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转战印随军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4期  作者:虞志春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抗日 横断山 印度 缅甸

    念:「祖国河山分外娇,白云叠叠水迢迢。」转战印,野人山上遭浩刼一九四二年,日本军扩大侵略战争,派军南进攻打南洋羣岛弱小国家,妄想掠夺南洋羣岛的丰富资源,日军进攻缅甸在仰光登陆,企图封锁我国最后一条国际运输线,拟切断盟国援华军用物资运入中国,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相继沦陷,均被日军侵占,使盟国战略物资无法运入中国,使我国抗日部队陷入苦战,处在挨打境地,我国政府为了保衞滇缅公路之畅通,即派最精锐的陆军第五军为援缅远征军和盟军并肩作战,与日

  • 文章僞滿繫獄紀實 (下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石堅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入狱 人物回忆 伪满政权 出荷制度

    思想所由来!日本军阀秉承这个衣钵遂演成九一八事变,想把理想实现在新国中,所以一方面拒绝国际仲裁,一方面实行满洲建国,不能不说根据优越感的渊源,而创造这个理想新天地,如果这些人眞能做到眞善美的政治,自然可以向世界夸耀,可是人心复杂,品类不齐,理想既不易实现,仳漏却层出不穷,原先本想把这个资源丰富的产物,供应所有军需,但是橡胶轻金属等无法取得,遂不得不进军南洋。于是战线太长了,分散太多了,不但兵力不够分配,照顾也难周到,纵然美国不参战,已经险象环生,顾此失彼

  • 文章抗戰時期之四川役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12期  作者:戴高翔 出版时间:1963-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兵役制度 议政设施 青年从军

    方面之贡献尤多。推其所以能有如此成就之由,则与抗战期间之役政工作,有其密切之关系焉。我国自民国二十二年颁布兵役法,二十五年由国府明令施行,而征兵制则适实施于七七抗战之前一年。当时全国兵役行政主管机关为军政部内之兵役司,以后为适应日趋繁重之兵员补充业务,改组为兵役署,各省亦相继成立军管区。其时四川省政府主席为王赞緖,二十八年王赞緖率师出川抗战,由今总统蒋公(当时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理,二十九年改由张岳军(羣)先生任主席。中央鉴于抗战基地之重要,二十七年秋成

  • 文章包容(号伯)八十五歳时简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1期  作者:包伯 出版时间:1978-11-06
    关键字: 包伯 作者自述 往事回顾

    之口头语,而现在竟敢剪去发辫,其嫌恶淸政腐败之情形,可想而知也!我第一次赴日,已在民国初年,日本小孩常尾随身后,而喊半边和尙,意谓剃半头之僧侣,轻视为受淸政府灭亡之民族,甚可耻也!日本原为海岛,小国人民气不大,一有得意,矫枉过正,有识之士,时常注意其改善之策,以维持国族永久繁荣之境地,无论在政治上、民性上,皆有设法缓和之道理,我先后赴日三次,见其公共场所之标语,可以推知其矫正民心之苦心,最初赴日时,在中日战争及日俄大战之后,日人以为能打倒大国,可以

  • 文章記達縣智識青年從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1、42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66-01-01
    关键字: 青年远征军 达县 知识青年 从军 印度

    抗战期中,智识靑年从军运动发动于民国三十二年的年底,至三十三年推展及于全国,所谓「十万靑年十万军」,而达到了最高潮。三十二年底发动智识靑年从军,是以补充驻印远征军为目的的。那时我国派驻印的远征军,接受盟国新式武器的补充,需要智识水准较高的士兵,以资适应。这一年的十一月五日,四川省军管区奉到蒋委员长的手令,要在四川省内,限一个月征集四万五千名俊秀智识员兵,飞印补充远征军,以作反攻中印路之准备。同月二十三日,军管区更奉到军政部分配四川各县名额的漾电,当即转

  • 文章(蔣公領導神聖抗戰)敵我兩國之軍備(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8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武汉沦陷 兵役制度 装备 军需

    两军状况㈠敌我兵力比较1.敌军: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之初,其陆、海、空军无论在数量上、素质上,均远较我国为优势,不但在鄕兵员甚多,而且训练有素,此皆系其实行征兵制数十年之故;又因日本兵工业发达,装备亦颇精良。当七七事变时,日本全国总兵力共计四百四十八万一千人,其中常备兵三十八万人;预备兵七十三万八千人;后备兵八十七万九千人;第一补充兵一百五十七万九千人;第二补充兵九十万五千人。皆训练有素,技术精良,但其战斗兵仅一百九十九万七千人。⑴陆军:敌陆军计有十七个常备

  • 文章先室事略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3期  作者:仲泰炎 出版时间:1991-10-01
    关键字: 追忆先室 抗日逃难 艰苦度日 设奠家祭

    陪伴,大家白天上班,夜晩轮値,倍加辛劳。从十一月起搬至长女家居住,较易照顾。先室除不能行动外,照顾周到,故少染感冒,又因肠胃素健,每日食量不少,所以体重日增,病情尙称稳定。七十年四月,八秩寿辰,子女表示孝心,曾选购眞丝绸料,为妈妈缝制新式套装,备拍照之用,使所拍照片美上加美,更为鲜艳悦目,是日至亲好友,共聚祝嘏,情况热闹,摄影留念。谁料寿诞后四月,突患丹毒,热升高,经请医师诊治,打针后热渐降,同时因血液循环不良,全身有伤口十处,大小不一,每日必须换药数次

  • 文章十年環球一周(三)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37期  作者:風雩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军用机场 印度 入境 远征军 帐篷 铁路

    汀江机场当时乃临时军用机场,不见站屋房舍,地上舖着有孔钢板,傍晚时分只见到处机影憧憧,灯光闪烁,此时陆续有同伴到达,有人说那边一所矮小茅屋便是印入境检验处,于是大家也就前去探望,果然屋中烛光之下有印官员替我们在护照上盖章,算是入境手续,好在也没有行李不须验关,手续简单但也费不少时间,那位官员的办事效率实在不敢恭维。不久,美军开来一列十轮大卡,办完手续的人随即上车,两排满座也随即开车,此时天色已黑,车驶如飞,路旁原野树林一扫而过,速惊人。我们对美军

  • 文章台灣在日據時代鴉片政策的雙重標準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6期  作者:江楓  出版时间:1991-12-20
    关键字: 鸦片渐禁制度 抗日战争 日本

    台湾在日据时代,日本当局严禁日人沾染鸦片,违者重刑或死刑。但对台湾人民则宣称采行「鸦片渐禁制」,将鸦片收为专卖,规定祇有领取鸦片吸食牌照的人,才能购买鸦片,外表看来这种措施似乎宽待台湾人民,其实是为了鸦片收益而不顾人道的行为。据日本的殖民当局统计资料,光緖二十三年,日军初占台湾的第三年,台湾吸食鸦片而领证者达五万五千人,至光緖二十六年遽增至十七万人,可见日人采取「鸦片渐禁制」宣称将借此「自然而然绝灭鸦片余毒」完全不能置信。日本人当年在台北市南门附近

  • 文章我隨軍遠征印緬的經過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胡英傑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中国远征军 印度 缅甸 追忆

    我于民国三十一年三月一日毕业于中央军校高等敎育班第八期,返囘部队后,临时成立新兵总队任总队长职务,率领干部自成都经内江前往泸州,接收新兵(兵士素质极为优良)充实名额,精选干部一方面整编,一方面训练,后编为中国驻印军三十师步兵第八十八团,我代理团长职务,邱震任团政治室主任,罗顺辅、刘顺斋、黄永南(后由童庆年接替)分任一、二、三营营长,首先集中昆明机场,严格检查身体,再登机飞往印汀江。由四川泸州步行出发(附卡车数辆),经敍永及贵州、毕节、盘县、曲靖直抵昆明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