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追忆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的意義和回顧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9期  作者:越人 出版时间:2015-05-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胜利纪念 日本投降 南京受降 历史追忆

    不了血脉相连的文化情感。近年来的台湾「本土化」、「去中国化」教育,让年轻人对此一光荣时刻冷漠、无感;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一方面告慰为中华民族生存悲壮牺牲的英灵,另一方面让年轻的世代了解中华民族开始站起来的光荣时刻,与感受光辉胜利的荣耀。抗战,是由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无所不用其极的欺凌所挑起,与绝大多数的日本老百姓无关,他们也是战争中受害者;因此,回顾这段历史时,必须放下仇恨,切莫将愤怒情绪发泄在日本平民百姓身上。我们要发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的民族传统至高

  • 文章一九四九年三月的湖北省政府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1期  作者:朱鼎卿  出版时间:2009-04-10
    关键字: 朱鼎卿 解放武汉 追忆历史

    此文章是父亲在一九六二年所写,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仅作了一些字句上的修改,其它的真实内容则完全保留。因此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是真实历史的权威范本,父亲手写的原文自今还在我手中珍藏着。在我所著的《我们的父亲—朱鼎卿》和《朱鼎卿自传》中我都用上了它。上述两书是暂用名都没有公开出版和发行,其中收录了不少珍贵的历史照片、父亲的手稿(原件)的扫描件、遗物的影印件等。为什么不能出版和公开发行?我自认为其一:可能是某些观点出版社不能接受。其二:不可能给出版社带来

  • 文章淞滬戰役追論之一——施相公廟附近敵前搶補鐵絲網記(時間: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淞沪战役 历史资料 战争追忆 图片资料

    前言本軍(四十八軍)自於十月十九日起迄二十三日止,參加薀藻濱南岸與敵劇戰之後,卽移防到左翼施相公廟附近取守勢防禦並整頓隊伍。本人奉命率工兵一班去修補守軍陣地最前線之鐵絲網。接令後頗表惶惑當時本人的職務係營級幹部一中尉代營附之職,在全營之中,屬第三號人物。如只派兵一班去履行任務,自有班長去指揮,派兵一排應由排長指揮;派兵一連,自以連長指揮爲宜。如今只派兵一班,要營附去指揮的確大有商榷的餘地。除非係派兵一連半以上或兩連然後由營附出馬去指揮方合軍隊指揮的常理,...

  • 文章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

    来源期刊:《浦東》 第2期  作者:張柏亭 出版时间:1975-08-15
    关键字: 淞沪战役 四行仓库 历史回顾 往事追忆

    編者按:本會理事張柏亭鄕長,在淞滬抗日戰役時,任職八十八師參謀長,在閘北陣地奮戰三月,未使日冠越雷池一步。最後策劃屹守四行倉庫,壯烈情形轟動世界,成爲有名的歷史事件。最近中央電影公司繼英烈千秋之後,續拍「八百壯士」一片,已定『八一三』開鏡。其故事情節,由張鄕長親撰「八百壯士始末」一稿,都數萬言,第一手資料,彌足珍貴。茲刊出張鄕長所撰專文,可略見此一壯烈事件之經過,亦我浦東同鄕光榮之一頁也。

  • 文章四團倉焚鎮記實

    来源期刊:《浦東》 第2期  作者:庸民 出版时间:1975-08-15
    关键字: 四团仓镇 焚毁 往事追忆 历史回顾

    民國二十七年八月十四日,這眞是一個悲慘沉痛使人無法忘懷的日子!四團倉被日軍所放的一場大火,焚燬殆盡,使千百鎭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歷代祖先所慘淡經營的房產,以及辛苦積聚的一切財物,全部毁於一旦,甚至還賠上了寶貴的生命。雖然此事發生到現在,已整整三十七個年頭,可是在我的記憶裏,依然歷歷在目,從未消除。事實經過是這樣的:此時已在七七蘆溝橋事件發生全面抗戰一年以後,日軍亦已佔領我浦東有九個多月,可是日軍所佔有的,祗是部份的點及線,無法佔有面。南匯縣所屬,被佔...

  • 文章日倭狂炸松江實錄

    来源期刊:《浦東》 第82期  作者:吳仲炳 出版时间:1995-12-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争实录 轰炸松江 历史回顾 往事追忆

    松江原為江蘇省東南的壯縣,東距滬市四十公里,南瀕杭州灣海岸不足四十公里。境内河道縱横,密如蛛網,水路交通四通八達。陸路滬杭甬鐵路横貫,西接嘉(興)杭(州),東達上海。它又是東南四鄰各縣公路之樞紐。往南經松隱可至金山(洙涇),奉賢(南橋),平湖,與滬杭公路相接;往北經磚橋,佘山可抵青浦,與京滬公路(今名寧滬公路)銜接,為東南國防第一線的前衛。一九三七年「八、十三」淞滬杭戰爆發,松江為淞滬戰場後方的戰略要地,故戰爭一開始即遭敵機日夜輪翻瘋狂猛炸,今就敵機轟炸...

  • 文章往事怎堪回首!

    来源期刊:《浦東》 第75期  作者:奚肖秀 出版时间:1994-03-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历史资料 金山县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人物感怀

    四区设张堰,五区设吕巷,六区设金山卫。县政府工作人员。记得是这样的:县长徐乐同,秘书吕斅,科员钱念伯、奚肖秀、潘则江,督学徐胥钦。办事员沈再明、张勤家、查美熘、朱宝兴、陆丕烈。交通员张达光。此外还有范徐来、沈鸿儒、高贵先、林兼之、陈仁寿、秦纯一等。各区区长为:一区王介仁、二区唐华新、三区董金度、四区俞盘新、五区马开明、六区吴揆时。县府经费来源。1每月经常费玖佰肆拾伍元,由驻上海之江南行署拨发。2.征收爱国捐,农民耕种之每亩田缴九角陆分。贫穷者免征。该项捐款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