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兵思想训练,监督军中生活行动,使成为有思想、有主义、国家化的精良部队。时军党代表朱德,政治部主任朱克淸,均系共产党徒,有关人事升迁调补自会把握机会,尽量介绍共产党员参加,或吸收军中动摇分子为其利用。朱军长系一忠厚长者,只见其笑脸逢迎,未察其心里藏刀。于是党军大权,无形中均落入共产党之手。操纵蒙骗,挑拨分化,无所不用其极。余曾婉转向朱军长进言,加以防范。只以职微位卑,未得朱之重视。余在忧愤之余,遂请假至武汉,投考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经录取后,即辞去第三军之
-
将军字雨生,江苏阜宁天场乡徐圩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九日生,七岁启蒙就读私塾,民国十二年入省立南京中学。上海五卅惨案发生,曾参加过京沪学生示威活动,高举打倒帝国主义侵略旗帜。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高潮弥漫长江一带,因同学介绍加入国民党。从事秘密活动,入冬孙传芳部抗北伐军屡败闽赣、南京动摇,学校放寒假返乡,联络同志继续革命活动。民国十七年返校承认学籍进原班高三。阅报载军事委员会交通技术专门学校招生,向往军事学校,请得学校当局同意发给结业证明书投考,改进
-
知会南通伪组织专员范金城,伪旅长刘华云嘱其接受指挥,日本驻军大佐方面完全接受指示,但范金城、刘华云却拒不接受,彼辈尙不知他的和平部队除一个特务营外,其他城内城外部队早在余指挥之下,军事贵在神速,随即进城下令将其特务营缴械。并将范金城、刘华云逮捕,翌日欢迎徐专员进城,由西城门至唐家匣沿途民众排列成群,鞭砲之声不绝于耳,眞是万众欢腾,其情其景,不知何日再能重演?进城之后,出示安民,并将部队整编为两个旅,因侦知共军在刘桥集结,出其不意,趁夜分兵两路,拂暁攻击将其
-
中国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阀的战争,从民国十六年北伐军到山东受到日本军干涉,造成济南五三惨案,经过东北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上海一二八战争,不分胜负,实行停战,先后十年,国民政府进行国内**剿匪战争,致力对日作战准备。二十六年,中日战争开始,中国政府确立持久抗战、全面抗战方针,争取主动,抗敌制胜。二十八年武汉撤守之后,到三十一年,三年之间主要战场移向湖南,长沙先后三次会战,国军均获大胜,南岳三次军事会议,对全面抗战建国大计,决策定谋,实为缔造抗战必胜,建国
-
記得在五十一年間,報載美國發表「一九四三年中美外交文件」,謂「常德會戰只作形式上的防禦」,證諸敵我戰史,乃是一種歪曲謬誤的報導。常德乃我國華南之重鎭,是荆湖之唇齒,滇黔之隘喉,乃戰略要地。自本會戰起,日本在華已失去制空權;部隊之戰力日減,士氣亦趨低落。其發動本會戰之目的,全未達到。我軍則激勵了民心士氣,奠定了勝利的良好基礎。國軍於惡劣天候在敵毒氣攻擊,兵力三四倍於我之猛攻下,能苦撑逾半個月之久!終因官兵忠勇用命,光復名城,驅敵人於戰前原戰線。「攻克守固」...
-
爰笔书之,以彰本军择善固执之德行,兼作反攻大陆作战之参考耳。㈥检讨:国父曾作「力量」导源于「思想」之启迪,是知战争所发生之诸种力量,必有其思想为之根据。而战略(术)学领域内之中心观念,亦必寄存于战略学上之现存思想,故此先检视其思想。在马克斯主义党徒们,认定其革命过程中,有其不可避免之规律,「是由各种斗争形式—如经济、政治、军事、民族、社会—各个集积起来的」。亦即是用上列各种斗争方式,以达到「专政」「夺取政权」进入「世界革命」。演斗争为战争之延长,变战争为
-
我丈夫盧醒原名永華字煥然,以銓軍籍,避同名,乃更名盧醒(字醒之),係湖北省天門縣人。淸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出生在天門縣,漁薪河、小盧灣,父親盧文海,是一個頗有文學天才的秀才,在鄕里,是一個淸苦的塾師,家中無有田地,僅有一小棟乾打壘的老屋,作爲他任教私塾的場地,他在淸末時期,曾赴考,被錄任職長江流域七省巡閱使署赴任時,因患急性絞腸痧病逝,盧醒時年三歲,父親去逝後,留下他母汪氏及兩個姐姐,均係農村婦女,生活十分貧困,盧醒無以爲生,幼時,卽跟隨在天門縣城,洗...
-
二十七年五月十八日就被敌人侵占,具有燕赵之风的全县同胞,抗日杀敌的热忱,绝不弱于他人,在董公玉玨、黄公体润两位鄕长率领下,义旗四擧,纷纷组军,以土枪大刀,与敌人相周旋。在平原地带从事游击作战,眞是艰难万分。但「人定胜天」,我县终创奇绩,而保持了大部份干净土,使同胞们呼吸着自由空气。缅怀往事,实感谢县区当局的领导有方,措置适宜。善政良谟,应公之于世,俾供参考。现不揣浅漏,仅就当时之县政措施,简述于后:一、军事上:抗日锄奸剿匪自衞县城陷敌后,国军向西南转进,从此美丽的鄕
-
仅从军事作战方面而言,至于省内其他行政各方面之配合,亦发挥得淋漓尽致,厥功至伟。即以战时粮政一项而言,在战争初期、中期及后期,省内主管粮政之单位,常能因时、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因应之措施,由于这些措施,均切合当时当地环境之实际需要与省民之密切配合,故全省军糈民食,非但得以不虞匮乏,且使侵入我省之敌寇,既受我军事方面之攻击,又无法就地取得所需之粮食以实施其以战养战之政策,致使其日无宁处,军心惶惶,除战死者外,到处且有被饿死者之事实,故当时日军曾自行招认:「在广西
-
先生姓李氏,諱樹森,字朝贇,湖南湘陰人。少孤寒,賴慈母丁太夫人躬親操作,撫育成人,因是習於勤勞,長益刻厲,慷慨有志略。年甫冠,投筆從戎,於民國十三年入粵,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追隨今總統 蔣公,東征北伐,無役不從,洊任排、連、營、團、旅長。因先生勇毅果敢,能與士卒共甘苦,故得士死力,每戰必克,而與友軍竝肩作戰,則臨事不後,論功不先,以是深得 蔣公嘉許,一度調任先生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衞旅長,親予培植教導,且經常囑令手鈔曾胡治兵語錄,按期呈閱,蓋以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