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埔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吳氏宗支源流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期  作者:吳稼秋 出版时间:1967-12-10
    关键字: 大埔吴氏 历史源流 考证

    锦村里。号为天葬地。邑志载称。铺毡玉枕形。氏生三子。泰甫兴甫吉甫。长三俱登进士第。公由三子吉甫。迎养于广东博罗县官斋。修洁白之膳。棠棣之华。联翩入粤。是为岭东之始祖。(湖寮五虎拖皮。有坤二公坟。是淸末地师吴复盛认该处形势颇佳。葬以银牌者)泰甫公居长。为宋理宗朝之进士。出任山东济南知府。初居永定汤湖。衍于广东程鄕之尧塘。安货。及黄坭塘。曁大埔。丰顺。和平。龙川。海阳。琼州各县。卒葬兴宁县北门外。穴名望江狮形。兴甫公行二。繁衍于漳州。龙岩。大埔。丰顺。嘉应等处

  • 文章大埔人与地方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大埔 地方志 大埔县志 民国时期 温丹铭

    大埔人温丹铭先生是主修民国期间的《广东志》、《潮州志》和《大埔县志》,完成地方史志的艰难工程,脱旧嬗新考古明今。

  • 文章鄕前賢 何秋槎宰閬中觀風吿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6期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何秋槎 大埔乡贤 史料考证

    为示谕观风事;照得:含宫嚼征,淸时锵雅颂之声,巷祝衢歌,下邑备赖轩之釆。[1]本县家传水部,籍隶潮阳,[2],念贻厥而扬淸芬,摩挲祖砚,勗之无以承负荷,早读父书,七岁解吟,属草群惊夫李贺,九龄应试,前茅见赏乎袁丝,本了了于少时,迄劳劳于壮岁,四番秋荐,迟攀桂子于月中,六上春台,忙踏槐花于日下。迨墨沈初挥艺馆,而素冠又咏棘人,依旧经师,返故山而植橡,难抛慈母,结新室以羞兰;因蹉跎岁月,遂成钝朽。[3]三山风引,惊迥仙侣之舟,百里星分,遂领名都之绶,正愧孩儿

  • 文章吴氏祖祢根源与吴氏迁居大埔湖寮始末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吳克尚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大埔湖寮 吴氏 历史源流

    读本会七十五年二月出版第二十二期会刊,萧逸之先生撰编客家民族与居住的大埔县一文,其中第五段:「大埔县民的根源」云:「我们大埔县有三十多万人,县志吿诉我们有九十五个姓,而且大多说明来自何方,以及我们的根源所自」。这文中九十五个姓氏而没有吴姓记载。查大埔县志卷第十二人群志氏族调查表,吾邑共有一百个姓氏,吴姓编排在第十六,又依据现有南洋吴氏宗谱记载在七百多年前(约在公元一千二百八十年间)吴氏七十六世祖念五郞德元公即在湖寮开基。谨将吴氏祖祢根源与迁居大埔县湖寮槪

  • 文章附录二 大埔县图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期  作者:藍鼎元 出版时间:1965-08-15
    关键字: 大埔 地理情况 匪盗位置

    縣小賦薄,而以大爲名,埔邑是也。其地廣二百二十里,袤一百七十里,洵不小矣。山多田寡,磽■崎嶇,名爲大,而實未大爾。介閩粤兩省之交,東隣永定,西瞰海陽,南接平和,北控程鄕,西南與饒平錯壤,東北爲上杭連界,六縣唇齒輔車相依,雖日僻處山陬,實汀潮間一樞軸,可不謂雄且壯乎?天下治所多面南,獨埔邑朝宗,北向茶山,形勢如衆星之拱辰極,蓋有教宗之意焉。東西之山,若風波嶂、陽石峰,皆邑重鎭,文峰屹其南,赦文峙其北,天梯華表,壯三河之勢,閻羅石爲閩粵之限,陰那山在邑之西北...

  • 文章大埔县洲瑞鄕吴氏族谱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期  出版时间:1967-12-10
    关键字: 大埔吴氏 族谱 序文

    兹事体大。力不能周。兵氛弥漫。众情多阂。迺寓书海外宗贤。详为商略。就 浩源公派下。先编支谱。用副需求。亦缘世事澜翻。承平难致。总谱之集需假岁时。入海算沙。徒资谈助。则吾辈垂垂老矣。旅星公衡君。旅马镜禹君。旅泰蕴庭君。咸韪所见。还书交勉。且许分任厥责。以速其成。稼秋始得敬恭将意。博采周咨。寒暑三易。幸已集事。其间挂一漏万。容或有之。补勘之功。俟诸来者。吾宗自 泰伯公而降。歴经九十余世。光载史乘。 浩源公实为七十七世。有明中叶因平远匪乱。流寓大埔高陂。洲瑞鄕之岭背

  • 文章大埔胜景史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山川风景 大埔县志》 山河胜景简介

    我近阅明清时期的《大埔县志》觉得古志对大埔的不少胜景传奇描写得非常恰切、生动,如明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年)知县吴思立草创之《大埔县志》对山环水绕的县城茶阳这样写道:「邑省闽越之交,东南接河漳二郡,限以迭嶂层岗,绵亘数百里,至治所境内,披山带河,控扼潮之上流。东有风波巨嶂,排出云端;西有阳石群峰,插入天表。阎罗赦文固其北,西岩九峻障其南。其水则派出汀杭,潆绕县治而西,合梅溪之流,吞三会一,雄肆汪洋,南注于海,诚惠潮之喉,岭东之门户也。旧县治背依茶岭,面楫

  • 文章高陂瓷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黃軍書 出版时间:1972-12-31
    关键字: 大埔高陂瓷 窑厂分布 制作工艺 运销状况

    中国的陶瓷文化,虽然源远流长,博大精微,外人至以China为瓷器之代名词。而古瓷名窑,代有珍品,近代以江西景德鎭所产者弋名最盛,而广东大埔之高陂亦有名于时,但在高陂的瓷器工业,究竟创始于何时,尙无法确定。就现有大埔文献所知,可能是在唐宋以后,尤其是宋室南迁,陶瓷制作技术,亦随着传流到了高陂。按地理环境而论,近因似系渊源于江西景德鎭,因为广东大埔客族,多于宋代由江西南迁,制瓷技术,亦因此传入高陂盛产瓷土之区。就制品而论,则以白瓷为主,亦有少数靑瓷

  • 文章大埔中学——大埔县现代化的百年中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張海清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中学 学校历史 教育现状

    崇山峻岭的大埔县是广东省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但在贫困的山区中且存在着一座超过百年历史的中学—大埔中学。它是大埔县创办最早的一间中学。从20世纪初由邹鲁、张龙云等人创办至今已有107年。在这期间学校培育的众多校友中,有20多位将军、3位省主席(广东省主席罗卓英上将、湖南省主席吴奇伟将军及安东省代主席赵公武先生)、六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尚安、工程院院士钱芳权、国际牙医学院院士柳步青、美国纽约州科学院院士丘昌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文采、中国工程院院士丘冠周

  • 文章粵東陶瓷的歷史與貢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楊大地  出版时间:2008-10-31
    关键字: 大埔县 陶瓷制造 广东省 粤东地区

    注:粤东重要的陶瓷产地之一大埔高陂誉为白玉城)瓷器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人类伟大的贡献。中国生产陶瓷的历史至少有八千多年以上。从人类的发展史可知,是先有制陶技术,然后才有制瓷工艺。而从制陶到制瓷,必定经过了漫长的知识积累过程。说到中国的陶瓷,人们多只知道景德鎭或唐宋的越、磁、耀、邢临、汝等名瓷。粤东在中国陶瓷的历史上几乎未被涉及。其原因可能是,粤东古代为百越之地「瘴疠之乡」。开发较迟,且地处偏僻,即使有出产陶瓷,也被认为不过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民窑粗瓷,非官窑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