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条件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勝利天大喜悅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耿朝元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对日抗战 日本无条件投降 举国欢庆

    对日抗战八年,牺牲了空前惨重的生命财产,到民国卅四年八月,国人最后胜利的信念实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胜利了!消息传来,该是大声欢呼,热烈庆祝,但身处沦陷区的同胞,内心高兴,一时却不敢尽情表达。卅三年夏初,日军发动攻势,打通了平汉铁路郑州至汉口间的路段,其重要据点—河南郾城县漯河镇即告沦陷。那年我十八岁,在抗战期间,好不容易在漯河镇念到励行初中二年级的学业,又一次遭到中断。我们老家位在漯河中正路老街,平行的中山路,是由火车站直通漯河寨的东门。自舍下右转

  • 文章抗戰期間晉西的二聯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李明元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晋西民俗 学习条件 学校相关事件

    第二战区的首脑机关,在山西吉县克难坡(原名南村坡)形成的窰洞城,可说是一大奇观,对于防空袭,还眞具有优越性呢!最近在一篇文章里读到,某建筑学家正在把窰洞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专门硏究呢!学习条件我到校以后,被分配在补习班,这是一个大班,六、七十人,在一个大窰洞里上课,每人自备一个小板橙,膝盖就是课桌。教室用的黑板是在山沟里揭取的一大块石板。这是山沟里一种特殊石头,可以分层揭取,经过打磨光,做黑板再好不过了。补习班没有课本,语文课文和数学例题发的是油印讲义,其它则全靠

  • 文章萬里從軍記之六—抗戰勝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6期  作者:陳器  出版时间:1997-03-0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大雁塔 潼关作战 无条件投降

    潼关」一步,安定了我们后方和首都重庆的安全,当时日本评论家称谓胡宗南的部队,是皇军最难缠的敌人。五、日本无条件投降:七月二十六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担宣言,对日军发出最后通牒,促使日本投降。八月六日八时十五分,美军一架B29飞机在日本军事基地广岛,投下战史上最具破坏力之第一颗原子弹,炸死了七万人,四、五平方英里地区化为瓦砾。九日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炸死十万人,给日本带来悲惨之命运,日本天皇终于在八月十四日正式接受无条件投降,八年艰苦抗战,终于获得

  • 文章宛西民團抗日紀略(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0期  作者:陳舜德 出版时间:1975-10-25
    关键字: 宛西民团 抗日战争 浙川民团 宛西自治 日本无条件投降

    三十四年八月初,胡宗南主任由西安来淅川西坪鎭主持战区会议。与会者计有三十一集团军全体干部,河南省政府刘主席,我和内鄕薛炳灵等参加,会后是月七日。胡主任于返囘西安途中夜宿蓝田县时,晚间十时与刘主席来电话,说收听广播,悉日本已无条件投降!刘主席立即找到我,报告此一喜信。我听后不胜雀跃,并即传知人民燃放鞭炮,庆祝抗战的胜利。一霎时,街头尽是狂欢之声,爆竹声彻夜未停!八年多的艰苦抗战,我们终于获得最后的胜利!当日晚,我与刘主席苦不成寐。一则是心情过于兴奋,再者

  • 文章抗戰勝利前後我的幾段經歷與見聞(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立初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日本无条件投降 抢修老河口机场 整顿漯河市容 战后状况 社会风貌

    四、日寇无条件投降时间的脚步,一步一步的在向前迈进,我们对日抗战忽已到了第八年的夏天。华中地区,自国军由老河口转进至汉水西岸后,战区当面敌我的态势,除各紧守原阵地相互对峙外,前线一片沉寂,双方都很少发动大规模的战斗。可是,在湘西及桂西方面,由于敌寇企图占领湖南芷江的机场,以期巩固湘桂及粤汉两铁路的交通,乃不惜冒险发动湘西会战,惟其兵力总共仅有五个师团和一个旅团,合计不过七、八万人。这足以证明敌寇深入我内地后因兵力分散,实已成了强弩之末。至于我军方面,则

  • 文章廈大人的長汀情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2期  作者:李鴻简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长汀简介 厦大内迁 校舍建立 条件艰苦 萨校长贡献 抗日宣传队 长汀发展 求学经历 老校友忆往事 厦大在长汀的史料陈列室 长汀奖学金 长汀精神

    学生宿舍(后称博爱斋)。此外,他动员商会到附近各县采购大米、食品、蔬菜以及建筑材料等等,以帮助解决厦大两千多名师生的困难。当时东起旧育婴堂,西至中山公园,沿着北山的一片坡地上,鳞次栉比地建立起一栋栋简易的校舍。因建筑材料短缺,曾利用杉木皮代替屋瓦,用粗麻布代替窗玻璃。另外还租赁了不少民房,并在北山脚下深挖防空洞多处。当时厦大条件的艰苦,于此可见一斑。在最困难时,为了增强学生的营养,萨校长千方百计让每个学生每天吃上二两黄豆。长汀没有电灯,萨校长把拨给他专用的汽车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