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策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日军侵占山西时期的鸦片政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內田知行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抗日时期鸦片政策 管理政策 毒化政策 勿忘国难

    鸦片在日军占领区是其税收政策重要的一环。随着日军占领区的扩大,鸦片种植也持续扩大。但是此事的原始资料纪录很少,伪政府纪录大多散失,也极少有证言,回忆录等资料,因此这项硏究十分重要而难以着手。笔者虽然硏究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华北,特别是山西的历史,可是从未接触有关鸦片管理政策的系统资料。一九九二年冬至一九九三年初,能够有幸初次接触到有关山西傀儡政府鸦片管理政策比较有系统的资料。本文中所指鸦片,主要指未加工鸦片,个别处海洛因、吗啡等精制鸦片。一、鸦片管理政策

  • 文章抗戰期間山東省政變遷(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战时政策 政策变迁 抗战根据地

    三、省政府轉進敵後㈠曹縣由敵前變敵後 二十七年四五月間,台兒莊大會戰,日寇首次受到挫敗,省政府派李、何兩廳長及雷先生前往台兒莊勞軍,我亦隨往。時正麥黃快熟時期,在汽車上看到麥浪起伏,一望無際,極爲美觀。魯西、豫東、蘇北、魯南這一廣大地區是產麥地帶。剛被戰火侵及,尙未影響收割。自台兒莊回到曹縣不久,日軍開始其另一行動。在兗州濟寧一帶集結兵力,由濟寧直趨蘭封,切斷隴海路,曹縣局面頓行改觀,失去了威脅敵人、指揮全省的作用。省政府必須以積極姿態採取進一步行動,才...

  • 文章「三自政策」对建设广西的贡献和评价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三自政策 广西建设 政策贡献 自卫 自治 自给

    前言人生在世,不过占宇宙间亿万年中的一刹那,可谓渺小之极,微不足道。大多数的众生相,如果在这么极度短促人生过程中,无所作为,都会被这时代的洪流,一冲即逝而去与草木同腐,默默而终,只有做时代的过客而已。可是「事在人为」,「路是人走出来的」。而一些具有卓见的时代先驱者,他们高瞻远瞩,洞烛机先,都能把握时代的锁钥,创造历史,贡献家国,流芳万世,永留史册。以健公白崇禧为首的广西近代政要所倡导的「三自政策」对于建设广西所起的作用,既深且钜。只要现时年逾五十岁的人

  • 文章简述日本侵华政策和计划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王星舟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日本侵华政策 满蒙政策 关东军 华北分治

    绕道北上,克复北京,不久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全国统一,乃告完成。㈡田中义一于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六月廿七日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所谓「对华积极政策」并于七月廿五日密奏于日本天皇,这就是国人皆知的「田中奏折」的来源。田中在其「奏折」中,首先说明他「在野时即主张对满蒙积极政策应极力早日使其实现」,继对昭和天皇表示要为这位新君「在东方拓开新局面,造就我(日)国新大陆」,因而「招集满蒙关系之文武百官开东方会议」,议订了「我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田中奏折

  • 文章抗戰時期大埔政教史事瑣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作者:羅博平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抗日战争时期 大埔政策 粮食供给 征兵 教育政策

    仰赖外米接济,此一事实众所周知。余于民国三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奉广东省政府急电由湖寮赴县城接长县篆,视事之日,正遭逢此一严重问题,县民存粮吃尽,势将断炊,人心惶惶不可终日!苦思焦虑,寻求对策,硏商再四,就现实形势,拟订解决粮荒计划,以广开粮源,实行管制为政策,大埔粮食向赖闽米接济,现福建永定边境禁粮出口,实为造成本县及韩江流域各县市粮食恐慌之主要原因。到任三日,即亲往福建邻邑永定县城交涉米粮开禁,余偕视导朱克邦衞士饶维昌整日翻山越岭步行五六十里,到达永定县

  • 文章干部政策与选将培养之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4期  作者:張晴光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干部政策 选将培养 鲁南会战 刘玉章 李振清

    是:「军校训练目的,使学生会带兵,你带兵比学生官带的好,使学生会练兵,你练兵成绩,也比一般学生连长好,使学生会指挥作战?你的战功比别人大,你还受什么训。」于是我升到少将副师长还是行伍,转进来台,国防部说五十二军高级干队都是行伍,把我调陆总高参,选学籍最高陆大硏究班毕业的胡甲裹少将抵我副师长缺,以提高五十二军高级干部的学术能力。不能把学术能力用于战场打胜仗,这是错误的干部政策,我这行伍却到金门游击部队,突击东山岛又打了一次激烈的仗?!三、如何选拔干部和爱护干部军以战斗

  • 文章戰時廣西糧政(民國二十八年至三十八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李毅新  出版时间:1988-07-10
    关键字: 广西粮政 抗日战争 战时田赋政策

    踪飘忽的游击战,疲于奔命,无计可施,恼羞成怒,大举烧杀,奸滛掳掠,无所不为。尤其对于粮仓,日寇欲示好于民,占了粮仓,布吿诱骗人民到粮仓分粮,人民都裹足不前。其欺骗伎俩不售,在愤怒之下,大举放火烧粮,激起羣众怒火,格杀日寇,风起云涌,凡有民族意识,国家观念者,都参加杀敌行列,使日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处处挨打,时时被杀,使之心惊胆战,斗志日衰,战力日弱,而我军民,则愈战愈勇,日寇则到处受我牵制,不似初来之时,如狼似虎,趾高气扬。第以日寇无法就地补给,以达其以战养战之政策

  • 文章日寇北竄過境暴行記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3期  作者:李樹芬 董世天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日寇暴行 三光政策 纪实

    难堪,惨不忍睹。二十六日搅了一整夜,二十七日晨撤离之前,纵火烧掉整条街道。北自三十七街桥头,南至水闸头的圆拱门内,全部化为灰烬。第一批鬼子走后,剩下的少数病残鬼子于二十八日继续离去。禽兽的野蛮行为一个样,他们在离开之前,把名胜古蹟的天帝庙、杨府爷庙等也付之一炬。据不完统计,被烧毁的店房九十多间、街后民房二〇〇间,合计三〇〇多间。三、重建家园惨遭日寇的「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政策摧残后,桥墩门成为不堪目睹的重灾区。鬼子走后,避居深山的灾民陆续回来,难到素享土特产盛名

  • 文章敵乎?友乎?政府給個説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羅志成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台湾当局 对日政策 抗日战争 经济

    空軍備役上校 羅志成七七事變前,蔣公曾以徐道鄰名義於「外交評論」發表「敵乎?友乎?」專文,希日本軍閥停止侵華。唯日本仍一意孤行,全面挑起中日及太平洋戰爭,日軍不但蹂躝整個亞洲,也因偷襲珍珠港而與美開戰,在原子彈轟炸廣島及長崎後,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裕仁對國際昭告戰敗及投降,日本軍國主義怪獸才遭制服。戰後遭佔領的日本在美軍治理下始接受民主化及訂頒非戰憲法,拜韓戰之賜其工業得再茁壯,終成經濟大國。相對德國的深切悔悟,日本始終未能面對二戰暴行而自責,並不斷修...

  • 文章閻錫山「中」的哲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武尚仁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抗日政策 相识经历 中庸哲学

    又如几次扩军都为阎取到抵抗侵略和扩张势力的效用。远在抗日战争爆发的一年之前,阎就吸收进步青年,准备抗日。一九四三年,阎在晋西推行了「兵农合一」政策,得以度过了抗战后期阎在兵源和食粮方面的困难。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由于阎早有取得抗战胜利后的充分准备和安排,于八月三十日他就回到太原。在日常工作中阎也要求做到这个「预」字。从一九四二年(记忆容或有误)开始,阎指示其首脑部(第二战区长官部,太原绥靖公署、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会)所属各部门,各将本部门一年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