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悼念陳師孝祖教授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李雲漢  出版时间:1995-06-20
    关键字: 陈孝祖 追忆悼念 金鸡岭精神

    的声威也达到新高点,没有人不晓得这位外貌儒雅温文,处事却明断果决的学者将军陈孝祖。当然,陈师之所做所为,都得到司令官刘寿公的全力支持,这批知识靑年,也就成为寿公为国家储备的一部分有用之才,寿公后来也常常以带来一批有为有守的流亡学生而欣然色喜。五百健儿创造了金岭精神民国三十八年五月将尽,驻靑岛国军奉令撤离,十万人安全登舟,于六月二日启航南下。靑教总队是五月三十一日登上和顺轮,于六月七日抵达基隆,停留二十日后就直航海南岛,在楡林港登陆,旋即奉令进驻金岭。第十一

  • 文章抗戰初期憶舊遊——五十年前西安至漢中紀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王述之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西北联合大学 西安 宝鸡 城固

    今年为抗战五十周年纪念,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抗战发生时,我方在本县书院小学任敎职,迄年底以战火迫近,学校结束,我便到西安西北联合大学读书。年后三月间,因战局吃紧,西安震动,学校南迁汉中,我随校由西安而宝,然后越秦岭,循栈道,出褒斜谷而抵汉中。当时西安为大后方西北的重鎭,由西安至汉中是川陜的要道,我身经这段历程,见到和听到一些有关抗战的景象,于今抗战五十周年时,颇多感念。且因铁幕已告开放,大陆情况渐多了解,尤感山河依旧,而人物全非,抗战成果几皆无存,缅怀往昔

  • 文章宛西各县自救奇蹟与公山胜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劉季洪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宛西自治 鸡公山胜地

    河南大学在开封战事吃紧时,先迁往鎭平及公山。这两个地区的环境和发展都有其特殊的情形,给我印象很深,値得略为敍述。鎭平是属豫省南阳专员区的一县。南阳秦为宛县,隋时改称今名。南阳专员区共辖十三县,西部有鎭平、内鄕、淅川、邓县四县,通常称为宛西。这四县接连陕鄂边区,地瘠民贫,时有土匪出没。民国六年内鄕别廷芳氏(香斋)为避匪乱,携眷附近居民百余户至一形势险要的老虎山寨,协力自衞,数年之中赖以保全。县民见其领导有方,先由其本区公推别氏为保衞团团总,后全县各区保衞

  • 文章許卓然先生與秦望山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1期  作者:黃石茨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秦望山 公鸡洞房 创办江声报 被刺暗杀 子女革命

    高匪每欲置许先生于死地,许先生为地方除害,如有机会,当然亦不放过高匪!以下是高匪围捕许先生的故事。一、公伴许夫人洞房高匪侦知许先生结婚,带领党羽, 夜包围许宅,破门而入,遍搜各室,惟堂上红烛高烧,未见许先生只影,后来搜至洞房床下,发现公一头,始知许先生早已离家他去,盖许先生有先见之明,故于结婚之夕,即行离家。公伴新娘洞房,系泉州俗例,表示新娘有伴也。二、在厦创办江声报宣传革命打击奸劣许先生常居厦门,创办江声报,宣传革命,打击奸党、土匪豪劣及日本浪人

  • 文章鸣寺小志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0期  作者:陶然 出版时间:1978-01-31
    关键字: 钮先铭 抗日战争 鸡鸣寺 武帝宫

    钮先铭将军(在台,现已退役),民廿六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工兵营营长。于日军侵华攻略南京时,参与保卫首都之战。城破,未尅随军转进,初出家上元门外永清寺,继移至城内鸣寺,隐身于佛门,以避日敌耳目。曾有「古鸣寺小志」之作,载于「还俗记」中,因关家乡古迹,特转录如次,俾借参考。『鸣寺,古名同泰寺,建于梁武帝大通元年,迄今千四百有十二年头。武帝好佛,金陵当日寺刹林立,杜牧有句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殆非虚道!武帝宫于台城,即寺之北隅;宫后

  • 文章東北亞之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5期  出版时间:1982-09-20
    关键字: 吴子声 韩国 日本 人参 抗日战争

    中国文化大学,是硏究印度梵文学的翘楚;夫人任敎台大中文系,我可说闻名已久,奈何无缘相见,此次能在旅游途中得以认识,实乃意外的收获。在韩国三天两夜的行程中,我们除了品尝有名的「人参」与道地的「韩国烤肉」之外,并游览了汉城市区、南山公园,并参观了李朝时代的皇宫遗迹——景福宫及中央博物馆,并到北岳天路俯瞰汉城全景,相信这些地方各位必不陌生,像李翰祥导演的「乾隆下江南」,胡金铨的「空山灵雨」外景都是在此拍摄的。韩国给人的印象是朴实的,它的景致颇有中国北方的气息,谈不上热闹

  • 文章粤北第二次大捷——良口之役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張澤深  出版时间:1976-09-30
    关键字: 第二次粤北战役 抗日战争 鸡龙岗 良口 战争经过

    ㈠前言抗战八年,吾粤境内有过三次较大的抗日战役,値得记载的。如民廿八年第一次粤北大捷、牛背脊丹竹坑之役[1]民廿九年粤北第二次大捷、良口笼岗之役,及民卅三年曲江城防战之役[2]。本人幸而在这三次战役中,躬逢盛会参战了,而且任务重大,战果至钜。第一次粤北之役,计有151 152 153 157 186等五个师参战。把一个加强师的日敌,受到我们的腰击后,自知身陷危境,而被迫退却了。曲江城防战是本乎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之战略策定,持久抗战的原则,以空间换取

  • 文章抗日精神憶重慶(續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2期  作者:馬靜齋 出版时间:1977-10-01
    关键字: 川陕有差 新路萧条 宝鸡空袭 西安逃空 浙人入长安 防空穴洞 七七纪念 领导慰问

    乐在其中,大有无怀氏之民与葛天氏之民同感也。十日抵汉中县,即汉留侯封王地,为陕南重鎭。陆有公路通川鄂,水有襄河通汉口,迩来更为陕省军事政治重心。惟前方各战区难民后撤云集,陕省本无一出产,全赖省外来物资,现东南交通断绝,全靠川省供应。物价昻贵,生活不易。川糖每斤一元,川盐每元二斤,信纸两张需小洋一角,其他一切生活可知。住汉中二日,领略难民生活苦况。十三日离汉中去寳,途中所见更为凄凉。过留埧县,全县祇三百余户,城内无像样商店,比川北之鄕村犹不及。据云:「新年一月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