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周敦颐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英雄 雅蓮池畔 帷愛蓮太極長存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14期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广东广雅中学 濂溪祠 广雅书院 拙赋 周敦颐

    宋代理学开山始祖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后世学者称濂溪先生(1017-1073)。在古代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崇高地位。主要著作有《太级图说》《通书》四十篇、《爱莲说》、《拙赋》、《养心亭说》等经典名著。被誉为「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程指程颢、程颐,朱指朱熹)。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周敦颐在广东为官四年,先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擢升广南东路提点刑狱。以精、密、严、恕为准则,处理案件无不谨慎研究,深入了解。即使荒山陡崖、瘴疠之乡,或海滨孤岛、浪涛汹涌,也不辞

  • 文章湖南道县周敦颐文化广场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29期  作者:周治中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周敦颐文化广场 铜像 花岗岩石刻 文化长廊 人物评价

    湖南道县周敦颐文化广场位于县城潇水河畔,占地一万平方米。中央立十一点零七米高的周敦颐铜像,后竖文化柱九根…下为高一百一〇米的文化长廊,隔河建高十三点九米的濂溪阁。周敦颐铜像用青铜铸成,像高十点零七米,寓意周敦颐生于公元一〇一七年。基座高二点四九米,寓意〈太极图说〉两百四十九个字,四面分别刻有周敦颐生平,皇帝诗赞,和他的两大著作名篇〈太极图说〉和〈爱莲说〉。九根文化柱用福建花岗岩石阳刻,在周敦颐铜像之后,前八根分别刻古道州八景,第九根刻今日道州万象更新

  • 文章(《古蹟巡禮》)廣州市中山八路周門的來歷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06期  作者:周中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广州市中山八路周门 周敦颐 周邦祚 荔枝湾洲背村 周氏大宗祠

    广州市中山八路周门,旧属南海县金利司恩洲堡荔枝湾洲背村,后改称周门村,民国划归为广州市荔湾区,今为彩虹街道管辖。北宋理学开山始祖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的第九世孙,周观达、周观胜兄弟二人,宋度宗咸淳九年癸酉(1273),由故里湖南道州府荣乐里到广东南雄珠矶巷经商。咸淳十一年(1275),到羊城之西荔枝湾洲背村居住。明朝洪武年初,其后人周胜观移居南海县丹灶沙滘及南海县西樵学堂。明孝宗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周邦祚(名惟敬,字孟锡,号荔湾)经魁,官浙江

  • 文章周敦颐广州濂溪第30传裔孙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93期  出版时间:2016-09-01
    关键字: 周敦颐 广州濂溪第三十传裔孙 周治中 濂溪书院 估计文物保护

    本刊讯)周敦颐广州濂溪第三十传裔孙周治中先生,7月29日致函『台北「广东文献」季刊』,谓广州市政府在去年(2015)已批准广州濂溪书院列为古蹟文物保护;周先生并提供广州濂溪书院历史沿革资料。濂溪书院是纪念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濂溪先生),南宋许多地方以濂溪命名的书院有:除湖南地方外,广东的广州、曲江、四会,阳江、德庆,江苏的镇江,江西的九江等;明代在福建、湖北等地都有新建的濂溪书院;广东的仁化,髙要、开平在清代也建有濂溪书院。但现在大部份地方的濂溪书院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