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敎員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楊潤生先生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董玉珏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杨润生 人物回忆 教员

    后,以距离县城甚远,往返不便,乃就读于沛县三河尖完全小学,因距离较近,诸多方便也。卒业后于十七年考入丰县县立师范,二十年期满结业,出任职,计先后任小学敎员四年,小学校长两任。在任期间,一本家传淳厚作风,做事认眞,一事不苟,以身作则,注重身,故历经各校,无不口碑载道。二十六年七月日寇侵华,乃投笔从戎,参加抗战行列,历任文及党政工作多所建树。抗战剿匪后期,与先师孙敦礼先生同佐华山区穆区长伯仁,以迄地方陷匪。地方陷匪后,辗转周折,千辛万苦,到达福建,适

  • 文章何故一等警員材之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0期  出版时间:1970-05-02
    关键字: 何材之 小学教员 军旅 中尉 社会治安 病逝

    何故一等警员材之君,民国十二年八月廿一日,生于江西省萍鄕县宣风鎭双江口,家道小康。其父达明公,系当地保长(亦即现在里长),服务桑梓,乐善好施。民国十九年**盘踞赣南,其父母被**淸算斗争,惨遭杀害,时何君年仅七岁。何君无兄弟,仅有姊妹各一,现均陷大陆。十二岁完成国小育,随其族祖父硏习五经四书等,十八岁完成中等育,任小学教员。一年后,即献身军旅,先后在现 蒋副院长主持之江西省壮训团,及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干部训练班受训,其时正値抗战与戡乱之期。何君曾任文职

  • 文章觀牡丹,懷故舊 下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2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86-08-10
    关键字: 牡丹 抗日战争 仙女庙 小学教员 庭院

    两座花坛,种植牡丹,色有数种。花开之时,住持将第一朵献佛,并于客厅设座,准备茶点桌盒,招待施主来临欢赏。我曾去过两次,有一次,索花一枝转赠爱慕之亲戚。老尼嘱小尼将花置于花坛,由余往取,大概是因「男女授受不亲」之故耳。因看至善园牡丹,想起家鄕吴东昌牡丹;又因吴东昌古宅想起老友吴高富。吴兄又名哲,字慕先,为第七高等小学同班同学。他本在鎭江习木业,后因不愿经商,复来求学,因此年长于我。他在界首鄕师毕业后,任小学敎员。鄕师学生不乏参加共产党者,他不与同流,入国民党

  • 文章李化淸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蕭漢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李化清 学徒 经理股东 小学教员 抗日战争

    扩大而萎缩,迨至长沙大火,财物资产,于一夕间化为灰烬,先生只身逃出火窟,泪洒刼后焦土,怅然返回故里,创巨痛深,久久不与世通,迨至三十一年始应聘为雩都县立桥头中心小学敎员,并两度膺选为雩都县议员。其任桥头中小时,余亦忝列同校,得亲謦欬,相处既久,遂成忘年之交,学之暇,或切磋疑难,或评论时事,先生恒有独到见解。时余涉世未深,意气飞扬,满怀幻想,先生每以充实根底,修养心性,静以待时相策励;并勉以稍习商场事务,以及珠算会计等,惜余当时志不在此,咸漠然视之,今日回

  • 文章錢恩傳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2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钱恩传 教员 抗日战争 军官班 公职退休 因病去世

    钱故恩传先生江苏省宿迁县人,先尊翁钱在天考先生,原对汉学具有深厚之基础,又系基督长老会资深长老,对西方学术与哲学亦有深度之精研,其学德言行,素为全县绅民所景仰。先生幼承庭训,天资聪颕,深具我国孝悌忠信之美德,更有西方追求眞理之精神。曾毕业于江苏省立淮安中学高中部及中央国术舘正规班,任敎员官,抗日军兴,即任县保安队分队长,后投考陆军第八十九军军官训练班军官队第一期毕业,由优秀排连长,调任中央军校第十六、十七期区队长,旋入军校苏干班军官第三队受训毕业编

  • 文章王仲英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朱應容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王仲英 北伐战争 中学教员 随厂撤退 家庭生活

    十七年北伐成功,乃卸却戎装,任江苏省立南京中学军训官,后又任职于首都民众敎育馆。民十九年八月任丰县县立中学国文敎员,为家鄕作育英才,历时六载。二十五年先生老友王笑峯先生接任福建省晋江县长,挽请先生担任秘书,得展政治长才。二十八年随朱文伯先生至福建省永泉师管区任副官主任。三十一年至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任总务主任。三十四年远适贵州,任空军第二路司令部少任军法官。抗战胜利后返回徐州故鄕,还我初服,任于江苏省立连云中学,集徐海靑年菁英而敎育之,乐在其中。三十七

  • 文章魯蘇豫皖邊區臨時政治學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鲁苏豫皖边区临时政治学院 抗日战争 校史沿革 办校概况 教员阵容

    了,沦陷区的靑少年不愿作敌人奴隶,志在求学上进的人,冒险犯难潜逃到这里。为了收容这些靑少年,首由九十二军军长李仙洲先生设立私立成城中学于阜阳,后改为国立二十二中;继由王仲廉将军成立边区中学于太和,后改为国立二十一中。合乎中学程度的学生有这两个国立中学可容纳。高中毕业的学生不能去后方升学而志在继续上进的人,则苦无读书的机会,为应事实需要,汤先生乃请在边区设立高等敎育机构,部准在边区设立临时政治学院,收容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者,予以大学一年级一般课程训练,作为地方

  • 文章張明瑛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劉德熙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张明瑛 小学教员 行政工作 个人生平

    参加国民革命北伐工作,后因父丧母老,家中需人照顾,乃返囘地方,在界服务,曾任常店小学敎员,宋楼小学及赵庄集小学校长,为培植靑年学子,作育英才,不遗余力。二十七年五月,日寇犯丰,县城沦陷,地方秩序骚乱,学校被迫解散。先生为保衞桑梓,乃转任行政工作,在抗战剿匪期间,表现更为优异,本县四、五两区毗连鲁省西南单,金等县,为**出没骚扰特甚之区,在三十一、二数年间,先生任五区区长,兼区常备队长。对防御**东侵,成绩显著,三十一年七月,策动单剿东匪军张正武部反正,编成

  • 文章模範家庭代表張宗明鄉長

    来源期刊:《同安》 第38期  作者:本會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模范家庭 稚龄来台 张父爱国抗日 精学自立 商专教员 家庭美满 热心社会

    辉煌汗马功劳。忠党爱国热心,迭蒙层峰嘉诩。平生笃信佛敎,乐善好施,关怀地方公益事业,出力出钱,施棺施账,蜚誉里邻。民国五十三年当选台北县议会议员,蝉联拾载,为民喉舌,建树良多。张宗明鄕长,系张天发老先生长子,平日耳濡目染,深具乃父优异气质,毕业辅仁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硏究政党政治,美国长堤大学硏究社会福利,革命实践硏究所结业。历任台北商专敎员,中华工专讲师,狮子会会长、分区主席、监督,义警中队长,台北市体育会常务理事,台北市自由车协会主任委员,中华民国

  • 文章我對監利的回憶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謝自力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主持县政 改进军公教人员待遇 物资变动 感怀监利

    对县政之硏讨,均表现出大公无私之风度。余在任三年中,县府与议会始终合作无间,致政令得以顺利进行。在当时县与县之比较上,实亦少有之现象,此乃使余感触最深,而不能忘怀者。二、以稻谷五斗为基数发给实物,改进军公待遇,藉提高工作效率:在抗战末期,因物资短缺,通货膨胀,物价不时波动。首先受到影响的,为靠薪饷收入维生之军公。余到任之初,为谋保障其生活的安全,防止贪汚,幷提高工作效率,乃向县议会提议,将军公薪饷以稻谷五斗为基数,发给实物案,经议会一致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