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忆往事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抗戰初期家鄕淪陷時第一波漂泊生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10期  作者:陳爕堂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回忆往事 战争实况 逃难

    記得在民國廿六年的七月七日,日本軍隊,突然炮擊河北省宛平縣外的盧溝橋,月末卽進而攻陷平津,日本早有野心,擬鯨呑我國,戰爭旣已開始,我國民革命軍,遂發出怒吼,於焉全面抗戰開始。當年盧溝橋事變,我正在吳興縣南潯鎭服務,受中央農業實驗所派駐在吳興縣辦理純系水稻實驗的推廣督導工作,其時吳縣一帶,尙屬平靜,我們也照常工作。然而事隔月餘,日軍移兵南侵,以強大陣容,猛攻上海,我軍奮勇抵抗,戰況至爲激烈,奈敵眾我寡,無法抵抗,結果傷亡甚重,定爲八一三滬戰。雖在敵强我弱之...

  • 文章抗日炸寇車親歷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4期  作者:劉一曙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湘北战役 炸日寇货车 回忆往事

    同仇敌忾胆气豪,炸雷夜埋荣秀桥;震天霹雳一声响,酋贼寇车尸骨抛。自古霸道终无善,侵略好战命难逃;健儿誓雪中华耻,齐奏凯歌志量高。这首诗是我在一九四五年春末于湘北抗日战役中,率部穿插敌后湖南岳阳荣秀桥(现名黄秀桥)铁路线段,伏击日军,炸毁其编号为「三九六六五」火车全列,毙敌两百余人,荣获「卫国干城」奖章后,即兴而作。每当年场景,豪情满怀,至今咏来,历历如在眼前。乃爰原作,撰文自励,以志不忘。一、仇恨盘踞在武汉的日本华中侵略军,仗其猖獗之势,自以为进犯得手

  • 文章棗陽人的傲骨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丁家成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姜法乾将军 祭奠 回忆往事

    六月三十日爲鄉賢姜法乾將軍逝世三週年忌辰,邱老師原計劃登山瞻仰墓園,因氣象報告敏莉颱風過境,二十九日晚,祖恕通知行程暫停,但次日晨我見風和日麗,根本沒有颱風蹤影,所以我未徵詢他人意見,仍然趕往姜寓,適時,姜先生的老友吳先生亦開轎車到達,我們共同認爲今天應無風災,所以邱老師也同意由吳先生載老師,祖恕、慶春及我一同登山,很順利地到姜先生墓地,稍作憑弔,又無風無雨的返回台北,我們都感謝這是上帝的完美安排,姜先生的墓葬在中將區,但他的墓碑卻刻著「少將」,使我感觸...

  • 文章「抗日得勝」讀後感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吳光朝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回忆往事 读后感

    拜讀校友通訊第三十期,高慶辰學長大作「抗日得勝」鴻文,暢談抗戰時期,駐守恩施機場,指揮空軍作戰,屢創奇績,勞苦功高。加以大筆酣暢,描述生動雄壯,揚眉吐氣,文情並茂。令人讀來不勝神往,舊夢重溫,擊節欣賞敬佩不已。當年我亦在役同時同地,有同甘共苦之感,引起我的回憶。但因陸空軍連絡不夠,竟失之交臂,今日海外紙上重逢,恍如老友,足以償願。茲憑老腦秃筆,狗尾續貂,補充一二,以供同學之參考與消遣。我於民國三十二年,奉令接任恩施警備司令,在宜昌三斗坪登同德輪,溯長江上...

  • 文章念抗战、故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侯錫麟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回忆往事 思念故乡 抗战纪实

    今年是对日抗战六十周年,缅怀往事,回首当年,令我想起了六十年前家破人散的日子,民国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这一天,是一个国仇家恨,血泪交织永远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日本军阀的铁蹄踏进了我的故乡—河南商邱,使我失去了养育我将近二十年的故土,踏上了流浪的征途,走向另一个人生挑战的新阶段。商邱位居中原,乃一古城,亦兵争之重地,北伐、及蒋、冯之战时皆位居要冲,抗战胜利后,要休养生息让老百姓过一段安静的日子,接着戡乱战争又起,徐蚌告急,商邱又成双方攻守之据点,遂陷于

  • 文章投降專家與受降觀禮記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1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回忆往事 受降典礼 典礼实况

    九一八」事变,日寇夺取了我国东北各省,「七七(民国二十六年)」战端大开,我全国同胞奋起,抛头颅、洒热血,八年之久,终得最后胜利。日寇于民国二十四年八月十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南京受降典礼,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举行。日本驻华总指挥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各战区分别举行受降典礼,华北方面,分由郑州、漯河两地举行国钧受邀观礼,往事如烟,恍然尚能记之。郑州受降典礼:郑州巿位于河南省之中部,北临黄河,西有大山,东南两方,平原广袤,平汉。陇海两铁路交会于此,地属

  • 文章勝利的回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王守中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庆祝场景 回忆往事

    ㈠日本降訊傳來時民國卅四年的八月十日,我隨軍駐防在滇越邊區已數年,那時候我連爲加強前哨連:本排奉命爲第一排哨;位於滇東南的西疇縣麻栗城專員公署直通越南河陽省交通要道,嚴防越境之敵,在失敗前作困獸之鬥,威脅我西南大後方:因此每夜都要去巡查各班哨,目的在鼓舞士氣,提高警覺,黎明前查哨歸來,本想小睡,剛鑽進綠紗蚊帳,即滿身大汗,把心一橫:不睡啦,乾脆到對面的小山上,作個體操,看看日出不亦樂乎!這座小土山是我常常來的地方,上有青山下有綠水,如果有事傳令兵就會來找...

  • 文章胡宗南先生與國民革命(二十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文戈莊  出版时间:1989-01-10
    关键字: 回忆往事 军校训练 国际形势 胡宗南

    (續上期)十七、淬礪奮發十一月二日七分校軍官總隊集訓開始,六時先生由興隆嶺騎馬至河西大操場,主持升旗點名,中途馬驚跳躍,墮地傷足,先生未之在意,强忍傷痛升旗、點名後訓話,所講要點如左:㈠選調各位來此受訓,目的是要使各位成爲更堅强之幹部,什麼是幹部?幹部是建築之支柱,是國家政令實行者,歷史吿訴我們,凡有優良之幹部者,就能成功,否則就會失敗,俗語「三軍易得,一將難求。」我以爲「良將固然難求,三軍亦不易得。」大小事業的成功,端賴大眾一心,群策群力,百折不囘。決...

  • 文章就读河北中学往事记趣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5期  作者:高華俊 出版时间:1999-02-05
    关键字: 河北中学 就读入校 回忆往事

    民国三十一年抗战进入最艰苦的阶段,当时河北省政府已无法留在河北省境内而迁往河南洛阳。不少河北平津各地青年不甘在沦陷区遭受敌伪迫害,纷纷逃亡到大后方加入抗战行列。河北省政府为免家鄕子弟沦落他鄕荒废学业,特别在河南省伊川县白杨鎭设立河北中学,分为高中、初中另有师范部。来自沦陷区的青年先安置在洛阳近郊小鎭—沙湾招待所,然后经过考试编班即分送到河北中学就读。我当时被分发到初中一年级第十二班就读,学生全部公费,连书籍服装都免费供应。如今回忆往事仍历历在目。白杨鎭距

  • 文章稚老二三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張玉麟  出版时间:1963-03-25
    关键字: 游览雁荡 “战地服务” 立委竞选 回忆往事

    抗戰前,我在浙溫樂淸從事縣政工作,吳稚老和蔡孑民、李潤章、張默君諸先生等六人,由滬到樂遊覽雁蕩,當時我去南京入內政部的行政人員講習所受訓,和他們沒見面,歸後纔知道他們遊山的消息。他們登記時,稚老是化名爲王某。當時的警察認出這位老人是大老,就明白這是一羣什麼人了,於是不動聲色,隨派武裝警察加以保護。雁蕩爲國內有數的名山,中外人士前來遊覽者終年不絕,可是這山的周圍在四百華里以上,深山絕壑,難免宵小混跡,所以當地的警察,都曾受過「安全」的訓練,對遊客特別注意。...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