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艺术共返回4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埔杨隆生获荣誉艺术学博士学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7期  作者:王勝生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杨隆生 大埔 艺术 博士

    2006年马英九访美与杨老合影杨老接受荣誉艺术博士证书林宗学邃仰高风,绾领文坛誉至隆。白石师传闻四海,鼎铭契合琢瀛东。荣颁博士光南岭,杰出华人命自雄。艺术泰斗名不虚,德高望重众推崇。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六、十七两日,在洛杉矶华侨文教服务中心以及罗省中华会馆,美国中华艺术学会,洛杉矶中华文化复兴总会,洛杉矶粥会,美国孔孟学会,洛杉矶华人联谊会,加州中国书法学会,孙中山国际基金总会,洛杉矶四海同心会,世界博爱救世大同盟等十一个侨团联合主办庆祝中华民国建国九十九

  • 文章現代游俠劉其偉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刘其伟 人物事略 艺术家 艺术创作

    八十五年教师节前二日,名画家刘其伟获李总统颁赠华夏一等奖章及「松柏长青」寿屏,以祝贺其八十五岁华诞,这是我国艺术家获得此项最高殊荣的第一人。刘其伟先生原籍广东省中山县,民国元年出生于福州的南台,他的祖上七代都在福州经营茶叶出口贸易,本极富裕,但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家道中落,乃回中山县故居,不久即在祖母呵护下随父赴日本。二年后,即遭遇一九二三年的世纪大地震,家产荡然。复考得庚款公费,就读于日本东京铁道教习所专门部电气科。毕业后回国,在广州国立中山大学

  • 文章丰顺才女 朱文苓钟情于艺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朱文苓 国泰世华银行 世华艺术中心 艺术发展

    朱文苓,广东丰顺县人,台湾大学毕业,留美硕士,现任职国泰世华银行主任秘书。世银本来在十余年前即开始蒐藏画作,支持本土画家,直到三年多前才正式成立世华艺术中心,为本土画家找到一处固定展出流通的家;其成立与运作不辍,朱文苓即扮演了关键辅佐角色。多年来不支薪、义务担任艺术中心经理的朱文苓,还兼任文化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秉其钟爱于艺术的热忱,开辟了艺术教室,帮助台湾艺术向下扎根,经常为学生或民众,办理各项艺术讲座,散播艺术种子。

  • 文章國際『時代英模』的傳奇記文韜武略的書畫家拳師鍾嘉波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黃佩貞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钟嘉渤 人物事略 国画艺术 艺术成就 国际声誉

    钟嘉波先生玉照被誉为「中华文化城艺术委员会高级画师」、「中华太极人物」的钟嘉波的传略于二〇〇六年被编入国际大型文献《时代英模大典》。并被评为「中华社会各界先进工作者」。钟嘉波,笔名钟波。一九二八年九月出生于大埔县桃源镇高权村。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毕业,南方大学毕业。曾参加兴宁、丰顺、梅县土改。后在梅县工作,曾任梅县人民政府统计科科员、《梅县报》记者。在极左路线的风潮中,把他的青春才华埋没了。这是历史给他的不公平待遇,他看开一切。埋头苦学,潜心研习书画艺术

  • 文章嶺南箏王的傳人大埔藍新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何文定 蔡振湘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古筝艺术 蓝新德 人物事略 客家音乐 艺术成就

    他为古筝研究生,在曹正教授的亲自教导下,他的音乐理论和古筝技艺进步飞跃。进修期间,他常利用闲暇时间求教于北京、上海的客家筝前辈,尤其是向中国客家筝祖师何育斋先生之高足杨芸英老师虚心讨教。同时,他还向他们了解客家筝和汉乐的史料,以后又亲往梅州、广州、汕头、潮州等地调查古筝和汉乐的资料,进而研究考证了中国客家筝的发展历史和艺术风格。有志者,事竟成。经过三十多年的苦心锤炼,蓝新德的古筝成就终于得到乐坛的肯定;一九八九年,应邀参加广州「中国南北古筝名家

  • 文章大埔教育書法名家余寄梅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陳訪交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余寄梅 人物事略 书法艺术 艺术推广工作 作品展览

    余寄梅,一九一六年出生于大埔县银江乡银村,曾就读于银江公学、汕头市立一中、国立中山大学,获法学士学位。一九五〇年,他旅居香港九龙,担任旺角劳工子弟学校教师,从教三十年。退休后仍致力于教授和推广书法艺术的工作,其学问道德备受莘萃学子所尊崇。他既是教育家。也是书法家。余寄梅幼承庭训,习书颇勤,未及弱冠,即常为乡闾亲朋、宗祠书写春联,为人称道。任教三十年间,亦边教边学,从未间断研习,书艺大有进步。一九七九年上海书法杂志举办第一届全国群从书法篆刻竞赛,在一万五千

  • 文章大埔张达文的书法艺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陳訪交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张达文 书法艺术 艺术作品 文化贡献

    张达文是大埔县西河鎭人,一九二八年生,原县政协主席,现为县书法协会会长。由于他父亲张葛民先生书法家的家学渊源及师学王羲之行草,使他一生笔不离手,酷爱书法艺术,离休后仍老骥伏枥,志犹未已。大埔县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人才辈出,遐尔闻名。就以书法而言,名世者,代不乏人,如双坑何如璋,字子峨,清代首任驻日公使,其书法笔力浑厚,被载入日本国一九五四年出版的《美术家名鉴》第五七四页中国画家书家之一;又如茶阳邹鲁,字海滨,党国元老,民国时期任国立中大校长,儒风清新朴质

  • 文章丹青妙筆寫新天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李小金 书法艺术 人物事略 书画风格 艺术成就

    踏入书画艺术殿堂的历程及作出的成绩。拼将彩笔写新篇李小金,一九五七年九月出生于大埔县茶阳鎭,大专毕业,他曾先后任赤脚医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县陶艺所技工,县总工会办公室主任,大麻鎭长、书记,一九九八年秋调任卫生局局长,现任县府办室主任。他为人勤奋耕耘,执著追求,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在各项工作中成绩卓著,曾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与奖励。李小金自幼对美术、书法情有独钟,受医药世家喜爱书法的父亲李寿元的薰陶和影响,从小学到初、高中,早晚坚持抚帖摩碑,临摹双王父子眞迹及

  • 文章画家梁中铭先生的艺术境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虞奇 出版时间:1986-03-31
    关键字: 梁中铭 艺术境界 往事夙文 聚会回忆

    铭先生吹起来。说起当年,我计画筹建国军历史文物馆,馆内的油画,他们三兄弟各作几幅大油画,(高约2×5半)再作八幅小(¼)油画,撑住国军历史文馆陈列室的架子,进国军历史文馆大门的一幅,蒋公骑马的大油画,就是中铭先生所绘。此外依战史先后,第一张又是中铭先生的, 国父在永丰舰遇难,蒋公自上海来到舰上指挥,当时 国父对外国新闻记者说:「介石一人来此,不啻增加了二万雄兵。」其次就是鼎铭先生的「惠州攻城」战画。说起「惠州攻城」战画,当年在北伐完成后,在南京灵谷寺

  • 文章革命畫家高劍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歐裔明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高剑父 同盟会 艺术工作 “春睡画院”

    鸣歧、水师提督李准以下淸吏尽逃,全省和平光复。先生率各路民军会师广州,诸军统领,多绿林出身,分据地盘,互争都督一席。先生首将所部解散,联络海陆军正派将领,组织「海陆军团协会」以制各军,即被擧为副会长。时粤东虽反正,而最高军政,无人负责总其成。众将领乃共议擧先生为「广东都督」,先生力辞不就。后由胡汉民出任都督,粤局乃定。先生素志在提倡艺术,改良国画。际玆革命成功,正好及时解甲,还我初服,以后,毕生致力于发展「新国画运动」,专心尽力绘事。四、从事艺术

共46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