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㈣藏本事件的影響藏本英明的尋獲和交還給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館,消弭了當時日本軍閥掀起侵華的藉口,但是,蔣委員長盱衡全局,認爲中日戰爭終不可免,並且關係着整個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多一日準備,就多一分力量,於是更積極的爭取時間,在各方面進行準備:❶政治方面:安定了四川、貴州、雲南、新疆等省,納入中央政府政令指揮控制之下,作爲長期抗戰的大後方。建立保甲制度,以期有可靠的後備兵源。❷在經濟方面:最重要的是在民國二十四年,成功的完成了幣制改革,在此以前,我國的金融制度...
乙未中日戰爭,淸師敗績之際,十一月二十四日,國父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以革命主義立黨。次年,淸廷與日本訂立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國父則在廣州發動首次革命起義。興中會宣言與剏立農學會徵求同志書,皆以喪師賠款、割地求和爲恥,明示恢復中華、收回失地決心。
中枢议坛,弹精竭虑,致力于立法与议政之成就,至是令人敬佩已见前述。香公对于宪政积心硏究之成果,除前述完成「中国宪政问题」外,来台后,继续硏究,勤于写作,积多年之功,复完成「现行中华民国宪法史纲」之编著,其详情在本书自序中敍述如下:「自民国二十二年,立法院组织宪法起草委员会之后,常见报纸杂志,登载宪草及有关批评宪草的文章。为了要知道我国将来制定何种宪法,及依据宪法实行什么样的宪政,故对于有关此类的文献,渐渐发生兴趣,遂进入初步的硏究。「二十五年五月
成,却震破了满清官僚的心胆,撼动了满清二百余年的根基,更激发了志士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才有武昌起义的成功,革除了数千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自由平等的中华民国。计自一九一一年的辛亥至今二〇一一年的辛卯,适逢建国一百周年,在这百年之中,战乱频仍,内忧外患,劫难万端,不可胜数,兹谨志其荦荦大者,俾众周知而传之后世并警惕之。二、建国前后之回顾革命军于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武昌起义后,因事发偶然,无人领导,众推新军协统黎元洪将军暂时领导指挥
贵刊八十二年五月十日出版(总号第二八九期)之「新陆诗说」,内容精粹,见解深入;不让文辞优美,且能言人之所不能言。惜如此空谷足音不能见之于具重大影响力之电视及发行量众多的报纸上,殊觉可惜。主政者如不以本国利益计谋,祇以附和他国政策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具「世界观」或「全方位施政」,则不仅外蒙独立,此后紧接而来的尙有台湾独立、西藏独立。国际政治外交手腕推陈出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中华民国,如果没有自己的立国方针,或失去立国的根基,凡事以附和他国分裂中华民国为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98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