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湖北领导了武汉会战、宜昌保卫战、宜昌反攻战、鄂西战役等,始终坚持抗战,其卓越功绩应该永远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1] 《陈诚私人回忆资料,第七节㈡整理武汉城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2] 《陈诚私人回忆资料,第八节㈡筹备国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3] [4] 日本防卫厅硏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二卷第一分册,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第八十九、一〇七页。[5] 陈诚:《抗日战争中的武汉战役》(一九三八年六月
-
当年国府为团结抗日,联合朝野各界人士,集中意志,一致对外,如毛泽东,在重庆高举右手,三呼蒋委员长万岁时,显见只有国仇,幷无私怨,于是既定国策中,有国民参政委员会之产生,汇纳各党各界人士,世称社会贤达,荟萃羣贤,集思广益,共谋国事,其中湖北省籍占有两席,孔庚与李荐廷,两位鄕贤。孔 庚雯掀老先生,浠水人氏,早年闻父执辈称为鄂省怪杰之一,毕生耿介,风骨嶙峋,自中共建制红都,老先生闭门谢客,持节明志,终于一九五〇年秋,病殁武昌寓所,克享高年,身后悽然萧索,一代
-
陈诚的政宦经历是一九三八年从湖北开始的,此前他是作为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展现在历史舞台上,这一年六、七月他先后出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和三青团书记长等党(团)政职务,显示出他政治家的才能,并为后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他兼任湖北省政府主席一职,长达六年,[1]这期间正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战期间,他在湖北除了忠实执行国民党的各项政治方针外,还企图有所作为,展示了他精明、干练的政治智慧和魄力。㈠推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抗战。一九三五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南侵
-
秭歸縣原爲歸州,自西徂東,峽江直貫全境,行駛於峽江之川輪臨江常云,「峽江之險,險在秭歸。」誠經驗之談。水程全長約二百八十餘華里,計有四十八灘,灘灘有險,玆將其大者槪略述之。西距縣城百二十華里,與巴東縣毘連,有牛口灘,巨石横臥江心,兩旁暗礁如筍,迫使江水由峽口轉漩飛逝,船逐急湍而下,掌舵稍忽,卽觸礁陷入漩渦而有沉沒之禍,續行三十里,至八斗子,江底遍播亂礁石,水流因冲激形成漩渦,泡花滿浮江面,直抵洩灘。洩灘有上下兩灘,以上三灘,漲水時最險,渴水季節,較爲平穩...
-
壹、前言湖北文献,系我湖北省旅台同乡自筹经费所创办之刊物,于一九六六年十月发行创刊号,每三月出版一期,迄至本(一九八八)年十月,已届满一二九期,三十二年来未曾间断。本刊创刊宗旨,乃有鉴于「国有史,家有乘,省县有志,均系以文纪事,表现民族精神。然官书多伪,逸史足征,故晋之乐,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班马之史记,皆以私家之笔,为后世所珍。」而「征文考献……更是发扬吾鄂历史文化,尽到我们这一代承先启后的责任。」是故创刊之初,即揭橥「报导我省山川沿革、民情风尚
-
本文作者方曉蓉,湖北大學政法與行政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為田子渝教授。
-
济南一中、济南市区中学等,而后是鲁西南的菏泽中学、菏泽师范、曲阜师范、钜野县中等,都是由校长率领,几乎整个出来,构成了庞大的流亡师生队伍。在许昌城外,作了短时间的逗留。这时与教育部接上关系,被命名为国立湖北中学,校址选在湖北郧阳,师范部分校设在湖北均县。杨鹏飞被委任为第一任校长。许昌城外初会乍合,数千名师生员工要吃要喝要行路,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在纷歧复杂混乱而又紧迫的环境中,组建一个完整的学校,其创业之艰苦困难,可想而知!身为肩负国家及地方父老重托之校长
-
话说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日本军阀发动「七七」芦沟桥事件,爆发我国全面抗战局面,不及一年后的时光,我国大部精华地区,悉被日军侵占,武汉也已弃守;湖北省政府播迁恩施。主席陈诚将军,为了全省学校,因逃离而停课解散,乃成立联合中学校,校名定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简称「联中」;以公费待遇,军事管理,招收全省失学青年就读,时在一九三八年的下半年。在鄂北设立两所分校;一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郧阳分校,由原省立襄阳第五中学为基础,设于郧阳县城内,李国魁任分校主任
-
日军投降为止,不敢再发动攻势。此对其后之湖北政经建设,及整个大后方安全之确保,实具极大贡献。
-
在 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先烈,坚忍不拔、再接再励、抛头颅、洒热血,经过十次艰苦奋斗,终于由我们湖北同胞在武昌首先发难,成功的推翻了满淸腐败政府,改变了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封建政制,首创「民主共和」之「中华民国」实现「民为贵」之民主政体。因此:「双十」这个历史光荣的一天,不独中华民国台湾各界都在万众欢腾,热烈庆祝,凡是全世界有炎黄子孙的地方,无不展开兴高彩烈的庆祝。今年正逢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成立五十周年,湖北文献创刊三十周年,特联合台北市湖北同鄕会筹划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