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孙中山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孫連昌遷香山原因經過之分析——讀羅香林先生著「國父家世源流考」指誤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3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3-12-31
    关键字: 孙中山家族 孙连昌 学术商榷 指误

    罗香林先生考证 国父上祖孙连昌公,由永安县迁居香山,已成铁案。虽然此一事实,因其系孙孙中山先生为旷代伟人之故,甚难为广府属人士所接受,坚持连昌公之父若祖系由东莞迁出,一再搜证为文反对罗之论据,均无力推翻罗说。此等人士,均系知名人物,前有党史专家邓慕韩,后有中山人孙甄陶与文史家祝秀侠等人,沦陷后之大陆方面亦有谭××等人唱反调。甚而罗说经孙哲公之确认,在其八十自述中公开引用为祖系源流之后,祝秀侠等人仍不死心,竟仍挟引孙德璋公之孙孙满,出面坚称其祖上系由东莞

  • 文章建國未畢身先死常使全民淚沾巾——紀念國父逝世七十一週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鄧勵豪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孙中山 三民主义 建国方略

    國父當年建國理念尚未完成,竟溘然長逝。想到杜甫(子美)當年詠念諸葛亮武侯之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而國父建國未畢,突於民國十四年在北京逝世,亦為杜甫對諸葛武侯所詠之詩,可以「建國未畢身先死,常使全民淚沾」為念。國父之逝世,在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之春,因宵旰勤勞,痛念國家遭軍閥挾持,影響到健康不佳,在容許共產黨參加國民黨後,認定只有團結才能產生力量,乃應北方軍政要角之邀,離粵北上到北京討論國家統一之道,途中繞道日本,希望說服日本朝野,望他...

  • 文章國父家世與客族淵源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6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孙中山家世 客家渊源 源流考证

    的是和我们客族人南下同一情形,其路线:1.河南陈留县2.江西宁都县3.福建长汀县河田4.广东紫金县忠埧5.广东增城县6.广东中山县涌口门村7.广东中山县翠亨村罗香林敎授在其「 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中有说:「香山孙氏本是中原世族,唐末之乱,渡江南徙,子孙散布于赣南、闽南与粤省各地,晚唐僖宗时,河南陈留有孙誗者,因黄巢之乱,迁居江西宁都。越五传有承世公者,复迁福建长汀之河田。至明初永乐年间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省东江上流紫金县之忠坝。是为 国父上代入粤始祖。又十二

  • 文章孫連昌遷香山原因經過之分析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9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罗香林 孙中山家世 错误 指正

    罗香林先生考证 国父上祖孙连昌公,由永安县迁居香山,已成铁案。虽然此一事实,因其裔孙孙中山先生为旷代伟人之故,甚难为广府属人士所接受,坚持连昌公之父若祖系由东莞迁出,一再搜证为文反对罗之论据,均无力推翻罗说。此等人士,均系知名人物,前有党史专家邓慕韩,后有中山人孙甄陶与文史家祝秀侠等人,沦陷后之大陆方面亦有谭××等人唱反调。甚而罗说经孙哲公之确认,在其八十自述中公开引用为祖系源流之后,祝秀侠等人,仍不死心,竟挟引孙德璋公之孙孙满,出面坚称其祖上系由东莞

  • 文章掀天揭地的本州遷外子弟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洪秀全 曾国藩 丘逢甲 孙中山 客家子弟

    太平天国;曾国藩挽救满淸之危亡,辅助其中兴,推动中国之现代化;丘逢甲之抗日保土,倡建台湾民主国;国父 孙中山之推翻数千年专制政体,建立东亚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并以三民主义主导世界思潮,为擧世中外崇拜的伟人,便是代表人物。兹依时间先后分别摘述其事略如次:

  • 文章粤海舊聞錄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5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2-06-25
    关键字: 粤籍诗家 罗蒙正 蒲里翰 孙中山 普陀山

    门外三里口,碑石完整,「元诗选」载有蒲游嵩岳诗。亦见「渊鉴类函」。国父游普陀山志奇民国五年,国父孙中山先生视察象一山军港,便道赴陀山一游,随行者有胡展堂,邓家彦、周佩箴、朱卓文、陈去病等。旅游途中有文记奇观云:「抵普陀山时,已日落接近黄昏,相率登岸,由僧众引至普济寺小憇、即由寺主了余唤笋与出行,一路灵岩怪石,疏林平沙,若络绎迓迎于道者,行回升降久之,已登临佛顶山天灯台,凭高远眺,独迟迟徘徊,旋赴慧济寺,儳一遥瞩,忽现奇观。但见寺前恍矗立一伟丽牌楼,仙葩组锦,宝

  • 文章海南特區的設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王夢雲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海南 行政沿革 特区 孙中山 文献 演说词

    钟毓桂 吴铁城 冯拔俊 陈定平 陈振先 陈复 林格兰 林瑞琪 司徒瀚 陈启辉 吴颕征 黄毅 杨永泰 张汝翘 林国光 韩禧丰 郑宪武 金溥崇 黄有益 邢福基 刘元梓 祁耀川 馨裕芳 伍宗睦附粤同鄕欢迎 孙中山先生关于琼州演说辞:民元年九月十一日下午下午三时,广东旅京同鄕,在南横街粤东新馆欢迎孙中山先生,梁士诒君为主席,登台述欢迎之大旨,次请孙先生上台宣言:今日诸君皆同鄕至亲,不拘客套,故弟今日不演说,改为谈话会

  • 文章风雨千年路 客家万里情——走出客家人的康庄大道——兼述孙中山先生先世南迁的轨迹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溫懷粦 出版时间:2005-02-19
    关键字: 客家历史 客家民系形成 孙中山 世迁轨迹 历史资料

    編者按:本文發表於世界客屬第十九次懇親大會「國際客家學學術研討會」。

  • 文章粤海舊聞錄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7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2-08-25
    关键字: 国立广东大学 国立中山大学 孙中山 化州橘红 传奇故事

    国立广东大学溯源国立中山大学之前身为国立广东大学,为国父孙中山先生所躬亲擘划,与黄埔军校为文武两校,藉以建立革命武力及培养革命干部。民国十三年二月, 国父令将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等三校合并而成。国立高师,溯源于光緖三十年之两广速成师范舘,三十一年改为两广师范学堂。三十二年粤督岑春煊,奏请改建广东贡院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校址在市文明路。民元更名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首任监督为黄锡干(铨),继任校长黄萱。广东公立法科大学,溯源

  • 文章國父家族歷史尚待考證(續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孫甄陶 出版时间:1982-03-31
    关键字: 孙中山 家族历史 考证 家谱 《香山县志续编》 《国父家世源流考》

    讨与纪述国父孙中山先生家乘族谱之作。其撰述用意,至深且善;特其见解不免有所偏蔽,遂使其所撰写国父之家族历史,不能使人无疑有如上述。于是讳、饰、诬、枉四字之中,必有所犯,以此致失其眞。而与著者撰写此书之原意,大相迳庭矣。余与罗敎授为知交,自读其所赠书后,疑莫能释,顾又不得其当以示有所异同;否则一得之愚,定蒙采纳。而「国父家世源流考」,再版亦必改观。今罗敎授已悲宿草,余于此念,惟抱无穷之恨而已!国父孙中山先生政治道德之崇高,政治人格之伟大,当代人物无出其右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