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保护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維護浙閩邊界千年古跡升高分水關舊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4-08-01
    关键字: 高速公路 分水 保护古迹

    位於浙閩邊界的分水關,是福建省福鼎市與浙江省蒼南縣的分界線城牆,建於唐末五代。由於同三線高速公路(由黑龍江之同江市至海南省之三亞市)溫州段之交流道工程,正好碰到分水關古城牆,因爲地貌複雜迴避這古跡困難,經設計人員現場堪測和專家返復論證,決定實施「公路下穿,古城牆在原址上適當抬高」方案。屆時,將遷建與高速公路交叉的五十米古城。根據設計,將順著古牆走向,建一個橫跨高速公路的橋,把拆下的城牆石頭塊按規定編號,照原樣重建,形成一個古城牆跨現代高速公路上的特殊景觀。

  • 文章国家一级保护树木千年古樟濒临死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6期  作者:衡之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千年樟树 保护 落实

    文城县黄坦镇稽垟村有棵千年樟树,现在它的树干都枯掉了,濒临死亡。」这棵樟树位于稽垟村小学旁。钉在树上的古树名牌表明,它的树龄有一〇〇〇年,保护等级为国家一级。樟树主干已经空掉,根部有小虫。它顶部的四根大枝干都已干枯,这几根枝干平均有水桶般粗细。「这棵樟树要十个人才能将它合围。几年前还树叶葱翠,现在的叶子已是稀稀落落。」村民朱先生说,五年前,它的一根主要枝干开始干枯,几年下来,陆续扩展枯萎。文城县林业局负责人接受访问时称,这棵千年樟树存在的问题,他们已接

  • 文章神奇天路——青藏鐵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6期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青藏铁路 科技 以人为本 环境保护

    遇到的三大难题即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与高寒缺氧,也使这条铁路的诞生具有重大的科技意义。这是一条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得到和谐共存的神奇天路。铁路建设沿线设立多层次的医疗、救护站,施工人员得到及时的救治,因而没有一名施工人员因高原病死亡。青藏铁路建设尽力保护高原上的一草一木,努力减少对野生动物、冻土的影响,对冻土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专门设立了迁徙通道。铁路直接用于环保的投资达十一亿多元,这在中国铁路工程史上还是首次。这是一条显示中国人实力的神奇天路

  • 文章普陀山“树医生”为古树治病忙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9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13-08-31
    关键字: 普陀山 古树 防治工作 保护工程 树医生

    今年元宵节过后,普陀山园林管理处组织三位「树医生」,开展了新一轮的古树名木防治工作。「树医生」们从南天门景区的入三摩地开始,沿觉圆、海岸牌坊、短姑道头、海防新村、白华公园、金融一条街、司畈长河系、直到千年古樟树,凡有白蚁侵害的树木都进行一棵一棵地认真医治。截至六月二十三日,已医治了近二、〇〇〇棵樟树、朴树、圆柏、枫香树、罗汉松、黄连木等各类树木,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就达四〇〇余棵,有效地保护了普陀山的森林旅游资源。被人们称为「海上植物园」普陀山古树名木

  • 文章一個環保大國的起飛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1期  作者:林中斌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环境保护 可再生能源 节能减碳 国家政策

    淡大國際事務戰研所教授林 中斌幾年前,美國學者SUsan Shirk在《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China:FragiIe Superpower)一書中,提到中國國內的環保災難,主因是沒有立法,除了造成中國人民生活品質後退,國家財政也遭受很大損失,幾乎是不可救藥的狀況。從國際上來看,過去北京當局關於任何國際環保會議,幾乎都是採取消極的態度。北京在二〇〇七年面對東京議定書的立場是:主要已發展國家,並沒有積極減少碳排放量,所以中國也沒有宣布任何減碳目標。環保政策大轉變北京當局對於環保...

  • 文章东沙鎭入选「历史文化保护区」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25期  作者:金立高 出版时间:2007-12-31
    关键字: 东沙镇 历史文化保护区 入选原因 有利条件

    具有四千年历史的岱山(篷莱)东沙古镇,于日前入选「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而提升了东沙镇的知名度。东沙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她曾是舟山群岛著名渔港。碧海、绿岛、奇礁,酿成了「古朴、粗犷的渔俗文化」、「海岛特色的建筑文化」、「军事要塞的海防文化」、「博学精深的宗教文化」、「名扬遐迩的饮食文化」、「名利双赢的商贾文化」。这些都是此次入选的主要因素。当前,全力保护历史、文化古镇,是我们一代代的光荣任务,进而打造充满海洋文化气息的名镇,那是我们共同

  • 文章中國水的問題(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中国 水资源紧缺 黄河断流 水资源开发利用 环境保护

    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切实做好淡水资源的节流、开源和保护工作,对实现我国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贫水国家我国水资源总量为二点八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二点七万亿立方米,地下水零点八三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了两者重复计算量零点七三万亿立方米。全国水资源状况的基本特点是:一、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

  • 文章專家建議制定「地球使用手冊」在九大關鍵領域設限,確保地球不被破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全球变暖 动植物灭绝 污染 “地球使用手册” 环境保护

    本刊摘录路透社奥斯陆九月廿三日电,科学家们说,为了保护地球免受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以及动植物灭绝等危险变化的破坏,人类需要制定新的「(地球)用户手册」。一个由廿八名专家组成的小组建议各国政府应该在淡水使用、化学污染物或土地使用性质的改变等九大关键领域设限,以确保「为人类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该研究小组的负责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斯德哥尔摩灾难恢复中心主任罗克斯特伦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全世界缺乏国际准则,他认为:「如今我们显然是在盲目开发。」他表示

  • 文章寧波市評出近代建築十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0期  作者:肖工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宁波近代十佳建筑 评选标准 文物普查 历史文化 建筑保护

    了以建筑本体为主,综合评定的原则,从一八四〇年至一九四九年间建造的建筑中选取。建筑在历史、科学、艺术三方面的价値是评选的主要标准,同时兼及建筑门类、知名人物、海内外影响等诸方面因素,使评选更加全面、客观。此次评选中,位于江北岸「外滩历史文化街区」的四座建筑榜上有名,体现出江北一带在宁波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据了解,为加强这些建筑的保护和管理,文物部门将与建筑使用单位签订协议书,落实保护措施。

  • 文章南麂的人工魚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5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 南麂列岛 人工鱼礁 海洋类型生物圈保护区 绿色海洋经济工程

    今年夏天,在南麂列岛湛蓝的洋面上,有几艘作业船正在把一艘长角生翅的怪船沉入海底。这是中国雨田集团南麂岛开发公司,利用废弃船只改建成「人工渔礁」,投放在海底,打造南麂海底生态园,为鱼儿营造一个个安乐窝。南麂列岛位于平阳县东海上,海洋生物品种繁多,据初步探明,以贝藻类为主的各种门类海洋生物有一八五一种,素有「贝藻王国」、「浙南鱼仓」等美称,被列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海洋类型生物圈保护区。长期以来,由于人为的滥捕滥捞,南麂列岛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