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者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丁守中的告白與請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11期  出版时间:1992-11-10
    关键字: 丁守中 立委 告白 学者

    了新形象,更扮演了学术界对政府建言最直接而有力的管道。在立法院里,委员同仁称守中为「学者立委」或「独行侠」。赵耀东先生勉为「国会淸流」。资深有风骨的老委员以「新国会标杆」相期许,媒体的朋友则寄望守中扮演国会中的良心。两年来,守中所提有关国计民生之重要书面、口头质询及法案意见不下六百余项,无不著眼于公平、合理、法治规范与效能社会之建立。更主动结合学者专家智慧多次主动立法,提出法律草案。在四百多位学界顾问的支持下,守中更在立法院针对各项有争议之重大民生问题及政府施政

  • 文章建議重修孔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5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孔庙 文化中心 永嘉学者

    可以反省而前瞻。温州近时重修不少寺院教堂,夫佛教之寺院、基督教堂,外来者也,而都得到过份的尊崇不惜巨资予以修复,甚至连乡间的什么「胡三相公」「陈十四娘娘」村野庙宇都得以修复,惟独正宗而庄严的中国文化的孔庙竟然无香可馨无地可容,此中华文化之耻,亦吾温之羞也。建议在城区府学巷原孔庙原址依古建筑原貌复原,并在孔庙内新辟永嘉学者纪念馆,陈列薛季宣、陈傅良、叶适、卓敬、孙诒让、宋恕、陈介石、林损、周予同、刘节、南怀瑾诸先生的学术著作和生平事蹟,展现温州的文化真价值

  • 文章学者不死大盗不止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6期  作者:楊泰順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学者 社会良知 学术伦理 权力工具

    文化大学政治所教授 杨泰顺有人说:「学者代表社会的良知」,但见识到台湾从政学者的表现,这句话的公信力恐怕已荡然无存。所谓「良知」,绝非表示学者意见不会犯错,但由于学者的养成必须经历严格的观察与逻辑训练,且因对知识的坚持,不附丽权势与人云亦云,意见自然可贵。在这些传统的浸润下,学者的言行自然也会呈现一定的规范,有人或许觉得学者食古不化,但这也是学者被推崇为「社会良知」的主因。当一个毕业生到学校任教,西方人多习惯称之「加入某校学者团」,强调学界同侪的认可

  • 文章贊佩學人熱忱提供國是高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1期  作者:胡維藩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国家建设研究会 专家学者意见 经济建设 民主精神

    政策,财政税务等,都重点提出了兴革的办法。再接着是六十三年国家建设硏究会的举行,一百多位海内外学者,参加了这一年一度的硏究行列,在两周的时间中,分六组进行,对当前文敎科学、工业发展、交通建设、农村复兴、财政金融、国际关系等,分别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意见与建议。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坦诚态度,给社会各界留下了极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国内外学人们,多受过严格的思考训练,他们的观察力及分折力,都极锐利精细,而且立场客观。因此,许多施政现象,政府官员往往无法解释,但却

  • 文章亚洲文化中心第二届亚洲学者会议开幕词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2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76-12-06
    关键字: 第二届亚洲学者会议 开幕词 亚洲文化中心 和平 仁义道德

    本会名誉理事长、总统府资政陈立夫乡长在亚洲文化中心第二届亚洲学者会议时,以会长身份在开暮时致词如下:总统,诸位贵宾,诸位会员先生:亚洲国会议员联合会亚洲文化中心第二届亚洲学者会议,今年轮到中华民国召开,所以吾国有此机会邀请亚洲各国的学者代表光临台北开会,深感荣幸。尤其我们所要讨论的主题是:「亚洲文化与世界和平」,这更使我们亚洲人共同感到自身对世界人类所负责任的重大,而对亚洲文化能否救世作一番检讨,以备贡献于世界人类,获取眞正的和平。「和平」这一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