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梅州共返回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梅州得名为「梅」的由来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1期  作者:溫懷粦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梅州 名字起源 趣闻轶事

    缘起: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七日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在梅州市举办「客家学术硏讨会」参加的专家学者与代表八十多人,会中台北市梅县同鄕会代表团团长温怀粦提出:。与会人士要求温氏将梅州得名由来的「正本淸源」之说,写为文章广为宣导。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台北市梅县同鄕会第十八届理监事第十七次联席会让决议请温氏撰文在同鄕会第九期会刊发表,俾梅人知之,客家人知之,世人知之。其后得阅香港中流出版社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于一九九五年六月联合出版的「客家源流探奥」一书中,见其引述

  • 文章建议梅州市广植梅花案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9期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梅州市 种植梅花 提议

    提案单位:世界客属总会 理事长陈子钦台北市嘉应同鄕会 理事长黄道宜台北市梅县同鄕会 理事长杨尚霖一、案由:为激励客家人坚忍卓绝精神,发扬客家人进取勤奋的优良传统。建设梅州市为梅花鄕,广植梅花以突显梅州市特色,进而创建梅花节,使全体客家人在梅花精神指引下,奋发创业,服务人群,造福社会案。二、说明:㈠梅花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有国魂之誉,前人诗句:「虬枝如铁,花鲜似血;以象国魂,万年屹立」。亦有四君子,岁寒三友的美称。㈡梅花有肇始于炎帝之说,早见于诗经三

  • 文章省立梅州中学忆旧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李致祥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诗作 回忆 梅州中学

    五县一州独省庠[1]斐声绩著远名扬,莘莘学子齐钦慕,忝列门墙感有光。州中学府最崇高,曾沐春风化雨陶,犹记当年钟校长[2],薪传母校不辞劳。崔巍黉舍矗岗楼,梅市繁荣一望收,隔海栖迟伤往事,当年窗友今安乎。五岭东趋尽揭阳[3],梅州学府负雄岗,菁莪乐育尼山旨,代有英豪为校光。[1] 嘉应州一州五个县仅有此省立高中[2] 钟校长皎光先生,大学毕业后囘母校任校长。[3] 校歌有此句

  • 文章汕梅穗旅遊瑣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09-07-31
    关键字: 汕头 梅州 广州 旅游 随感

    礐石之金山中学,系一九五二年由潮州之省立金山中学与汕头之礐石中学及正光女中合并而成。金中与我母校省立梅州中学,昔年同系粤东名校,民国十(一九二一)年,梅中足球曾远征潮汕,与金中足球展开一场厮杀猛烈至不相让之「友谊」比赛—我校获胜,两校有微妙之瑜亮情结存在,台北巿梅县同乡会刊第二〇期缪培基先生(曾任台湾驻黎巴嫩大使)大作「在省立梅州中学读书」一文中,曾有「潮州金山中学不甘居(梅中)后,其校董曾慕名,向广东省政府教育厅长请求调伯通先生(注:时任梅中校长)为金山

  • 文章精心塑造现代『梅花乡』出现梅州是突显梅州市的特色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4期  作者:張耀君  出版时间:2000-02-12
    关键字: 梅州建设 梅花乡 梅州市情 梅花种植

    是突显梅州市的特色 是献给梅州人最好的精神粮食 是献给梅州人最佳的精神鼓舞 是给梅州市写上一页光辉灿烂的历史

  • 文章梅州礼赞(组诗)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02期  作者:李宗英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梅州礼赞 梅花 梅州人精神 梅汕铁路 梅坎铁路

    余有长短诗作纪咏梅州,在此选录《梅州礼赞》(组诗),以供「梅花与梅州人精神」诗歌创作大赛应征参赛作品,并祈引玉斧教。梅州以梅花为市花咏梅州向是爱梅花,岭表蜚声景物华。黎庶熏陶梅品节,经霜挨雪绽奇葩。咏梅不畏寒冬破雪开,一枝劲蕾报春来。百花未发君先发,统领群芳壮九垓。梅州绿色耀中华梅开时节咏梅花,香溢嘉州焕彩霞。先蜚北来勤斩棘,后人南展奋耕畬。栽梅众尚寒梅格,治世咸崇名世葩。改革创新开异景,振兴绿色耀中华。客都锦绣好风光,金岸梅江似画廊。重教培才人境秀

  • 文章梅州品梅读诗人李宗英先生组时《梅州礼赞》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02期  作者:謝發麟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梅州礼赞 李宗英 梅江冬晓 梅州八贤 歌乡纪事

    平生从未到过梅州,是梅州本土诗李宗英先生用他的「礼赞」把我带到到了这块令人神往的地方来品梅,让我领略到了什么是梅州人的梅品。梅州人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在九州大地独领风骚就是最高的梅品。《梅州礼赞》用诗歌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梅州的画图,一卷令人赏心悦目的梅州诗话。以梅花为市花,定格了梅州人的追求,那就是要让梅州「黎庶熏陶梅品节」。为了加深印象,诗人又反复吟道「栽梅众尚梅品格」。那「经霜挨雪」的坚强,表扬了梅州人的个性;那「香溢客都」的奉献,唤发了梅州大地的风采

  • 文章梅州画梅花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王春華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梅州 梅花 散文诗联

    一、古梅拾英為訪倩影歸嶺東,攀山越野覓舊蹤;告慰故人春消息,花開潮塘滿樹紅。二、雙梅圖陰那白梅潮塘紅,何當繪來共一欉;年年歲歲長相伴,久別家山情更濃。三、梅下懷古彭田溪邊十里梅,引得楊公詩興來;只今唯有潮塘樹,依稀猶似宋時栽。四、月下梅凌寒破臘枝獨秀,一樹先發綠萼花;華月相映入詩境,香隨天風到客家。五、題墨梅偕友幾上陰那山,賞梅山寺冽寒天;此日繪圖酬故舊,暗香猶在墨痕間。

  • 文章梅州孙氏古迹录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孫波庵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梅州孙氏古迹 孙波庵 笔墨戏剧

    孫波庵遺作

  • 文章梅州诗苑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吳應麟 謝文蔚 廖淼泉 溫斐君 黃玉釗 余立 溫文樣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梅州诗文 吴应麟 廖淼泉 谢文蔚 温婓军

    长龙接踵至。可喜人群好青年,但愿瀛台莫纷扰。科学建国赖青年,廿一科技新世纪。中华民国赶上前,青天白日红满地,中华民国万万年。八七老人 温斐君走笔 一九九八戊寅秋日之吉黄玉钊诗一、赞丘逢甲天资聪颖学才丰,亮节高风万众崇。抗日保台骁战勇,挥戈卫国数英雄。碧海掀波壮九天,英雄正气谱新篇。重温挥泪离台句,两峡新人思绪连。二、梅州历史文化名城颂高楼顶处望梅州,历史名城满目留。五指灵光三柏在,九层佛塔万人游。民居古殿夸精巧,文物由来数一流。敎育繁花丰结果,山歌汉曲唱春秋

共40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