,彥棻先生是我敬仰的鄕前輩之一,抗戰期間,廣州淪陷,省府遷到韶關作為臨時省會,那時我正初出茅廬,在省府任起碼的書記上班,彥棻先生任廣東省政府秘書長,提倡「機關學校化」,每天淸晨舉行升旗禮,組織「公餘服務團」為民衆服務,其他業務,如文娛康樂活動,亦層出不窮,將刻...

  • 文章「一日童軍,一世童軍」的鄧錦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譚守信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邓锦辉 童子军 人物事略 追思悼文

    鄧錦輝先生,廣東開平人氏,生於民國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原僑居菲律賓,八歲回國入廣州培正中學附小就讀,同時也參加了幼童軍。穿上制服的第一天就立下了一個願望--一輩子也不要把那套童軍制服脫下來。一日童軍、一世童軍,從此展開鄧公傳奇的一生。民國十八年春,鄧公發起徒步旅行全國的壯舉,自任領隊,與另二位童子軍從廣州出發,沿東南沿海各省北上到達北平,十八年冬初,出山海關進入東北,最後到達興安省的海拉爾。當時正巧俄軍入侵發生戰事,鄧公義憤塡膺,毅然投入東北軍梁忠甲旅與敵...

  • 文章謝瀛洲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冼瑞林  出版时间:1990-06-30
    关键字: 谢瀛洲 法学泰斗 人物事略 《中国宪法思潮》

    法學泰斗謝瀛洲先生廣東從化縣人,別字仙庭。法國巴黎大學法學博士。民國六十一年逝世於司法院副院長任內,享年七十九歲,惡耗傳來,舉國內法學同仁,無不震驚浩嘆,從此痛失良師益友;及至逝世一週年紀念時,黨國元勳與得意門人,紛紛著文悼念,以示哀思!博士論文轟動一時民十三年獲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是「中國憲法思潮」,發表以後,轟動一時,回國後即膺國父聘為大元帥府法制委員,後歷任課吏館館長,國立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法官訓練所所長,國立廣東法科學院院長,廣東...

  • 文章戴季陶先生與中山大學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朱家驊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戴季陶 中山大学 人物事略

    中山大學的前身,是廣東大學。廣東大學是民國十三年 國父把廣東高師改組而成的。三民主義就是在廣東大學的大禮堂裡講的,十三年本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也是在那個大禮堂擧行的。 國父逝世後,中央於十五年中山艦事變後就把廣東大學改稱爲中山大學,以爲紀念,並任命戴先生爲校長,命令發表之時,戴先生適在湖州養病,不能到任。十五年夏,中央特派中央秘書長周柏年先生北上敦促,校中學生會也派代表李翼中、陳紹賢、甘家馨等隨行。當時我剛巧接到中大聘書,要我任地質系敎授兼系主任,正從北...

  • 文章黃花後死者的東莞黃俠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陳士誠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黄侠毅 人物事略 黄花岗起义

    黃花開,黃花落。花開花落年年在,斯人一去不復囘。嗚呼!論功行賞客,不記昔人頭刀推,黃花開,黃花落,花開花落年年在,斯人一去不復囘。這篇悼念三月廿九黃花節的詩,我已經記不起是那一位革命同志所作的了。這篇詩章當然是有感而發,令人低徊不置。可是有參加三月廿九日攻督署之役,而沒有殉難,却並不都是「論功行賞客」,因爲擧義之初並沒有「論功行賞」的觀念,猶之介之推之隨重耳出亡十九年,而囘晋之後,隱居綿山,終身沒有言祿,却說:「不敢貪天之功以爲己功」,這纔眞是一個頂天立...

  • 文章黃埔才俊蔡勁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蔡劲军 黄埔军校 追思悼文 人物事略

    忠誠堅毅海南脾氣海南島萬寧縣國大代表蔡勁軍已於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十日病逝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年八十九歲。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具有忠誠、堅毅、不屈不撓的海南島人個性。他同期的海南島同學還有鄭介民將軍和吉章簡將軍,都是勳業彪炳,赫烜一時的人物。我和蔡將軍打交道,遠在六十一年前。民國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張發奎、黃琪翔發動廣州事變,繳了李濟琛部隊的槍,想逮捕黃紹竑不果。他們佔據了黃埔,趕走敎育長李揚敬將軍,代以楊樹松。第六期同學一千多人,先後逃離黃埔,乘輪北上。我和...

  • 文章「南方報王」的風範長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松竹 出版时间:1989-09-30
    关键字: 陈锡馀 南方报王 追思悼文 人物事略

    誰說光陰像閃電?我覺得光陰比閃電還要快!記得兩年前的今日,珠海書院梁校長永燊先生、論壇健筆黃毓民先生(現任珠海新聞系主任),帶着新聞系的歷屆同學,袖佩孝帶,含着眼淚,默默無言地,爲錫公辦理喪葬後事的情景,猶似是昨天……。可是轉眼之間,長空秋雁,已是兩度去來。奉獻愛心作育英才錫公主持珠海新聞系,從創辦到鞠躬盡瘁,桃李滿天下。他愛護學生如子如弟,總是先學生之憂而憂、後學生之樂而樂。律己甚嚴,待人以寬。忠恕厚道,爲人師表的言行風範,深受時人敬重。生前爲新聞教學...

  • 文章謝瀛洲長最高法院十八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冼瑞林 出版时间:1989-09-30
    关键字: 谢瀛洲 最高法院 人物事略

    (注:謝瀛洲先生遺像)一、前言留學巴黎專攻法學謝瀛洲先生字仙庭,廣東從化縣木棉村人,生於民前十八年五月十八日,排行長子,父蔚南公,母鄺氏太夫人;蔚南公早年食廩,在鄕中設帳授徒,各方慕名來學者百餘人;先生方髫齡,隨侍左右,長期受經史薰陶,得略諳文學要旨;年十七則進入廣東存古學堂,硏究中國文學,故先生文學基礎甚高。時蔚南公以衆望所歸,被選爲廣東諮議局常駐議員,先生侍從父側,得與該局俊彥接近,應對之間,備受薰陶;因此,先生對於民刑法理,已有初步賞識。旋奉父命游...

共313条记录 1/3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