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故主席于二十六年率师出川,身当强敌,积劳致疾,遂以不起。中央轸念忠勋,隆予国葬,川中各界人士追怀遗爱,更为修葺墓园,铸立铜像,用志不朽。今日适为故主席逝世四周年纪念之期,同时擧行墓园落成及铜像揭幕典礼。吾人囘溯故主席生平,念勋烈之犹新,感墓木之已拱,谨标擧其功在国家荦荦尤大者数端,以志其景仰之意。四川地大物博,古称天府;而自民元以后,政治混乱,民生凋弊,防区制度,尤为厉阶。故主席以川中宿将,出主省政,特对川局之统一,吏治之整饬,不遗余力。抗战军事既起
-
六十六年前,一位六十二岁的赋闲老人,在国破家亡之际,毅然挺身而出,出任抗日县长,出生人死,历尽艰险,直至抗战胜利,功成身退,复又归隐泉林。他,就是腾冲抗日县长张问德。曾被蒋介石誉为「有气节之读书人」,陈诚称他为「全国沦陷区五百多县县长之人杰楷模」。我对这位无党派抗战老人怀着深深的敬慕。几年来,我一次又一次寻访他当年足迹所到的地方。触景生情,一次次都使我感到那么新鲜,一次次都令我五脏俱热……。国殇墓园·一块石砖成永恒腾冲国殇墓园,松青柏翠,芳草萋萋。这里
-
出腾冲县城西南一公里处,松柏覆蓋,幽静的环境之中,有一所宁静而肃穆的,为纪念抗日阵亡官兵及死难民众的陵园—国殇墓园。墓园大门的门额上,镶有石刻「国疡墓园」四个大字,那是我的爷爷李根源的题书。三十年代初期,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略者不仅沿我国东北一带大举进犯占据我国东北、华北、黄河沿岸,还妄图进攻我国西南大后方。一九四二年,日军攻陷缅甸后,以疾风之速直逼腾冲,侵略者的暴行,使腾冲这座壮丽的文明古城化为乌有。腾冲人民被沦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
墓园,墓园内竖有碑铭曰:「张作霖陵园」五个大字,有墓墙、墓门、墓碑和冢丘组成,墓墙高二米,是就近采自十三山的花冈岩垒砌。园内有一前一后两座坟墓,前面的是张作霖母亲王太夫人墓,后面就是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墓,坟丘宛如巨型伞盖、方圆十五·六米。一九八六年地方政府拨专款对张作霖墓园进行修茸,并将它列为锦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座墓均用水泥抹成圆拱形,底部砌起六十厘米高的砖围墙,墙外是花岗岩石阶,墓园内青砖铺地,四周立有石柱,两条铁链穿绕其间,墓前座碑上分别刻有著名
-
在彩云之南的南端,高黎贡山群峰怀抱里,有一座国殇墓园。传奇而又不奇的是,每当秋风秋雨伴随着红叶夕阳飘落之时,墓园里便会响起悠长不绝的军号声,在墓色苍茫中,只见那一块块墓碑变成一个个士兵昂首挺胸地唱起歌来;于是,人们就会听到墓园里回荡著「国殇、国殇」的歌声……关于国殇,权威的汉语《辞海》有两处解释:一是「指为国家作战而牺牲的人」;二是说《国殇》为《楚辞·九歌》中的一篇。而《九歌》是「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是战国楚人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
-
香港)孙重贵民族尊严历史作证「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迢远。带来长剑挟秦弓,身首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写下了这首传颂千古的《国殇》,两千多年后作为香港一位公民的我,走进了以《国殇》命名的墓园。这是一座极不寻常的墓园——这是为纪念抗战阵亡的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将士、美国盟军及死难民众而修建的烈士陵园,这是滇西抗战竖立的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历史并不如烟,中华民族抗战
-
在腾冲战役中,尚有盟军(美)阵亡将士十四员。在光复腾冲后,李根源先生受国民政府及蒋中正委员长委托到腾冲战区进行慰抚工作。为纪念抗日阵亡官兵及死难民众,倡导组建公墓建设委员会,一方面由政府拨款,另一方面由海外华侨捐资。工程始于一九四四年冬,落成于一九四五年七月七日(系当时芦沟桥事变八周年纪念日)主体工程有烈士塔、烈士冢、忠烈祠及墓园园林等。之后又续建了一些附属工程,历时三年竣工。工毕,政府曾派专人管理,国家军事委员会还颁发了布吿,对墓园加以维护和尊崇。㈡腾冲国殇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