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济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惠州的過去與未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丘立才  出版时间:2015-01-31
    关键字: 惠州市 东江 罗浮山 经济

    广东惠州客家人,有狭义的范围,即现今惠州巿的行政地域,包括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凯高新开发区;有中义的范围,即开放改革前的惠阳地区,除现惠州巿所辖区域外,还包括深圳巿的前身宝安县,东莞巿的前身东莞县,汕尾巿下属的城区、陆丰巿、海丰县、陆河县、红海湾开发区、华侨管理区,河源巿下属的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紫金县。有广义的范围,在中义的范围的基础上,再加上广州巿的增城巿、从化巿,韶关巿的新丰县、翁源县

  • 文章客僑文化之鄉:東莞鳳崗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1期  作者:丘峰 李亮 出版时间:2011-01-31
    关键字: 东莞 客侨文化 凤岗镇 经济发展

    注:富有客家风味的排屋,唯岭南独有。)古树,古楼,清风,人家。一座座排屋,一栋栋雕楼,又见喜气洋洋的婚轿,又见浓郁古朴的祠堂。恣意徜徉在凤岗小镇,丝毫感觉不到身处繁华都市的喧嚣与烦闷。说也让人惊叹,在这个三面毗邻深圳,深圳梅观高速、机荷高速及莞深高速公路环绕的东莞小镇,珠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和经济强镇,却依旧有着淡泊如水的一番从容;更让人惊叹的是,在广府文化聚集的珠三角,凤岗,几百年的岁月沧桑,道不尽的时光飞逝,仍传承著许许多多别具特色

  • 文章思我四十年前的故鄕——梅縣

    来源期刊:《臺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3期  作者:張淦宏  出版时间:1989-02-12
    关键字: 怀念故乡 社会经济 故乡风貌 梅县

    经济上:受通货膨胀影响,当时流通之货币—金圆券,已没有人要了,巿面交易均以「米」易物、以「金」为价,其事例如左:㈠鄕村情况:⒈有在台同鄕蔡先生,由台湾汇寄一笔钱,托张慕禹先生转交其家属为「赎田」之用,但于收到之日,这笔钱仅能买得「一节甘蔗」了。⒉有鄕民花经年时间养大一条肉猪,于年前卖给屠户时,言定墟日(约三两天)付钱,预定还可买囘一条乳猪来继续饲养,但到给钱之日,已无法买囘乳猪了。⒊寄一封平信,要带一升米到墟上邮政代办所去换贴邮票。有布替家人做件新衣服,也要

  • 文章改進家鄕農業之管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李士璉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梅县 农业改革 水利建设 经济作物

    家鄕梅縣,山多田少,地瘠民貧,過去是靠僑匯接濟,四十多年來制度改變,僑匯銳減,眞是一窮二白,苦不堪言。爲了改善鄕親生活,作者建議,利用台灣已有成就,由個人做起,並先由簡單易行者做起。方法很簡單,只要鄕親們回鄕探親,帶些榖(菜)種回去種植,不要一斗幾升,只要信封帶半袋可能就會使梅縣生活改觀,由貧窮變富裕,這不是神話,讓作者先說個親身經歷的故事。筆者從事糖業工作,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日人留下來的蔗作,每甲土地(台灣土地以甲爲單位),要經十八個月,才能生產三...

  • 文章略談汕頭市的開埠、開市及現況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57期  作者:方燦 出版时间:2005-05-01
    关键字: 新兴城镇 行政区划 经济特区 潮州口岸 沙头渔港

    ,尤其原市中心的升平区及后划入的新社区龙湖区等,都应属「沙头」新生地。今日的汕头市,辖区总面积二千零六十四平方公里,总人口为四百七十九万五千余人(估计非汕头市居民的流动人口应在二三十万之间),管辖行政区(县级)包括原市区的金平区、龙湖区(原本划分为升平区、金园区、龙湖区)、濠江区(原分为达濠区、河浦区,如今合二为一)、潮阳区、潮南区(潮阳由县而市,如今成为汕头市中的二个行政区)、澄海区(由县而市而区)及南澳县,其中汕头经济特区面积二百三十四平方公里。潮阳与澄海

  • 文章張之洞與海南(續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蘇雲峰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张之洞 海南 经济发展 军事发展 港口防御与外交

    力所能办,俟明春开工,再行具报[36]。十四年十一月,张氏电朱采,愿捐助千金,并令局另筹工费千金。希望修治得宏大整齐些,祠内可多建一院,以祀历代谪琼名贤[37]。四、经济发展—开发山区资源张之洞对海南的政策目标是巩固海疆,辟土兴利,抚峒安民。所以于派冯子材负责督剿军务时,即「筹商开山通道,及将来开屯设长,兴利化俗之策」[38],而不局限于单纯的军事目标。但是要达此目的,必先打通山路,设置碉卡;建板房、草棚,以供行旅栖止;设立墟巿,以利民黎相通。这都是政府

  • 文章世外桃源——赤竹庵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1期  作者:溫德文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赤竹庵 地理环境 居民人口 经济现状 方志资料

    赤竹庵屬梅縣南口鄉所轄,以村中有庵堂聞名遠近而得名。民國成立,以破除迷信,庵堂神像被毀而改建為學堂,遂改名竹香村,惟鄰近人士仍多以赤竹庵溫屋稱之。位於梅嶺之西,介於梅興交界處,距縣城有四「步路」(二十公里)之遥,由南口墟沿梅瑶公路經思紹亭到大草坪,左轉而上,有文昌祠,祠下有石結(砌)路,路與小溪並行,循溪而上,卽可到達本村。沿途兩邊是山,中間成狹谷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赤竹庵村因四面環山,中央低平,形如鍋狀,又有鍋底(篤)村之稱。村前由於兩山林木茂密,...

  • 文章永珍的梅縣人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意誠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老挝 历史沿革 气候地理 经济特产 方志谱乘

    寮國是內陸國,無海港,華僑多經由鄰邦泰國、柬埔寨、越南移來,以潮州籍人士爲多。所謂半山客者(梅屬以外講客語者)亦不少,只是梅縣同鄕爲數寥寥,微不足道,但嶄露頭角,爲僑社所推崇之王任民君於一九六五年,在寮京永珍首創中文「永珍日報」,闡揚中華文化,報導國內外消息,備受重視,僑眾皆識。惜乎寮局於一九七五年冬變色,僑胞紛紛離去,讀者銳減,不得已停版。又有黃勵榮君於前年獲選爲中華理事會理事長,任期兩年。廖心宏君與子侄輩,經營進出口生意,輸出寮國土產,運入國貨,頗有...

  • 文章蕪文長繫故園情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五十周年紀念特刊》 特刊  作者:吳偉英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山川地势 五华历史 文化教育 经济交通 风物工艺

    (注:長樂學宮大成殿)長樂五華說從頭五華縣舊稱長樂,漢高祖十三年(公元前一九六)封龍川縣令趙佗(河北眞定人,其時龍川爲郡)爲南越王。時長樂爲龍川地,尙未命名,佗狩獵於境,適逢漢高祖遣使陸賈至此,爲朝拜漢室及冊封典禮,築台於五華山下(今華城北門外),名「長樂台」,又名(尉佗、朝漢台)。因此,附近地以「長樂」爲名,後人口漸多,設爲「長樂鎭」。長樂,西漢屬龍川地,晉爲興寧縣地。南齊改興寧爲齊昌縣,屬東官郡,仍爲齊昌縣地。今長樂縣地、在梁、陳間廢。五代遷興寧縣治...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