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北教育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地灵人杰及人杰地灵的东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張璽 劉星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东北 作曲家 首相 教育 东北大学

    素质很高,数量很少。皆经「选又选、拔又拔、考又考、试又试」,才能入学,才能毕业。(王道书院较自由)。这是日本欲使东北人受高等教育的越少越便掌握控制,多要中等教育以下的劳动人力之政策手段。出乎日本鬼子始料未及的:东北青年学子个个体健悦敏。难逞摧残迫害奴化得了的。也无法用一般普通常情去推断衡量的。原因是「地灵人杰」之外,似都忽略了「人杰地灵」。九、东北人杰促进了地灵地灵蕴育了人杰,各方多有。人杰促进地灵,各方难比东北东北的人杰,最属张大帅作霖、张少帅学良

  • 文章痛失砥柱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肇雷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王大任 抗日战争 东北大学 教育委员会

    人都不易懂的周易卜辞,谋士推算的才智,所以就成为我们同学心目中敬重的偶像,亦余半生中进退问计的先知。我们这位大哥生于辽阳城北野老鹳滩村,余生于城东北华子鎭栈道村,同出入于辽阳高丽门或北门;野老鹳滩乃汗王爷为明军追捕脱险之第一关。由于神乌掩护幸免于难。故余家每于过年则在索罗杆子前焚香设祭,报神乌救命之恩,而野老鹳滩对我来说是有好感的地方,由于这位大哥之故,又加重了另一重好感。每当我们攀登辽阳故城东南角的魁星楼,就会想到辽阳才子——压倒三江的王尔烈;高中状元时

  • 文章九一八前的东北各级敎育概况及学史爱国表现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張馥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东北 移民史 教育系统 爱国行动 反日组织

    一、东北移垦史:在了解东北教育状况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所谓的东北:包括辽、吉、黑三省的汉人移民史,可能会对此一主题稍有助益。依目前的研究资料显示,远在先秦时期华夏集团的成员即已涉足东北地区,使其与中国本部或多或少产生政治与文化的关连性,甚至有学者指称早在虞夏时期,已有汉人对东北地区进行开发。然而,直至明朝初年,中原政权对东北的影响力仅及于辽东和朝鲜半岛以及松花江两岸,且多属于以军事目的为考量的羁糜措施。直到明成祖时,为防制女真受蒙古煽惑,对东北的经营

  • 文章东北大学学府纪闻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彭樁年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校史 学校教育 九一八事变

    三年以前某出版社愼选当年二十个大学学府,发行编纂学府纪闻。母校东大被列为前十名,原应第一期出版,嗣因该出版社亏累负债而中途爽约。在笔者向东大旅台学长征集之文稿,大部份在东大六十周年校庆专刋发表,小部份在东北文献发表。惟彭椿年与王丹茹学长两篇佳作,竟因编者一度卧病而搁置至今。彭学长博闻强记,所述纪闻,生动眞实,原稿因故复因木栅水灾,再次积压,今始清出。能与本刋读者相见,谨致歉忱。(编者)王公岷源主持创立东北大学民国十年左右,张雨亭(作霖)执掌东北政治军事

  • 文章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敎育界三件大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方永蒸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教育 东北大学 南满铁路

    东北文献于今年三月创刋,六月出版,发行人王大任嘱余撰文一篇,乃就个人在东北敎育界服务期间亲身经历或见闻所及敎育方面几件较大事件,简述如左:一、东北大学之创设东北僻处边陲,变法兴学较迟,高等敎育方面在民国十年前后就辽宁省言,公立学校仅有高等师范及文学专门两校,注重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其他各种专门人才之培养,尙未顾及。至民国十二年乃有东北大学之创立,分设文法理工等学院以培养多方面之专门人才。因东北执政诸公能高瞻远瞩对于该校特拨钜款,主持校务人士复能悉心擘划

  • 文章从九五同学会谈敌伪时期的高等教育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0-05-01
    关键字: 九五同学会 敌伪时期 高等教育 “九一八”事变 东北地区

    经费十分之九由辽宁省、十分之一由黑龙江省负担。大学部为预科二年,本科三年或四年。专修科为预科一年、本科三年。分设文、法、理、工四科(学院),科称学长(院长),后又增设师范部。首任校长王永江(泯源),以省长兼任。到十六年十一月,由省长刘尙淸(海权)兼任。自十七年八月以后至民国二十五年,由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汉卿)兼任,并于民国十七年各科系均招收女生。九一八事变后迁往北平授课。2.东北交通大学(锦州交通大学)—公立民国十八年创办,校址在锦州,故亦称锦州

  • 文章師恩難忘——回憶王宇章校長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鄧蘭儒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王宇章 东北中山中学 军事教育 抗日战争 精神讲话

    教育之,从事培养军事人才的教育工作。他的二哥王寅章,曾任黑龙江省教育厅长。廿三(1934)年惨遭日寇杀害。二、「王主任的杂碎」中山中学与一般普通中学不同,它的特殊使命,就是要为打倒日本侵害者,收复东北失地而培育人才。全校实行军事管理,学校特邀正在南京中央军校担任上校教官的王宇章来主持其事。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舒适的生活,毅然向军校提出停薪留职,离别家庭,单身一人到北平中山任训育主任之职。为了救国抗日大业,他甘愿犠牲个人一切利益。他到中山后,制定了一系列

  • 文章四十年代的風雲人物 生死有命險象環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蕭培麗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王大任 东北大学 青年救国团 教育委员会

    刚强和凛然未曾磨灭。二度大难不死,生命在冥冥中亦见定数。青年铁汉投炸弹抗日救国九一八事变时王大任才十七、八岁,因东北沦陷,所以转入北平知行中学就读,王大任及青年学生们眼见家园被占领、义愤塡膺,于是由他发起成立「中华青年抗议救国团」,带领团员赴前方慰劳抗战将士,他们将寒暑假时间完全贡献出来,集结爱国青年们的行动未曾停止,因此团员中除了知行中学的学生还包括东北中学和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学生。王大任自知行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北大学就读,继续参加国民党发展「中华青年抗议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