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运输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對日抗戰八年拾零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2期  作者:王惠民 出版时间:1981-12-06
    关键字: 抗战 投降 官兵 交通运输

    调囘重庆后,改派倪文亚接替,隔不多时,倪奉命担任浙江靑年团主任委员,辞去敎育长职务,第三任敎育长姓陈,名已想不起来,对日抗战胜利,省训练团遂停办。缺汽油车难发动运输全靠人力浙江全省的公路,在战前共计三、七一七公里,除保留九十三公里外,计破坏三、六二四公里,都是为阻止敌人的重武器通行而自动掘毁的。所剩下的九十三公里,就是通临时省会所在地的云和两段公路,即云和通丽水与云和通龙泉的两段。车次都不多,上下午各对开两次,汽车的动力不完全用汽油,走云龙线的车子多半用

  • 文章抗戰秘辛(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8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3-10-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物资 运输 滇缅公路

    你们为何不如检查?英军答称:「禁止中国军车入出是我们职责,车上装的是什么那是海关的事。」当晚,将首日行车情形,急电呈报重庆军统局。潘先生并在寓所欢宴外来上级长官及孔雀公司张嘉顺先生,后来戴先生亦覆电嘉勉,对张嘉顺特嘱潘先生代致慰谢之意。㈥后记当我国抗日战争局势紧迫,而所有军民用物资全赖滇缅公路运输入境的时候,日本政府凭著当年英日同盟协定,利用英方无力照顾其远东利益时,压迫英方封锁我后勤命脉滇缅公路,其计非常狠毒。戴先生高瞻远瞩,预先电令腊戍直属组潘其武先生

  • 文章抗戰秘辛(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6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3-08-20
    关键字: 抗战 秘辛 金条 西南运输公司

    ㈢一百七十五两金条的诱惑——「高一段与矮一截的妙比」西南运输处,在当年抗战中期时代,谁都知道是我国向国外输入军民用物资到国内的唯一军事机构,因主要据点是在缅甸仰光和缅北腊戌,故以商业性公司名义在海外登记经营,人事组织全由军统局掌管,上至总经理,下至押运员,除捆工等苦力是印度及缅甸人外,百分之九十九的职员全是军统局的工作同志。所有的运输工具——三吨道奇卡车,完全是美国军援物质,由美国船运缅甸仰光装配成车后再装货,连车带货,由缅驶入云南,一去不返。但最初筹建

  • 文章抗战期间中苏运输线甘新公路线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0、51期  作者:簡笙簧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西北国际运输线 中苏运输线 中苏航空线 历史资料

    抗战爆发后,我国沿海各口岸,或被日军封锁,或遭轰炸。政府当局决定开辟西北国际运输线,乃任命驻武威之骑兵师长马步靑兼任甘新公路督办,由兵工修整甘新公路。二十六年十月一日,全国经济委员会派员至兰州,组织西北公路运输处,洽运由俄入境物资。同月,我向苏俄以货易货之物资货车千辆,越界经霍尔果斯、迪化、哈密、猩猩峡源源而来。十一月十一日,首批俄车开抵兰州。复以来车日多,我方准备未周,一部分准其再开至西安。在抗战初期,除法国在越南有少许物资接济我国外,国际援助能开此后

  • 文章吾鄕土路上的载重运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趙培遠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载重运输 乡村土路 独轮小车 双轮大车 土牛

    在鄕村土路上,常见的载重工具,有独轮小车,和双轮大车,不论什么车辆,都要用牛驴牵引或骡马拖拉。除了普通日用物资,都可装车搬运,分批输送外,对于那些体积庞大,装卸困难,既不能支解,也无法容放的超重物体,还有一种特殊运输工具,叫做土牛。构造虽极简单,行动也很拙笨,但是它的承重本领,却超乎一般人的想像之外。兹就所见,分述于下:一、独轮小车:这种车字又分「单把子」和「二把手」两种。单把子车除了行商小贩,或轻便搬迁,不超过三两百斤,可以一人驾驶,独来独往,也可成羣

  • 文章葉敎授葵南先生小傳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叶葵南 交通运输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先生坐鎭赣州为行政督察专员,遂川为其辖区,军粮民工充沛供给,督促之令有如星火,为提前完工,叶氏将利达工程公司运输部在缅甸腊戌之大卡车九十七部,全部调至遂川,抢运机场建筑材料,幸如期完工,蒙先总统 蒋公电召赴渝,温语加勉。抗战胜利后,沈阳铁西工厂由利达工程公司接收,五厂有三厂开工生产,复协助中央信托局由四平街抢运黄豆十七万吨至营口。行宪后当选国民大会代表,随政府来台,除应聘为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外,并在台北各大学执敎。

  • 文章追懷陳大慶將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吳文卿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陈大庆 报考军校 抗战胜利 物资运输 往事回忆

    京朝天宫报到。接收士兵整训后,一个营派到上海先属第一补给区司令部,后该部北迁,上海成立港口司令部,后又改为上海运输司令部,这个监护营未调动,我任该营第二连上尉连长。首度追随陈上将上海巿北四川路底大营区,原系日本侵华时之海军司令部,这个营区系四层建筑,**全面叛乱时,此营区指挥作战,为维护治安之中心,四个机构在此办公。这个营区有两个大门,靠中正公园边大门系某部队一个连担任,我连担任另一个大门警衞,当时,陈大庆中将担任淞沪警备司令,参谋长系黄辉亚少将。三十八年五月间

  • 文章(專論)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回顧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8期  作者:龐靖宇 出版时间:1995-10-03
    关键字: 交通要道 中日战争 交通运输 投降

    界首是在安徽的太和,临泉和河南的沈邱交界的沙河岸上一个小鎭,向东北经过涡阳蒙城,直通商邱、徐州,是陇海津浦两铁路上的重鎭,接近广大的日本占领区,我们常称之敌后;向西越过平汉铁路,直通抗战时期的大后方西北和西南,临时首都重庆。因而在这个小鎭上,机关林立,商业发达,为出入敌后之交通要道,亦为向敌后抢运物资,转运后方支援抗战之重要据点。负责机关是交通部运输统制局界首货运站,另有沙河警备司令部维持地方治安,为敌前最高军事单位。我们的机关设在这个小鎭鄕下一所民宅内

  • 文章我與寧波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7期  作者:戚靜之遣著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宁波回忆 谋杀案 抗日时期 物资运输

    (續上期)二十六年秋,寧波郊區半路庵,近午尙未開門,有好奇者進而觀之,內部人員均被吊死,一時駭異狂喊。由當地警察分局長如情電話吿余,我卽馳赴出事地點察看。內住人員本來僅和尙與老嫗兩人,因避敵機轟炸,市區一家米廠疏散該處,共有工人六名,內一人僅十八、九歲,餘均係粗壯工人,均被謀死,各人項套一繩掛在屋之橫檔上,亦有掛在床檔者;多人足不懸起,亦無反抗情形,似係昏迷後項套以繩,使其不能復活。僅一少年後腦及背部似係木器打擊致死。余深知此處住民仁厚,絕無如此兇殘者。...

  • 文章抗戰雜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6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南进政策 抗日战争 国际运输线 赴缅参战

    原有西攻印度,会师中东的打算。中印为邻国,如果一旦日本实行进攻印度,而又占领印度,这时,我国的国际运输线便没有了。因为缅甸陷于日敌后,我国的国际运输线,只余经喜马拉雅山的驼峯一线,滇缅公路运输线,因缅甸之失而终止了。我国为长期抗战计,为取得与印度共同抗日计,我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偕夫人与随员等于一九四二年二月七日访问印度,九日抵达新德里。二十一日公毕返国。据当时印度政府公报,指蒋委员长此行目的:「乃欲与印度政府,尤其印度英军司令,商讨中印两国有关之一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