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新桥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洪诗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洪诗作 卢沟桥事变 清明会

    芦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芦沟晓月夜消沉,犹忆当年血战声。食肉生番伸铁爪,病夫奋起卫国门!大伊山清明会大伊山域清明会,万客充盈壮且伟。盐水前街巷望,人头如卵浪涌推。两边摊贩叫声高,四面琳瑯诱尔回。兴致满怀轻甩钞,买得奇货笑颜飞。登山登山贪看无边景,旷怡心神百病医。远瞩难穿天涯处,近瞻应笑画栏低。风流之侣聚峰巅,各摄情怀留俏姿。山水不监方为撼,人生几度少年时?

  • 文章被烙印的天空——中日千年糾葛與父親的志業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五兄弟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大化改革 明治维新 马关条约 卢沟桥事变 轰炸重庆

    火炮装备。家父勤学德语,精研其技,故尽得该德国专家之眞传,深得该高射炮之操控、液压、射速等技术之妙。又平时勤教炮手保养及操控瞄准之技巧非至熟能生巧不止。及至抗战军兴,黄河沿岸吃紧,家父奉命调派至该区防卫,或为要隘,或为铁等等重要据点,皆为日军欲拔之而后快,而国军必须确守而不能失之地。当其时家父多次观察到漆有红膏药的日本飞机在我国领空上肆无忌惮的优势,深觉日机轻巧矫捷,来去无踪,因而研究创独特战法;或以电线杆加工成假高射砲于明显地方,让日机轰炸的不亦乐乎

  • 文章(名人的故事)抗战时期的闻斗士董显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6期  作者:董其岳 出版时间:2012-03-01
    关键字: 董显光 卢沟桥事变 前线 新闻斗士 南京大屠杀

    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事变后,中国进入全民抗日战争。出身于董家跳村的董显光,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五部副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主管国际宣传处,全权负责国际宣传工作。国际宣传在抗战期间是一项首创工作,董显光作为抗战前线的闻斗士,从宣传文案的设计、实施、一直到考核、训练工作人员,几乎全程参与,不分昼夜,对青年同事的教导更是不遗余力。当时的国际宣传处外文人才很多,董显光仍设立了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外文研习班,让记者、编辑

  • 文章△北平建县舘二三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76-07-02
    关键字: 北平新建县会馆 卢沟桥事变 北京大学

    北平建县会舘,在前门外,大栅栏,鲜鱼口长巷下头条五十号,左为闻名国内,太上避瘟散,长春堂药房,右为南昌县会舘,一所三重直进,古式平房,共计一厅十间,外有围墙,大门墙头,镶嵌靑石版上刻「建县馆」四大字,以年代久远,字迹不甚显明,旁挂木长牌上刻「江西省建县旅平同鄕会」,系名书法家,淸道人李瑞淸手笔,进头门,为一空院,下铺红砖块,右接围墙有舍屋一椽,分隔成看守居住与厨房,二门靠屋簷,上悬「榜眼」二字曹联桂横匾,中堂客厅,两旁正房,堂中周学健题「敬恭桑梓

  • 文章半半園记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鄒郎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半半园 土地庙迁移 父喜新闻 抗日小报 兆丰讽富商 军情交易所 园记抗战 在台建园

    的原委是:县城北门通往杨家湾有一座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兆丰」,石板因为年久失修而告坍塌,所以我父建议富甲全县的刘会长重修。刘会长依从左右谋士策画,定了一个金蝉脱壳的妙计。他们从汉口请来一个二流的汉戏班子,配合本地的一个花鼓戏班子,在天府庙登台演唱;卖门票,计画以门票收入,作为修费用。那知在烽火漫天,人心惶惶之下,演唱结果,售票收入,除却了戏院开销,根本入不敷出。刘会长因此便埋怨我父不该提出修建议。他的话中有:「你看!搞得大家吃得到又穿不到[2],弄得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