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离乡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战离乡、奇遇历程(一)——那一段离乡艰险而又奇蹟幸运的旅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1期  作者:壽明  出版时间:1994-11-20
    关键字: 抗战 离乡 军训 轰炸

    故鄕無錫縣政府在民國廿六年十一月廿五日被日本兵侵佔淪陷。我在陷落前一兩天,以戰火催逼,倉皇逃離家鄕,那一段離鄕艱險而又奇蹟幸運的旅程,到現在垂暮之年,在腦海裡還能記憶猶新,不妨寫下來以供親友談助。「滬三集」軍訓七七抗戰在盧溝橋驟起,我那時肆業上海大夏大學且正在上海華漕鎮的中正營。接受上海市第三屆大專學生集中軍訓。(簡稱「滬三集」)這和現在台灣成功嶺的受訓性質是相同的。其規模設施則還要更勝一籌。如營房是全新的,床位一律是鋼絲彈簧床,福利社是由上海冠生園承辦...

  • 文章過新年,思双親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3期  作者:李定銓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过年 思乡 父母 离乡 祖孙

    記憶所及,民國三十五年的新年,是最快樂的新年,抗戰勝利,返囘故鄕,骨肉團聚,重投父母的懷抱。民國三十八年的新年,是最懷念的新年,全國風聲鶴唳,到處烽煙,又要離鄕背井,浪跡天涯,不得不拜別雙觀,重上征途。這兩個新年,一個可歌,一個可泣,可謂是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三十四年八月間,兩顆原子彈爆炸轟得日本廣島、長崎,一片焦土瓦礫,日本人心膽俱裂,於是乎接受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戰,喜獲勝利。余當時于役蘭州,經擺脫職務後束裝返鄕,走西安、潼關、洛陽、鄭州,開封而到...

  • 文章抗战离乡、奇遇历程(二)——那一段离乡艰险而又奇蹟幸运的旅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2期  作者:壽明  出版时间:1994-12-20
    关键字: 抗战 离乡 奇遇 木船 军队

    遇機緣,匆匆離家連朝陰雨,天氣寒冷雨中夾雪。一是日突然天氣放晴了,早晨起來,精神一爽,我穿上新做的緞面襯絨長袍,信步出門,走到東橫頭鄰居場上,正有幾位鄰人在晒太陽、聊天,看我走去,他們忙著讓出長凳叫我坐著談近日戰事消息,我正想起昨夜的一聲巨響的事要講,突聞犬吠聲,見有一人正從東橫頭走來,走近來看,卻是多時未晤的殷樹芳兄,他是玉祁人,他以前在丁氏小學任敎,是我舅父的老同事,和我很熟,他今天怎麼會來這裡的呢?他說今天趕來是有特殊任務的,他有一位哥哥在南京國民...

  • 文章抗戰往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1期  作者:王文衡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抗日募捐 往事 背井离乡 局势 游击队

    一九三七年七月,我畢業於光華大學附中高中部,即報考交通大學,考畢「八一三」事變爆發,日寇入侵上海,未知錄取與否,即返常熟,從此就經歷了一段曲折坎坷的道路。一、抗日募捐返常後,目睹日寇入侵,熱血沸騰,義憤塡膺,即參加常熟抗敵後援會抗日募捐,當時以我爲主,有友人李璐若,王溢康等參加,冒著炎日酷暑,汗流浹背,挨家挨戶宣傳抗戰,募集捐款。常熟的老百姓也同仇敵愾,慷慨解囊,每天捐得甚多,傍晚即匯交至閣老坊褚振華先生處。此舉完全出於義務,情緒都十分高昻,後來日寇飛機...

  • 文章遊子吟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3期  作者:蔡思明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辞别母亲 骨肉分离 离乡背井 想念母亲

    三十七年春,媽流著眼流把我送出家門;並叮嚀著說:「孩子你走吧!媽不能再留你了。但你要好好保重自己;我們蔡家祇剩你一脈單傳了?!」辭別慈母,在柔腸寸斷下踏出了流浪的脚步!?天涯飄泊;異鄕流浪,一晃就已四十年啦!?媽的話一直在我耳際迴響。她今年正是八十高齡了!這四十年,但願她老人家逢兇化吉;遇險平安。讓我有機會再侍候晨昏;承歡膝前,以贖前衍。並讓兒孫繞膝,以娛晚年。想當年,日寇侵華,掀起了八年抗戰;先 父祥公服務於海門縣警察局。爲搶運物資,疏散人犯,日以繼夜...

  • 文章艱難的水上之旅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9期  作者:茅慶和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日军暴行 背井离乡 英勇抗日

    一九四二年,我虛八歲。姨母家決定回故鄉興化一趟,並打算帶上我。我興奮得好幾天睡不著覺。興化,是我記事時就開始嚮往的地方。因爲那裡是母親的出生地,母親常常對我們回憶起當年的印象。興化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水鄉,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書畫大家鄭板橋更是蜚聲中外。母親本來很擔心從未離過娘的我,能否承受離別的考驗,看到我信誓旦旦的樣子,她似乎感到有了信心。當我登上那艘能載二三十噸重的大船,漸漸離碼頭越來越遠的時候,母親一直站在那裡遲遲沒有動身,貌似堅強的我,也不禁油...

  • 文章抗战离乡/奇遇历程(五)——那一段离乡艰险而又奇蹟幸运的旅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5期  作者:壽明  出版时间:1995-03-20
    关键字: 抗战离乡 南京大屠杀 逃难记 借读 重逢

    那時南京被日本軍團團圍住,被困在南京的軍民同胞無法逃避,慘遭暴敵殺害者三十餘萬人,造成「南京大屠殺」的慘酷歷史。近聞還有日本人士在替「南京大屠殺」做翻案文章說:當時南京人口統計僅二十萬人。那來三十萬人被殺。這話聽似有理。但豈不知當時南京是首都。四面八方湧來的難民,何止比當地人多出若干倍。總之,戰爭是人類的悲劇,聰明的人類如能多多反省,人類就有福了。那時我在蚌埠,聽到南京陷落的消息,一面驚恐,一面又自己慶幸,若沒有那天在南京,半夜裡一陣爆炸聲立刻驚覺危機意...

  • 文章軍中三十年之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閻鴻瑾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军中回忆 离乡从军 长沙会战 抗战胜利 孟良崮战役 败退台湾 台湾生活

    編者按:閻鴻瑾先生,字景瑜,山東省泰安縣魚池村東首人,民前五年農曆十一月七日(一九〇七、十二、十一)生,曾就讀山東省立第三中學、山東大學法科。初任教鄉梓,後在泰安縣教育科服務。民國廿七年元月,泰安淪陷,輾轉流亡,投身軍旅,參加抗戰,從事軍法工作,歷任國軍第七十四軍、首都警備司令部、青島第十一綏靖區司令部、台灣中部防守區司令部、第二軍團司令部、預備訓練司令部等軍法主管。民國五十五年元月,於陸軍總司令部少將軍法處長任內,限齡退伍,現旅居美國加州聖荷西。

  • 文章慈烏橋碑記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8期  作者:曹培基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慈鸟桥 为母立桥 幼时孤母 战乱离乡 母子难闻 建桥三座

    慈烏乃禽中之孝鳥也,母老,子反哺;母歿,子哀啼。唐詩人白居易曾以詩讚之。今余同窗饒君榮科以"慈烏"名其所建之橋,寓義深切,以紀念其慈母也。饒君生長於長汀河田半坑口,二歲失怙。母劉四妹,三二守寡,扶幼撫孤,家徒壁立,無米爲坎,結衫取暖,徹骨雪霜,含辛茹苦,懿德衆欽,君感慈母深恩,昊天罔極,乃立志盡孝,奉養天年。但年甫及冠,即因兵荒馬亂,背井離鄕,一去數十春秋。母子音訊隔絕,生死存亡兩茫然。年年歲歲愁不斷,朝朝暮暮淚沾襟。每逢佳節,刻骨相思,舉箸難咽。凡觀影視...

  • 文章童年憶往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姜豪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南园风貌 抗战离乡 逃离经过 寄居生活 怀念亲友

    成長的過程是苦澀的,童年的回憶是愉悅的。但是,童年已經消逝,渺茫而遙不可及;許多記憶,像是破碎了的彩色瓷片,雖尙存有晶瑩的光澤,要把它連綴成完整的圖案,畢竟是非常難了。我的童年,是在抗戰的艱苦歲月中度過的。循著還能勾勒出來的一些片斷回憶去逆向思索,那時,我們的家應該是住在阜寧縣城南郊一個叫南園的村子裡。縣城南端,面臨射陽河,河寬約百餘公尺,它替代了一座城牆,把城鄕區隔開來。搭乘渡船出城南,大槪步行二、三十分鐘,就可走到我們居住的那個村子。南園是縣城的蔬菜...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