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纪念人物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緬懷英烈業績 弘揚爱國主義精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胡久明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张自忠 壮烈殉国 纪念馆 人物纪念

    襄樊市政协原主席,下图为作者敬赠给临清市张自忠将军诞辰110周年大会的画像并赋诗二首,以志永怀挽联)一、二〇〇一年八月十一日,参加临清市纪念张自忠将军诞辰一一〇周年大会感怀绝笔浩气震长山,如归凛然吓敌胆。国之千城齐鲁汉,荩忱英名留人间。二、二〇〇四年四月四日参加宜昌张自忠将军公祭纪念亭揭幕仪式有感抗日烽火燃神州,将军碧血沃襄楚[1];夷陵十万祭英灵[2],忠骨军魂眠陪都[3]。胡久明先生向张自忠将军家属致赠张将军画像及挽联。[1] 楚:指楚国故都宜城

  • 文章碧血忠魂 典型常在——蕭健九將軍殉國三十週年追思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孫百祿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人物纪念 萧健九 抗日名将

    孫百祿先生,聊城人,軍校十八期畢業。曾任排連營長,政戰主任處長,防衞部政五組長及兵團福利處長等職。

  • 文章關於「西城柳」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4期  作者:留歌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西城柳》 万益 革命烈士 人物纪念

    专科学校学习。一九二六年离开苏州回到宜兴,创办图书馆,…并积极参加地下工作,不幸于一九二七年事败不屈,壮烈牺牲。万益牺牲后,常州中学的学生和老师都十分怀念他。储师竹除了作《西城柳》外,还于一九三七年创作国乐合奏曲《双溪夜语》,纪念万益牺牲十周年。万益在常州中学读书时的校长、时任上海光华大学文学系主任的童伯章先生为万益题写墓碑上的四个篆体大字——「万益之墓」,表达了崇敬之意。…」(张浩典周新生记)其实我们那位宋朝诗词大家秦观太虚少游公就有一阕调寄「江城子」的「暮春别恨

  • 文章温仲琦傳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溫啓民 出版时间:1991-03-30
    关键字: 温仲琦 人物传略 周年纪念

    溫仲琦以字行學名晉韓,廣東省蕉嶺縣(舊名鎮平)金沙鄕人生於民前十年淸光緖二十七年,(一九〇一)九月二十七月,歿於民國七十年,五月二十七日。在台灣省苗栗縣苗栗巿寓所。父溫宗嶠字德庵。從廩生林岳東先生習儒業,年弱冠應鎮平縣及嘉應直隸州考試均高中案首(第一名)。州縣文名籍甚,咸認鄕會試連捷,拾取功名應無問題。詎是科適逢光緖維新,變法廢科舉,人皆惜之。後轉習新學鎮平縣簡易師範,學成在鎮平中學,及全沙鄕五全兩等小學九年制從事敎育。仲琦五歲由父啟蒙,七歲隨父就讀五全...

  • 文章孫連仲先生生平的幾個重要階段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1期  作者:瞿韶華 出版时间:1995-01-31
    关键字: 孙连仲 生平介绍 台儿庄大捷 人物纪念

    編者按:本文為國史館瞿館長韶華先生於民國八十二年七月七日,參加「孫仿魯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討論會」時,所作之專題演講,内容詳實,立論精闢,見解宏卓。茲徵得同意,刊載於此,以饗讀者。

  • 文章張龐二將軍臨沂殲敵追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王士元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张自忠 抗日战争 人物事略 人物纪念

    临沂时已是半夜以后了(按费县城至临沂城九十华里)。好在敌军都是白天作战,夜间休息。是夜他们住宿在沂河东岸的数处村庄中,准备翌日攻打临沂。张军到达临沂后,即与庞军会合,下令「架枪」[1],士兵只带手榴弹四颗及大刀一把[2],军官带手枪和大刀。这批侵略的强盗日本鬼子活该倒楣,天气也帮助了我们,是夜天气阴暗,冷风飕飕;正是月黑风高,对面不辨人物。我军静肃的越过了沂河河槽,爬上了东岸,匍匐前进,将日军住宿的数处村庄分别秘密包围后,一声信号,像潮水般的冲进村去鲁南及

  • 文章抗戰時我就讀的中學歷程——描繪戰時聯中、八高的生活點滴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8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 周年纪念 人物回忆

    到了均县,改为均县分校。约在二月间办理招生工作;二哥光瑞即打电话到郧阳,叫我们下去均县报考。于是我们就拜别了杜伯伯,乘船东下均县投考啦!而我们离开杨垱小学时,是六年级上学期肄业,没有正式毕业证书,只好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放榜后,我被录取入学,光勋弟则又返回郧阳去就读。均县是在武当山下,靠近汉水边上的一个农业县份,又名均州。城内有一半是建筑庞大的静乐宫,乃纪念明朝静乐皇帝在武当山区打猎而失踪哪!我们的学校就设在此宫南边的城隍庙内。建校初期颇不集中,我一年级住宿于宫

  • 文章陳濟棠將軍的懷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李揚敬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陈济棠 人物回忆 抗日战争 逝世周年纪念

    (按本文为应「陈伯南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集」征文所作,以匆遽未有淸稿,致间有重复或时间先后倒置之句。玆校阅后予以更正。谨向读者致歉。扬敬附志。)

  • 文章李總司令精神存在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5期  作者:張羣 出版时间:1965-07-01
    关键字: 李家钰 抗日战争 殉国英烈 川籍军人 人物纪念

    其相總司令於抗戰初起之時,率部出川,轉戰中條運城太行南陽等地,忠勇奮發,身經百戰。前年奉令調駐陝縣,任新安孟津一帶河防。此次敵方發動中原攻勢,其相總司令率部阻西進之敵,陝州敵軍以强大兵力向城東南進犯,所屬姚店被包圍。其相總司令血戰强寇,身攖重傷,遂以殉職,噩耗傳來,擧國哀悼。兹當其忠骸返蜀之期,川康各界,旣爲宗國惜此將才,尤爲鄕邦惜此人傑,益不勝其敬仰哀思之感。中國歷史相承之儒家倫理,以忠孝爲骨幹:「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儒家旣教人珍七尺以孝其...

  • 文章慶祝抗日勝利六十週年回顧抒感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韋順章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周年纪念 往事回忆 人物感想

    所謂「天鑪」戰法。換言之就是現代兵家的「攻擊防禦」戰術。其手段如同三國時蜀魏交兵「諸葛亮示大將魏延許敗不許勝,惑敵以為攻擊順暢而深入」。屆時我軍利用開闊的空間,行動自主的空間,以大地為爐火,以攻擊添柴薪,將敵一舉而焚之。實施此一戰法其先決條件是部隊要訓練有素,地形要熟習,否則若佯退真潰,不但不能發揮天鑪戰法,還會被敵消滅。抗戰時有名的長沙會戰,我軍指揮官薛岳將軍,將此一戰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