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法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明诗、词、书法及其简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潘佛章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温明 诗词 书法 简介

    編按:本文係大陸來稿,作者潘佛章年籍、學資、經歷等均不詳,至溫明則爲吾梅石坑鄕人在華南藝文界頗爲活躍,著有紅花集。

  • 文章陳子莊與武侯祠的二三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宋瑜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陈子庄 武侯祠 书法 武术

    本文作者為國畫大師陳子莊先生再傳弟子、成都武侯祠館員。

  • 文章书法与我的生活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連一鳴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连一鸣 往事回忆 书法

    我行年六十有三,生逢乱世,流离失所,浪迹天涯,备尝艰苦,在人生旅途,深觉要谋自己的生存,「男人百艺可随身」,这句话很値得我们咀嚼寻味。我在人生过程上,作为我生存倚靠的,没有「百艺」,祗有「书法」一门,却和我结上「半技」因缘。我和书法怎样发生关系?本文便是简单的描述。我出生的「胞衣迹」,是大埔县石云区横兰鄕昌西坑王坑口。大埔是个山多田少的小县份,在一般居住近江临海大平原的人,都笑山里的人,是「门前从不见扛轿过,只见老虎打盘车」。可是「仁者乐山」,乃是孔夫子

  • 文章台湾书法教育推手——陈其铨一代书家散播书法种籽成功典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3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2005-07-31
    关键字: 陈其铨 书法教育 书法交流 “陈其铨书道馆”

    及其子女陈奕坚、陈昭瑜、陈昭芬等均随侍在侧。呜呼!一代书家,自此安息主怀。这则消息虽是旧闻,但凡读到的亲朋戚友,仍会同感惋惜和不舍。我与陈先生祇是位慕名的同乡,因常读到母校韩师的文教活动消息,得知这几年陈先生对韩师母校有不少奉献,给我深刻印象。后有一次于电话中与书画家林猷穆同乡谈起,他说当时因有事情,未及参加其在东大路思义教堂追思礼拜深为抱歉。事后我基于校友同乡与钦佩其这些年来无私为台湾书法艺术教育的推展,不遗余力热心奉献,可说是一代书人散播书法种籽,培育

  • 文章馮官堯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馮炳奎 出版时间:1980-12-31
    关键字: 冯裕笏 家世背景 书法造诣 讲学思想

    琼崖多少靑年,而先生不知保荫几多靑年,是先生之长民也。至于先生之书法,迨为天授。其格度似欧阳率更,其泼墨之光润似赵孟頫,其用墨之浓似刘墉。既合乎明淸翰院取才标准之光方乌,其用笔又合乎右军之心正笔正。其墨寳之传于世,在琼崖不知车载斗量。在台湾仍有柯崧冈留念之短篇,与李太君七秩晋一之大寿序。先生之文章,远学龙门。以古文人大家衡之,其简洁似临川其格度似曾巩。观其遗作,如赠曾三省条幅之「枭食子,獍食父,今人反不如毛羽,公仆居然卖国土。」是何等简洁淋漓。其余如续修

  • 文章論何懷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Joan Stanley-Baker 方珀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国画 书法篆刻 美学理论 何怀硕

    的宿愿已偿,他欣然接受培养专业画家的种种严格训练,潜心向学。囘忆当年负笈请学的苦况,他说:「每个礼拜有三个早上外加星期日一整天,都花在素描上。习作的范围包括静物、石膏像、及人体素描。有时一张铅笔素描,就得耗上近百个小时才告完工。这和今天一般美术系的训练,可说然不同。」稍后,他改习国画,并在书法及篆刻上,下了很深的工夫。到了大学时代。他决心创造并拓展国画的现代风貌,因为他认为西画侧重写实,国画则重写意,主观的想像与创意,更有自由驰骋的天地。另一方面,他发现自清末以至

  • 文章詩人、畫家、書法家——劉麒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9-07-31
    关键字: 刘麒子 书法 《艺海集珍》

    书画院终身客座教授、香港国际潮汕书画总会顾问、澳门书法家协会顾问、汕头巿书法家协会顾问等职。著有《新集》、《新续集》、《新吟草》、《刘麒子论文集》及书画集若干本,书法被镌刻于各地有关碑林、园苑,业绩被收入多种辞书、辞典中。刘麒子与其《艺海集珍》杨方笙位于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域(今汕头巿、潮州巿、揭阳巿所辖地区),自从唐代常衮、韩愈、赵德诸贤兴学育才以来,儒风文事,皆有可称,至北宋已获得「海滨邹鲁」的美誉。千百年来此间英才挺然间出,在古代,则气节如王大宝,郭之奇;事功

  • 文章記吾邑書法名家藍巨案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張自強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蓝巨案 名贤传记 书法作品

    翰墨书缘一笔牵 今朝始得识君颜堂称光裕名宽慎 墨妙笔精拔众贤八年前新加坡书协陈新桂主席寄给我一份书法刊物,记载吾乡大埔书法协会到狮城交流访问一事。我一向对家乡的事十分关心,就写了一封信,也无住址,也无收信者,寄大埔书法协会。原以为会石沈大海,那知非常意外的收到蓝巨案先生的回信。知道他家住大埔县城湖寮,字宽慎,经营大隆商店兼旅游事业。更重要的是他雅好翰墨、善吟诗填词,在岭南百粤饶有书名。从此鱼雁往返,谈书论文,虽未曾谋面,远隔台湾海峡,但友谊与日俱增。蓝君

  • 文章書法家劉桂發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7期  作者:寬慎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书法家 刘桂发 大埔 书法作品

    刘桂发先生遗像刘桂发先生,一九三〇年七月生于印度尼西亚,四岁归国,回祖籍广东大埔大麻。幼承家传,喜爱书法。解放前曾在县府从事文书缮写。解放后在饶平工作,一九八四年在饶平县新丰镇任职供销社退休。一九六二至一九八三年受不公正待遇,回祖屋公洲式好居,廿余载寒暑,苦练书法,进研古文。一九八九至一九九〇年江苏无锡书法艺术专业结业。期间,遍习颜真卿、欧阳询楷书,王羲之、怀素行草书,兼及篆隶,旁涉历代书法理论,融合贯通,增益甚多。其书法作品,有欧虞之峻朗,王褚之秀媚

  • 文章南海——康先生——法書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康同環 出版时间:1985-06-30
    关键字: 康有为 著作 思想精神 书法 追思回忆

    的情况下易主;而我所珍藏的一份,独为完好,更显得以稀为贵了。因此,我的愿望首先是把它们摄影出版,然后将宝物传之子孙,希望他们每人藏一幅或数幅,以为对先父感性认识的起点,以此鼓舞他们无论在做小事或大事的时候,都能秉承先父的精神,尽力而为。先父在他所著的《广艺舟双楫》中,贬书法为末艺,认为不値得因它而耗费有用的岁月。但是由我看来,书法的本身虽是末艺,有时却可发挥伟大的效用。就以先父为例,当他于一九一四年卜居上海,到一九二七年在靑岛逝世,他的家庭是一个追随他多年的衞星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